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一座宋朝的皇帝陵墓,是廣東省內唯一的帝王陵,帶大家看看

深圳蛇口以西赤灣之畔的宋少帝陵,是人們憑弔懷古的一處古蹟,關於宋朝末代皇帝宋少帝的死,大致有下面一些史實和傳說,


公元1278年,南宋端宗病逝,趙昺由張世傑,陸秀夫等擁立為流廣小朝廷皇帝,這就是宋少帝。趙昺時年8歲,年號祥興,當時元軍大舉入得廣東,在激戰中,南宋名臣文天祥被俘,宋軍在潮州,惠州全軍覆沒,元軍乘勝直搗崖山,在珠江口外的零丁洋上,元宋兩軍又展開了一場大規模海戰。文天祥被押到崖山, 得知海戰慘烈, 在記載裡說, “一朝昏天風雨惡,炮火雷飛箭星落。 誰雄誰雌傾刻分,漂屍流血江水混。”其日,彤雲密佈,陰風怒號,張世傑等率水師英勇抗擊, 但由於寡不敵眾, 宋軍大敗,張率一部戰艦突圍,而宋少帝座船較大,突圍不出。 陸秀夫見大勢已去,沉痛地對趙昺說: “國事至此,陛下應當殉國,德祐皇帝(宋恭帝)被俘,受辱已甚,陛下不能再受辱了。 ”隨即揹負趙昺蹈海而死。


深圳有一座宋朝的皇帝陵墓,是廣東省內唯一的帝王陵,帶大家看看

少帝趙昺


據傳說,元軍於戰後曾搜索趙昺遺體,但不見蹤跡。 宋少帝屍首漂到寶安赤灣,擱於沙灘上,當時有鳥群飛掩屍上,附近天后廟棟樑墜地,廟中廟祝和當地父老嚇得求神問卜。說是千古興亡,天意滅宋,灘上童屍乃大宋少帝遺骸。於是人們以天后廟棟樑作棺木,葬少帝於南山。 這段傳說顯然帶有迷信色彩,但由此也可見赤灣宋少帝陵的來歷。


深圳有一座宋朝的皇帝陵墓,是廣東省內唯一的帝王陵,帶大家看看

據考證:此陵的修築可溯源於清代,民國辛亥年(1911年)趙氏三派後裔重修後,幾十年來無人問津,以至湮沒於荒山野嶺之中。1982年深圳特區進行大規模建設,在修建赤灣公路時發現此陵。


原赤灣宋少帝陵呈“品”字形,面向零丁洋,無華表與石翁仲,造型頗為別緻,墓碑與墓額,為花崗岩,碑上刻“宋祥慶少帝之陵”七字。 (“祥慶”為“祥興”之誤)碑旁刻一副對聯:

黃裔於今延宗祀,赤灣長此鞏皇陵

深圳有一座宋朝的皇帝陵墓,是廣東省內唯一的帝王陵,帶大家看看

1984年初, 香港趙氏宗親和蛇口工業區旅遊公司捐款40多萬港幣,對皇陵進行修葺擴建, 擴建工程是在保留少帝陵原貌的基礎上進行的。 現在陵墓面積由原來的五六十平方米擴大到4400多平方米。 並修築了一條公路直達墓前, 墓東側新立一方2米多高的石墓碑,碑文為篆體陰文,風格古樸,為著名古文字學家、書法家商承祚的手筆。 碑背面刻“崖海潛龍,赤灣延帝” 八個大字, 筆力蒼勁, 系著名書法家秦萼生所書,墓前的祭壇和祭臺用花崗岩條石鋪砌成,祭壇兩側各立石座,上有石獅,座後有花崗岩香爐。墓後半部環繞著黃色琉璃牆,牆內有12個花崗岩墩柱,甚為壯觀。


深圳有一座宋朝的皇帝陵墓,是廣東省內唯一的帝王陵,帶大家看看

陸秀夫背少帝像


墓周圍青草綠樹, 西側有花壇, 壇旁建有4間黃琉璃瓦屋頂休息室,供遊人休憩。人們來到宋少帝陵,遠眺零丁洋的萬頃碧波,傾瞰赤灣港全景,撫今昔追,頗能興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之感。


深圳有一座宋朝的皇帝陵墓,是廣東省內唯一的帝王陵,帶大家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