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里老公、孩子分房睡的場面火了,寶媽看完:憑什麼?

生完孩子,老公睡哪被安排得妥妥的?

最近,孫儷飾演的新劇《安家》在網絡上熱播,孫儷一出場就把賣了十年都沒賣掉的“過道房”巧妙裝修後,賣給了海清飾演的孕晚期二胎媽媽宮蓓蓓。接下來名場面來了:

“主臥做了子母床,老二出生後你可以和奶奶一起照顧寶寶,嬰兒床在這邊”

“這裡做了隔斷,爺爺可以帶老大睡這間”

《安家》里老公、孩子分房睡的場面火了,寶媽看完:憑什麼?

海清有些被打動了,可是她有些疑問:“那我老公住哪?”孫儷帶著神秘微笑對海清說“來,跟我走”,經過了一條長長的走道來到了另外一間房:“他睡這裡”。理由是:他睡這裡不會被孩子吵到。

《安家》里老公、孩子分房睡的場面火了,寶媽看完:憑什麼?

看到這裡,我整個人都不淡定了,為什麼29歲未婚的孫儷會這麼自然的安排?為什麼海清對這個安排表示大呼貼心?難道在大家的認知裡都是:生了娃就要和老公分房睡,不能影響老公的睡眠質量?

《安家》里老公、孩子分房睡的場面火了,寶媽看完:憑什麼?

分房睡=喪偶式育兒

“生完孩子後,我和老公就分房睡了,現在孩子已經8歲了,我們依然分著房睡。”

這話是從我同事口中聽到的。她說老公工作比較忙,承擔著全家人的開銷,為了能讓老公晚上睡個好覺,在月子裡她就和老公分房睡了。現在回想起來,她說只能用“追悔莫及”來形容。

雖然表面上看只是分開睡而已,但其實這樣做是把“爸爸”這個角色,隔離在了門外。

因為分房睡,老公有了自己獨處的地方,剛開始下班回來還會抱抱孩子逗逗孩子,後來一回家就直接進小房間了,孩子不管,家務也不管,彷彿自己恢復了單身生活。

《安家》里老公、孩子分房睡的場面火了,寶媽看完:憑什麼?

生完娃才是真正考驗婚姻的時候,這句話我特別贊同。因為生了娃,媽媽一會兒要給喝奶,一會兒要換尿布,一會兒這裡吐奶了,一會兒那裡又腸脹氣……24小時全天待機,沒有一刻消停過,晚上更不用說,能連續睡3小時都是一種奢侈。

因為分房睡,媽媽所做的這一切爸爸都不知情,他不懂你夜裡帶娃的痛苦,不懂你餵奶時的疼痛,更不懂你身材走形後的焦慮,所以當你在老公面前訴說這些委屈時,他不但不安慰,還會拋下一句:“孩子我一抱他就哭,他不要我,我又不能餵奶怎麼帶?”然後兩手一攤,走了。

由於爸爸沒有參與過帶娃的過程,他不明白其中的辛苦,也沒意識到爸爸的這份責任,所以就會順理成章地把孩子所有事推給媽媽,慢慢地媽媽就變成了喪偶式育兒。

《安家》里老公、孩子分房睡的場面火了,寶媽看完:憑什麼?

照顧孩子是父母兩個人的事

沒有人天生就會帶孩子,媽媽之所以能手腳麻利地幫孩子穿衣、換尿布; 之所以能準確分辨孩子是餓了還是拉了; 之所以能摸清孩子的喜怒哀樂,那都是通過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才換來的。

媽媽是第一次當媽媽,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為什麼同樣是第一次當父母,媽媽卻要“理所應當”的成為那個帶孩子更多和更會帶孩子的人?

帶娃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如果想把孩子帶得好、帶得輕鬆,一定是夫妻兩人齊心協力,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得來的。

兩個人的通力合作,好過一個人的孤軍奮戰!

《安家》里老公、孩子分房睡的場面火了,寶媽看完:憑什麼?

我家娃今年2歲,當初我自己的立場就是,老公一定要參與“爸爸”這個角色,

他不會換尿不溼沒關係,我不會罵他,他這次穿錯了下次就知道該怎麼換了;

他不會衝奶粉沒關係,我告訴他放多少水,放幾勺奶粉,怎麼搖才均勻;

寶寶太小,他不會給寶寶穿衣服,那不穿衣服,洗衣服總會洗吧?

即使是半夜我在給寶寶餵奶,給寶寶換尿片,我也會讓老公幫我拿紙巾,幫我倒水喝,讓他知道帶娃的辛酸。

很慶幸,這兩年老公對待孩子的事情越來越自覺,也越來越懂得我的不易,所以現在只要他在家時孩子基本不用我操心,或者只要我在帶孩子時,他就會負責操持家務。

只有共同經歷過,才能明白:帶娃實屬不易。

孩子是父母兩個人的,照顧孩子的過程父母是需要共同感受艱辛,共同感受喜悅,共同感受煎熬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一起感受孩子的成長。

點擊“瞭解更多”,外教老師一對一輔導,幫媽媽分擔育兒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