因父母逝世,十幾年不回家是什麼心態?

勿己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又辛辛苦把我們扶養成人。父母去了,作為兒女,對父母的敬仰與愛戴之情令人難以忘懷……

久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每年吉慶佳節,父母祭日,在異國他鄉的人都不會忘記回鄉祭奠父母,深切緬懷父母。這是有情有義人的孝義之舉,也是中華兒女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

父母去逝十幾年了都不曾回家祭奠,只能說明沒有孝義和感恩之心。這樣的人,待他們百年之後,他們的兒女也會效仿他們。若他們兒女有孝心,知孝道,也必鄙視他們的做法!


飛出亞洲走向世界


因父母逝世,十幾年不回家是什麼心態?

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把我們的母親看成是家中的靈魂,我們的祖先對我們的母親是非常的尊重,母親走到哪兒哪兒就是我們的家。母親在時,一進家門見到母親,心裡是踏實的;一進門喊幾聲媽媽聽不見母親應答,心就亂了。

結婚,我們叫成家,男人有了女人才叫家,我們把死了老婆的男人叫做把家弄沒了。由此可見,我們的祖先把對母親的尊重一代一代往下傳。母親就是天,母親就是地,母親就是我們的神,不孝敬父母就會災難重重。

現在父母都不在了,從前家的概念沒了,小時候也常聽到媽媽對她的女兒說“媽媽在,這裡永遠是你的家,媽媽不在了就少來了”,當時不能理解,現在深有體會。

父母逝世了,我們對曾經的家的感覺淡了,已經沒有了從前的味道,我們也少了一份牽掛,十幾年不回家也沒什麼奇怪。不過。媽媽的“新家”我們還是每年都要去的,清明又快到了,一定要去看看父母。

頗有同感,藉此機會說說我的想法。


天海悠悠百善泰來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每每想起這句話,有種傷感在心頭。

一、父母逝世,對家少了一份牽掛流連,遠在異地他鄉,已紮根,縱使對父母有太多的牽掛與不捨,時光一去不復返,面向故土,默默祈禱!

二、在父母逝世這件事上,是否與親人有些衝突隔閡,或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有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沒有勇氣或不願意面對而逃避。

三、這個問題的提出者,如是本人,內心可能有些東西沒放下,不能與自己、與父母和解,轉個身,一切安好!如是他人,內心有對遠離之人的牽掛與思念,嘗試著表達出來,不要難為自己,生活就差一層紙,捅破了也就簡單了。更多時侯是我們自己將問題複雜,面對、接納沒有想象的那麼難!

清明節將至,為父母墳頭添把新土,儘自己的孝心,心中如有不快,上一柱香,和父母聊聊,他們在天之靈永遠在為兒女們祝福!


涓涓心理


父母已經過世,原來的家已經沒有了親人。家裡的老房子也已經處理了。可以說原來的家只是歷史的存在,記憶的存在。從切身利益講已經沒有必要再聯繫了。

不過,這種心理,這種態度,應該說是過於自私的。故鄉是生你養你的地方。對於有故鄉情的人來說,故鄉的父老鄉親無論何時都是自己的親人。童年的小夥伴總是自己的好朋友。

而忘記了故鄉,故鄉在自己的頭腦中已經消失。別人對你的評價,只能用“勢力”或“忘本”等詞語。


冬日暖978


1、首先確定這兩家事的關聯性是否真的存在?

2、如果曾經關聯,現在還是這個原因嗎?是唯一的 原因嗎?

3、如果是,考慮喪親給他帶來的創傷性體驗。是否對他的生活、工作有嚴重影響?如果有,請找專業諮詢師幫助。


覃小珊心理諮詢


沒有了牽掛,更加怕觸景生情!


牧歌520


父母在,家就在,兄弟就是一家人!父母離開了,家就不在,兄弟就是沒有依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