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万寿塔公园将6月建成,青浦市民又添休闲好去处

提到青浦,就会想到江南水乡,青浦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8.66%,有21个自然湖泊,1900多条河道。青浦区花了三年半的时间打造环城水系公园,使近30万人受益。

新建桥梁5座、亲水平台6座、廊架12座、赛艇码头2座……环城水系公园是一项切实将青浦的生态优势转化为民生优势,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质量和提升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的重大民生工程。

记者今天从青浦区获悉,万寿塔公园是环城水系公园二期项目建设内的重要景点,目前该项目已于3月16日正式复工,全力以赴进入建设冲刺阶段。预计今年6月将全部竣工,青浦市民又将增添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复工!万寿塔公园将6月建成,青浦市民又添休闲好去处

万寿塔俗称“南门塔”,已有近300年历史。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青浦地方官奏请减赋轻徭,得到皇帝批准。当地绅士为表示感恩,在乾隆诞辰,集款建造此塔,故名“万寿”。次年,附近又建殿、堂、庑等,占地30余亩,称万寿塔院。万寿塔院右侧曾建青溪书院,王昶、俞樾等文人雅士到此驻足停歇,传道授业。

万寿塔公园建设依据青浦历史,保存青浦记忆,旨在打造能阅读、有温度的青浦河畔历史文化纪念公园。从空中俯瞰万寿塔公园,古香古色,小巧玲珑,亭台楼阁,假山池塘,浑然一体。青溪书院紧邻万寿塔,沿袭中式书院风格,总平面呈严谨的中轴线对称式布局,以中式园林为主导。院落藏书楼为二层建筑,高约16米,其余皆为单层建筑。建筑风格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木结构特点,造型特点沉稳而大气,通过细腻的文化语言构造出恍若重回历史的体验意境。

上海淀山湖新城发展有限公司规划建设部经理夏健介绍说:“青浦水文化、古文化交相辉映,重建青溪书院,可以延续历史文脉,提升万寿塔景点吸引力。通过书院这一历史建筑的复兴,传承青浦重学、重教传统,弘扬青浦文化气质。”

据介绍,万寿塔公园项目占地面积约35223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硬景工程、绿化工程、水利工程、木结构建筑和构筑物,具体分为仿古建筑的青溪书院、两侧的茶室、配套的游客驿站等。该项目自2019年6月份开始施工,目前,道路、绿化景观、人工湖、九曲桥、假山、瀑布、游客驿站等工程均已完工,青溪书院的建筑主体工程基本竣工,整个工程进度已完成90%。园林工人们正在对书院的门窗、廊道、内部陈设等细节内容,加班加点,全力施工。

万寿塔公园项目现场负责人袁林表示,原本项目计划春节假期后正月初八启动建设,由于受到疫情影响,3月16日正式复工,比原计划推迟了40多天。项目复工后,工人数量持续增加,紧扣工程质量和施工工艺两大关键环节,抢抓工期,争取项目在五月底完工。

复工!万寿塔公园将6月建成,青浦市民又添休闲好去处

2020新年伊始,环城水系公园全线贯通。万寿塔公园作为环城水系公园二期项目建设内的重要景点,它的建成也标志着环城水系公园二期工程全部完工。

据介绍,环城水系公园建设涉及五个方面:新建31座桥梁,增加公园交通的便利性和可达性,新建内外两环约43公里的滨水绿道,形成3000亩滨水开放空间;更新改造约28公里河岸,新建1600亩绿地、林地,新增160亩水面;新建35处休闲运动场地及骑行道、步行道,建设18座码头;通过雕塑和小品系统地展示青浦厚重的水文化、漕运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再现清代的水城门、青溪书院,围绕崧泽遗址和万寿塔打造历史遗址公园;基本做到公园内无线网络全覆盖,利用信息技术既方便市民休闲、游憩和运动;新建茶室6座、各类服务驿站17座。

同时在建设过程中,特别重视文化内涵的植入,把青浦“上善若水”的城市精神在公园中体现,让市民能深切感受到青浦的历史人文,让新城有温度、有记忆、可漫步、可阅读。

青浦区环城水系治理工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整治黑臭河”,而是要改善河道沿岸生态环境,为周边青浦居民创造更好的宜居环境。(详见一个岸线长达21公里的环城水系公园将在青浦建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