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制敌,教你如何“拿下”执拗敏感期“小哭包”

很多妈妈都听说过令人“闻风丧胆”的“terrible two”,但除非亲身经历,你永远都无法了解它的可怕之处。

一招制敌,教你如何“拿下”执拗敏感期“小哭包”

一楼电梯间,小鱼正躺在地上耍赖,她翻来滚去,扯着嗓子干嚎并试图挤出一两滴可怜巴巴的眼泪,妈妈站在旁边,一边不断默念“克制克制,亲生的亲生的”以防分分钟小宇宙爆发,一边在往来的邻居的“注目礼”下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别以为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其实只是妈妈先于小鱼按了电梯的按钮而已。

该好言相劝的也劝了,该严厉教导的也教了,可这娃儿硬是油盐不进,软硬不吃,好像一头犟牛犊,认准了南墙,谁也拉不住。妈妈欲哭无泪,这究竟是怎么了?之前那个乖巧听话的娃儿哪儿去了?

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terrible two”,也叫“第一执拗期”或者“否定年龄段”。

什么是“第一执拗期”

所谓“第一执拗期”其实就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就像“口欲期”、“肛欲期”一样,是自然而言发生的。之所以大家对它了解程度不够,是因为在婴幼儿时期,我们更容易关注孩子身体上生长和发育的规律和阶段,而心理的发育由于没有身体表现的直观而往往容易被忽视。

孩子在2~4岁这个年龄段,由于对世界的认知逐步扩大,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开始萌芽,他们不再是躲在父母怀里、完全依赖父母的婴儿,而是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方式。所以他们不再全盘接纳父母的意见,而是更乐于自己拿主意。

一招制敌,教你如何“拿下”执拗敏感期“小哭包”

也因为他们在这个阶段好奇心和学习能力非常强,所以他们的技能也在以成人完全无法想象的速度增长,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有一种自我满足感,说通俗点就是“我真是棒棒哒!”孩子们不再认为父母说的总是对的,他开始喜欢挑战和反抗父母的“权威”。

总体来说,“第一执拗期”中孩子的反抗意识主要来源于其主观意识的成长。如果你的孩子正处在这个时期,不要把一切归咎于自己惯坏了他,你的宝贝可能只是试图向你证明“我跟你一样棒,我自己也能行”。

“第一执拗期”的典型表现

1、非常乐于说“不”,对于父母的意见往往都要反着来。

这个时期,“不”简直成了孩子们的口头禅,如果你说上床睡觉,他偏要光着脚满地跑,你说出门去,他又赖在沙发上不起来......孩子的“不”并不总是带着不好的情绪,有时甚至是愉快的、恶作剧般的,就是要跟你唱反调。如果你认真,你就输了,因为他确实把反抗你当成了一种游戏,他不再想做服从者,而是要以平等的身份与你相处。

一招制敌,教你如何“拿下”执拗敏感期“小哭包”

2、内心有自己的一套秩序和行为模式,不按程序来就要“短路”。

就像文章开始提到的小鱼,在她的内心秩序中,需要自己先按电梯按钮,然后进入电梯,妈妈无意中破坏了她的顺序,导致她的程序没办法顺利进行下去,崩溃大哭。还有些孩子会有其他一些类似的表现,比如出去要走哪条路回来的时候也要原路返回;上楼要走左边,下楼要走右边,走错了就得回来重走......

听起来是不是感觉死板又好笑?但仔细想想,这只是孩子学习的一个过程。他们与大人不同,大人在经过学习和累积了很多生活经验之后,逐渐学会了变通,学会了同时处理很多事情,而孩子还处在最初的学习阶段,他们的思维还是单向的、二维的,不能要求他们理解大人的思维模式。

一招制敌,教你如何“拿下”执拗敏感期“小哭包”

“这条路不是也能到吗?为什么非要走那条路?”不要跟孩子在这种问题上较真,因为在他的心里,那条路真的到不了。

只有他内心的秩序得到了尊重,随着自己的不断探索和总结,他的思维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不是大人一味的指正。

没有人可以靠着别人指路,到达自己想要的终点。

3.小哭包,一言不合就开嚎

令父母头疼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孩子在这个阶段会变得特别爱哭,甚至撒泼打滚,尤其是很多父母看来无关紧要的事情,也要哭上一哭,有时候根本get不到他的“哭点”在哪里......

一招制敌,教你如何“拿下”执拗敏感期“小哭包”

这其实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现象,因为孩子还没有办法比较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没有能力控制和合理释放自己的情绪,在受到挫折、内心秩序受到挑战的时候,往往就像系统崩溃了一样,无法控制的大哭起来。

4.独立意识越来越明显

这算是“terrible two”中唯一一个对父母利好的消息,在这个时期,孩子会非常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甚至会非常积极主动的要求帮你做很多事情,虽然他们对自己的能力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常常会提出要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比如切菜等等,令爸妈们不得不防,但总体来说,这一点还是非常让人欣慰的。

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第一执拗期”

“关爱”和“限制”是这一时期父母教养孩子的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

首先,必须拿出足够的耐心,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一个难缠甚至看起来蛮不讲理的娃儿,很难时刻保持理智,帮助孩子度过“第一执拗期”绝对也是父母的一场修炼。耐心,并不是一味的纵容,当孩子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时,可以冷处理而不是“硬碰硬”,晾他一会儿,让他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发泄和整理自己的情绪,同时也有助于父母保持冷静。

一招制敌,教你如何“拿下”执拗敏感期“小哭包”

面对执拗的孩子,可以给他多种选择,比如“你是要现在下楼还是要玩一会儿再跟妈妈下楼”,在达到父母目的的同时,让他有自我掌控感;也可以采用“激将法”,比如“被子里好暖和哦,妈妈要让小熊躺进去,宝宝不要进来哦,太挤了”,孩子保准一溜烟儿就爬上了床......

第二,懂得尊重自己的孩子,接纳孩子。

从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开始,父母就要开始学习如何定位自己与孩子的关系,不是命令者与服从者的关系,而是逐渐建立的平等的关系。这里的平等指的并不是家中不分长幼,而是互相尊重的关系。不要因为孩子年龄小,就轻视他的想法、他对事物的看法,虽然父母在一些问题上的看法确实比孩子更加成熟,但那完全是得益于你的阅历而非其他,你所拥有的阅历总有一天孩子也会拥有,所以父母没有任何理由轻视孩子。

一招制敌,教你如何“拿下”执拗敏感期“小哭包”

如果你不理解孩子的做法,不妨问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认真的倾听能让他感觉到被尊重和被关心。

要培养精神健康的孩子,最可靠的办法就是逐步和他们建立一种充满关爱呵护又互相尊重的关系。

第三,注意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如果你不喜欢孩子用哭闹来解决问题,那么就教他们该如何向他人表达自己的需要以及自己的情绪。孩子并不是喜欢哭闹,而是他的经验告诉他,这种方式对于家人来说是行之有效的,久而久之,这种行为不断被重复、加强。可以告诉他如何表达,比如“我不喜欢......”、“我不想......”、“我需要......”等等,不要哭,清晰的说,这样爸爸妈妈才能听清楚你在说什么,并且在孩子执意哭闹的时候不向他妥协,几次下来,他自然就会放弃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方式。

一招制敌,教你如何“拿下”执拗敏感期“小哭包”

第四,设定明确、一贯的标准和尺度。

虽然孩子处在这一特殊时期,也不意味着家长要对孩子百依百顺。相反的,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比如安全问题,要设立明确的“红线”。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他的,但也是有“底线”的。可以跟孩子一起商量制定“规则”,孩子与父母必须一起遵守。

第五,适当放手,做个“懒爸爸懒妈妈”。

一招制敌,教你如何“拿下”执拗敏感期“小哭包”

既然孩子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么在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他试试又如何呢?允许他一路小跑帮你去按电梯按钮,允许他满手泡沫试着自己洗袜子......孩子的自信就是在这一点一滴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大不了帮他收拾一下残局,看着小人儿充满成就感的小脸,亲亲他不要吝惜你的赞美就对了~

综上,如果你的孩子还没有到“terrible two”,不要心存侥幸,孩子总要长大,从完全依赖别人到能够勇敢的独自面对这个世界,这是你必须陪他走过的一段路;如果你的孩子正在经历这个阶段,不要气馁,你的耐心和爱终将塑造出一个自信、健康、勇敢的孩子,一起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