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通天塔”:培養對異見的理解能力


再造“通天塔”:培養對異見的理解能力

隨著互聯網輿論場的成型,轉型社會中的各種觀念衝突頻繁展現於眾人面前,其劇烈程度逐年遞增,至新冠疫情期間達到頂點,幾乎在每一個熱門話題下面,人們都能感受一種勢不兩立的決絕,爭議的焦點往往不在技術層面,而是不同三觀的劇烈碰撞。一位知名記者在朋友圈裡寫道:何止是官方民間兩個輿論場,這中間還隔了萬水千山。


移動互聯網背景下的“部落化”趨勢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人群的分裂,以至於各個社群有種“對內盲從,對外攻伐”的傾向。誠然,不同的聲音之於一個多元社會是必要的,但人群因缺乏交流的基礎而走向分裂,這絕不是我們想要的社會。


那我們該做點什麼呢?


本文介紹了日本一個頗有意思的創業項目。創始人大西認為,對“圈外人”惡語相向的現象很大程度歸咎於上一個世紀的教育方式,“讓我們從小開始一點一點地喪失了摘掉有色眼鏡,去想象自己所不知道的對岸的世界的能力”。為此,他成立了一家名為“通天塔”的公司。通天塔的網站首頁只寫了一句話:the Babels is product for peace. (通天塔的企業宗旨是和平)


在Youtube上有一檔很有意思的節目叫做中間地帶(Middle Ground)。

這個節目邀請一群持對立觀點的普通人,面對面進行一場真實的對話。從2017年第一集開播以來,每一集的主題大都極具爭議性,例如移民和特朗普的支持者、墮胎支持者和反對者、警察和有前科的人、科學家和宗教領袖。

我們身處信息過剩的時代。從微信到臉書,社交媒體上的每一個人都太想表態、急著站隊,無暇去認真聽一聽“異見”。反對者就是敵人,甚至“腦殘”。中間地帶通過真人之間的對話,讓我們看到那些讓你認為“不可理喻”的人都和你一樣,是普普通通的人,都值得我們花一些時間去理解。

再造“通天塔”:培養對異見的理解能力

這不是一檔類似奇葩說的辯論秀。每一集的六位參與者都帶著真實的觀點來討論自己切實關注的話題。節目一上來將參與者按對立觀點分成兩組。接下來,節目組織方會拋出一個看法,比如“你認為和你意見對立的人可能被虛假新聞誤導了”。同意這一看法的人無論來自哪一組,都先圍成一圈,各自陳述理由。在一輪觀點分享之後,餘下投反對票的人也加入到討論之中,闡述反對的理由。

向我推薦這個節目的是一位日本的85後,大西貴士。大西大學畢業後就職於知名企業Recruit公司。入職後不久就在公司的新事業開發競賽中奪冠,擔任新事業開發部的部門經理。2017年,大西辭職創業,與三個小夥伴一起成立了一家叫做the Babels(通天塔)的股份制公司。

“本來我計劃更早獨立的,不過在大企業五年的工作經歷是一個很好的歷練。” 大西如是說。

01、通天塔是約翰列儂想要創辦的公司

通天塔是舊約全書裡的一個故事。一群只說一種語言的人在“大洪水”之後從東方來到了示拿地區,並決定在此修建一座能夠通天的高塔;上帝見此情形就把他們的語言打亂,讓他們再也不能明白對方的意思,並把他們分散到了世界各地。

通天塔的網站首頁只寫了一句話:the Babels is product for peace. (通天塔的企業宗旨是和平)“很多人問我,通天塔到底是幹什麼的?我們的公司是一家如果約翰列儂活在今天,他很有可能會去開創的事業。你一定會說,列儂當然還會想做歌手啊!但我卻想象他如果活在21世紀,一定會為互聯網和創業著迷。互聯網是通向和平的最佳渠道,而改變世界的熱情和能量都集中在創業者的身上。”

在今天的日本,除了對戰敗有著深刻反思,並因此被貼上“左翼”標籤的一群中老年知識分子之外,已經很少聽到有人提”和平“這個詞了。大西在神戶出生、長大。作為日本十九世紀中葉最早對外通商的港口,神戶是日本最國際化的大都市之一,居民中,外國人的比例在日本排名第四。大西就讀的高中就有許多在日韓國學生,中國學生和菲利賓學生。

“表面上看起來大家都客客氣氣,但實際上關係並不好。這是為什麼?這讓我很困惑。比如同學之間遇上中日關係、日韓關係這些有爭議性的話題,都會去有意迴避。特別不願意和熟人聊,怕傷感情。但為什麼朋友之間討論這些就會傷感情呢?因為我們上來就預設作為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各自在一些特定問題的立場一定是對立的,談不到一塊去。”

人種、性別、信仰、國籍,與來勢洶洶的全球化相向而馳的是各種看不見的“界線”。屬於一個圈子裡的人們習慣帶著同樣的有色眼鏡來看待圈外的人。許多在“圈內人”看來非常友善熱心的人,卻會毫不遲疑地對“圈外人”惡語相向,無所顧忌。大西認為,這一現象很大程度歸咎於上一個世紀的教育方式,“讓我們從小開始一點一點地喪失了摘掉有色眼鏡,去想象自己所不知道的對岸的世界的能力”。

如何去培養這種想象力?通天塔推出的第一代產品是一個叫做Historie(歷史)的英文網站平臺。這個平臺就歷史、政治、科技、社會領域的各類問題,收集詳盡的基礎信息,呈現“360度的全景觀點”:比如中美貿易戰是怎麼開始的?世界需要億萬富翁嗎?奧巴馬是一個好總統嗎?等等。

平臺由全球各地的註冊用戶共同參與制作,在這個平臺上沒有Q&A(問與答),只有Q&O(問與論)。

再造“通天塔”:培養對異見的理解能力

大西說,“我們在呈現方式上運用設計思維,讓用戶可以看到與自己不同觀點的各個側面,培養對異見的理解能力。比如長崎、廣島投放的原子彈是否是正義之舉?我們所瞭解的歷史往往只代表了國家權力希望人民相信的一種聲音。如果我們從小都只被一種聲音包圍,就會逐漸喪失容納其他聲音的空間,以及理解異見從何而來的能力。”

Historie從推出之日起就將英語作為“官方語言”,首先瞄準的是來自英語國家的用戶。大西認為,日本大部分年輕人在思辨能力方面的訓練仍然不夠,因此Historie這個網上社區需要能積極貢獻想法的活躍分子的帶動,在海外產生一定影響力之後,再逐漸在日本紮根。通天塔的另外兩位合夥人一位是大西的大學同學,創業前主要做網站開發,另一位是大數據領域的專家。三位合夥人希望不久的將來能運用區塊鏈技術來運作Historie,根據用戶對平臺的貢獻度用虛擬貨幣來提供報酬。

02、開發聊天程序

今年1月,大西和小夥伴們剛在安卓上發佈了一個新程序,叫做Talk Stand. 用戶可以通過這個程序,就感興趣的話題找人視頻聊天。程序的口號是“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會試著去理解。”

大西介紹說,“我們推出Historie之後很快發現,用投稿的方式來收集不同的意見可以積累話題和信息,但對於20-30歲年齡層的網民來說,他們更希望能有互動、對話的機會。比如LGBTQ2最後兩個字符到底代表什麼?有沒有人和我一樣都不好意思問,但特別想聊一聊?”

再造“通天塔”:培養對異見的理解能力

世界各地針對網絡暴力的調查研究都得出了一個相同的結論:網絡輿論的形成過程與互聯網本身的特性有著很大的關係。言辭激烈、甚至帶有攻擊性的言論能在網上存活更久、傳播更廣。而在現實世界裡,意見相左的雙方如果能有機會以真我“面對面”好好談一談,結果會很不一樣。

Talk Stand的聊天標籤包括政治、宗教、女權、科技、體育、電影等等。這些標籤的設置綜合了Historie平臺的信息積累以及一些市場調研的結果。通天塔目前還沒有對聊天方式制定任何規則,試運營階段主要通過邀請參與聊天的雙方對談話質量進行回顧和評估,來進一步完善產品。蘋果版APP預計四月中旬上線。Talk Stand目前是日英雙語,未來計劃增加中文,用戶註冊及使用免費。談及商業模式,大西現階段的設想是先通過擴大用戶群積累聊天內容,以提高知名度。未來希望向一些youtube的收費頻道一樣,通過向希望觀看或者瞭解聊天內容的用戶收費的方式來維持運營。

科技史專家克蘭茲伯格曾經說過,“技術既不好,也不壞,它也不中立”。大西相信,AI、區塊鏈和共創的方式可以最終打破從上到下所形成的“界線”。比如給自己貼上反日標籤的人發現自己同時很欣賞日本的匠人精神。當你發現自己被不止一條,而是許多條界線所圍繞時,界線本身就變得模糊而失去意義了。

大西對科技和創業的可能性充滿樂觀。“通天塔經常被作為空想、不可實現的比喻。但我覺得這個名字特別貼切。既然要創業,那總得搞點有難度的才好。對人類來說真正有價值的事情才是值得花時間去做的。”


本文為“東亞社會創新”專欄文章,該專欄由樂平基金會支持的東亞社會創新倡議(EASII)出品。EASII旨在推動東亞地區跨界、跨領域的社會創新理論與實踐的分享、交流和合作

專欄策劃:李凡

出品:樂見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