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桑叶收获

一, 桑叶产量的预测

桑叶的产量,一方面受历年肥培管理、采叶程度等影响外,同时还要根据当时的气候、树龄、施肥水平和用叶时期等因素而决定,特别是当时的气候条件,对桑叶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所以,估计桑叶产量时,要分地块估算,逐年积累资料,以备参考。

桑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桑叶收获

1.春叶产量的预测

预测春季桑叶产量通常有两种办法:第一,从历史资料来推算,按不同地块桑园分年分期的产量,结合当时的肥培、树势、气候等情况,对照当年的条件,估算出当年的产叶量。第二,在各个代表性地块内,抽样调查一些桑树的枝条长度与条数,用枝条的总长度和单位条长的产叶量来推算产叶量。如湖桑品种平均条长在130~150cm时,每米条长产叶量约为100g。

由于桑树生长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即使在养蚕初期,产叶量还不能最后确定。大量用叶是在五龄蚕期第3~7天中,因此在五龄蚕前应再对桑叶进行一次实测。在不同地块的桑园中,选择大小适中的桑树若干株或若干行,采光叶片称其重量,再按每天递增2%~3%的幅度,计算出用叶时的产量。

桑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桑叶收获

2.夏、秋叶产量的预测

夏蚕期桑叶收获量的预测与春季有所不同,因夏蚕是利用新梢的脚叶养蚕。因此,夏蚕桑叶的预测应根据春伐桑园的多少和成林桑园的长势来确定。一般成林桑园,夏蚕饲养数量约为春天的20%。

各地秋蚕的饲育是分次进行的,因此秋叶产量的预测应分次进行。秋叶收获多属摘叶片,产叶量应以片叶来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步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株10株。调查现有叶片数,加上从估产到五龄最大用叶量时长出的叶片数,然后减去计划留叶数,即为调查株可采叶的叶片总数,并算出平均每株叶片数。

第二步调查每千克叶片数。选有代表性的枝条若干,除梢端应保留的片叶外,全部采下,混合随机抽取称量。调查1kg叶的片数,最好多称几次,求其平均数较为正确,如往年有调查数据,可以参照应用。据调查,湖桑品种每千克秋叶一般在160~240片之间,但因品种、肥、水条件及采叶时期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同一品种,肥、水条件充足的叶大而厚,叶片较重;中秋蚕期叶片比早秋蚕期大;晚秋期又比中秋叶片大。因此,确定1kg叶片数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考虑。

第三步1kg叶片数确定之后,即可算出每株产叶量,从而算出每亩产叶量。计算方法如下:

调查株可采叶片总数=调查株现有叶片数+可能增长叶片数-计划保留叶片数。

平均每株可采叶片数=调查株可采叶片数÷调查株数

平均每株采叶量(kg)=平均每株可采叶片数÷1kg叶片数

亩产叶量(kg)=平均每株采叶量(kg)×每亩株数。

桑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桑叶收获

二,桑叶收获方法

收获桑叶,是栽培桑树的主要目的。但桑叶是桑树的营养器官,桑树本身营养物质的合成,5%~10%来自根部,90%~95%来自叶片。采摘桑叶,势必不同程度地影响桑树生长,尤以夏秋,多次采叶,矛盾更为突出。因此,收获桑叶,既要根据养蚕需要,适时地充分利用桑叶,不使桑叶老化浪费,又要适当留叶,不影响或少影响桑树生理,做到“养”与“用”相结合,使桑树持续稳产高产。

桑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桑叶收获

1.桑叶收获量的概念

桑叶的收获量,常以片叶、芽叶、条叶量来计算。

(1)片叶量。片叶是叶片和叶柄的总称,凡摘片叶养蚕,收获量以片叶量计算。

(2)芽叶量。芽叶是叶片和新梢的总称,春蚕大蚕期,一般采芽叶养蚕,因此,春季产叶量大多以芽叶量计算。

(3)条叶量。条叶是指一年生枝条和芽叶的总称。进行条桑养蚕时,从一年生枝条基部剪下,连枝带叶养蚕。

片叶、新梢及枝条的比例大小,因品种、环境、栽培条件及其收获时期等而有不同,在春蚕五龄收获时,其比例大致如下:在条叶量中,枝条占40%~50%,芽叶量占55%~60%;而在芽叶量中,新梢占20%~25%,片叶量占75%~80%,因此,100kg条叶中只有片叶45kg左右。

桑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桑叶收获

2.春叶的收获

春蚕用叶,一般一、二龄小蚕选采枝条上部的适熟片叶;三龄采枝条中、下部止芯芽,俗称三眼芽;四龄采止芯芽,可结合剪采细小条叶,五龄分批伐条收获。实践证明,先采止芯芽,再采生长芽,能使春叶增产5%~10%。

桑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桑叶收获

3.夏秋叶的收获

(1)夏叶的收获。桑树夏伐后,一般要到7月上旬才开始有养分贮藏,夏蚕用叶需掌握“采”、“蓄”兼顾,以“蓄”为主的原则。小蚕选采春伐桑的适熟片叶,一、二龄蚕选采夏伐后新梢下部适熟叶,三龄和大蚕利用疏芽叶的新梢下部四、五片脚叶,切勿采摘过度。

(2)秋叶的收获。早秋、中秋、晚秋蚕的小蚕,在新梢上部选采适熟片叶。大蚕从枝条下部往上采,其中早秋用叶不超过着叶数的一半为度;中秋只用枝条中、下部叶,保留枝条上部7~8片叶不采,使其继续进行光合作用;晚秋未停止生长的新梢,保留5~6片叶不采。已封顶止芯的,保留3~4片叶不采,切勿全部采光。

夏、秋蚕采叶,要注意带采叶器,摘叶片留叶柄,勿伤树皮和芽包。

春、夏、秋叶采摘量的比例,因品种、树龄和肥培管理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成龄桑园夏叶占春叶的20%左右,秋叶为春叶的1.5倍左右。幼龄桑园夏、秋叶的比重较成龄桑园大。

表1三年生低干桑春、夏、秋各季的桑叶产量

桑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桑叶收获

4.叶质鉴定

桑叶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家蚕幼虫的生长发育,对蚕蛹、蚕蛾、蚕卵各个时期都有一定的影响。桑叶质量是指桑叶的营养价值和实用价值,一般用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表示。桑叶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水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灰分和维生素等,这些物质在桑叶中常保持一定的比例,但在各种环境条件影响下,桑叶也有一定的变化。

表2 桑叶化学成分

桑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桑叶收获

鉴定叶质的方法,以蚕儿饲育成绩为基础,结合化学和物理方法进行。在目前条件下,往往离不开凭经验来判别叶质,一般鉴别方法有以下几种:

(1)叶色、叶位及手触鉴定法。这种鉴定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凭经验来判别适熟叶,但也必须了解桑叶的生长过程。桑叶由开叶到成熟直到硬化,叶色是由黄绿变为深绿。手触桑叶感觉柔软,随桑叶的成熟而渐觉粗硬。从叶位上来讲,新梢的上部未成熟的嫩叶,往下逐渐成熟。这种鉴定方法简便,在过去和现在各地均广泛采用,但由于叶色常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鉴定中不能一概而论。

(2)含水率测定鉴定法。测定桑叶含水率的高低鉴别小蚕用桑的适熟叶,是目前蚕种场和农村配合叶位、叶色、手触鉴定适熟叶的一种方法。经验证明,一龄用桑含水率78%~80%,二龄用桑以含水率75%~77%为宜。方法是:一般采取新鲜桑叶剪去叶柄,随即称得鲜叶重,然后把它放在60℃烘箱中焙烘4~5小时,烘至恒重为止,称得干叶重,鲜叶重减去干叶重,即得桑叶含水量,计算出含水率。

桑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桑叶收获

(3)蚁蚕啮食鉴定法。把采下的桑叶给苗蚁试食,给桑1~2次,取出蚕儿吃过的桑叶小片,向有光线的方向透视,如桑叶被吃穿成许多小洞,说明桑叶太嫩。如果桑叶被吃而不穿洞,则桑叶过老。如叶片有少数被吃穿的孔,大部分未被吃穿而留上层表皮的为一龄适熟叶。

(4)就眠率鉴定法。就眠率的大小,关系到营养条件,利用这一原理可以鉴别叶质的优劣。即孵化后的蚁蚕在28℃下食桑40小时,接着绝食30小时,数出不同试验区的就眠蚕数,算出就眠蚕率,由就眠蚕率的高低来确定叶质。其他各龄也可以同样试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