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江奶奶:我要他活著,哪怕成為植物人,我也有個伴

01

最近入坑電視劇《安家》,最新的劇情裡上演的是一對暮年夫婦有關房子和愛情的故事。

一套老洋房二層房主江奶奶和宋爺爺,計劃售賣整套市值達到5000萬元的老洋房。想盡快賣房拿錢的老夫妻,在買方壓價200萬元的情況下,欣然同意出售房產。

原來,江奶奶想要快點拿到現金,好給身患癌症的宋爺爺治病。

她說,“我要他活著,哪怕他成為一個植物人,他躺在床上還有口氣,我就有個伴。”

《安家》江奶奶:我要他活著,哪怕成為植物人,我也有個伴

而宋爺爺在心裡卻是另一番盤算。

“我的毛病我自己清楚,再花錢那就浪費了,把這個錢留下來給她(江奶奶)養老。”

《安家》江奶奶:我要他活著,哪怕成為植物人,我也有個伴

在生命的終末時刻,這對暮年夫妻還一心為對方著想。一個想賣房給老伴治病,另一個想留給對方養老,這樣的感情讓人動容。

這讓我想到了歐亨利的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

家徒四壁的夫婦德拉和吉姆,挖空心思,想在聖誕節給對方送上最心儀的禮物。妻子德拉忍痛剪掉了秀麗的長髮,換來的錢給丈夫祖傳三代的金懷錶買了一根白金錶鏈。而丈夫,為了給妻子送上她心儀已久的髮梳,則將金懷錶作為交換籌碼。

故事的結局,是雙方都收到了最心儀的,卻都已用不上的禮物。雖然留有遺憾,但卻非常溫暖。

“真正的愛情不是利己的,而應該是利他的。”

02

小瑰在知乎上留意到一個揪心的話題:

“30多歲,家裡有30萬存款,癌症。是傾家蕩產看病還是留著錢等死?

很多人在沒有真正面臨抉擇時,可能會很果斷地選擇“如果是我,就不治了,癌症是絕症,也治不好,花什麼冤枉錢?”

癌症不治了,花什麼冤枉錢……

這是宋爺爺的選擇,他的出發點是因為愛,希望把錢省下來給江奶奶養老。

同時,這也是江奶奶兩個外甥的選擇,但他們打的是另一番算盤。

“就算咱們房款拿到手了,小姨父的病能不能治得好?”既然治不好,還不如留下來給自己用,“等兩位老人走了以後,這個錢是要咱們兩家分的。”

《安家》江奶奶:我要他活著,哪怕成為植物人,我也有個伴

宋爺爺雖然患癌,但仍存於世,江奶奶年歲已高,但身體也還好。江奶奶的兩個外甥雖然有小心思,但他們是老夫婦在世上唯獨的親人了。

而就是這樣的親人,非但不幫助兩位老人,就連他們最後救命、養老的錢都想霸佔,未免太過殘忍!

在道德和利益的天平上,兩個外甥決絕地站到了利益那邊,最終天平失衡,江奶奶立遺囑將二層洋房捐給國家,兩個外甥什麼也得不到。

現實中,也有很多在利益與道德間決絕地選擇了利益的人。最為人們熟知的,就是為患有白血病的5歲女兒羅一笑,向網友籌集270萬“救命資金”,自己卻擁有3套房產的羅爾了。

在治病與安逸的品質生活前,羅爾不想放棄高品質生活。所以,他不願意變賣房產。

深圳的房子是要留給兒子的;東莞其中一套是現在的老婆名下的,另一套是以後養老要用的;寫下救女兒的文章,是將來留給女兒看的。

給女兒留下的,只是幾篇虛情假意的文章而已……

03

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提名時。

人生有四大悲事:幼年喪母,少年喪父,中年喪偶,老年喪子。

人生百態,悲喜參半,沒有誰能夠安然無恙地度過一生。

面對生命的不確定,我們甚至需要在形勢的逼迫之下,做出艱難的抉擇。一旦道德與利益如果發生衝突,想要皆大歡喜,不是件容易的事。

選擇道德、情感——傾盡血汗錢、變賣所有家產為親人治病,去對賭一個極有可能慘敗的局。這可能落得兩頭空……


選擇利益——對親人的病痛視若無睹,一分一釐,盤算自己怎麼少出錢,眼睜睜地看著最愛自己的人“離開”。這恐怕太過冷漠……

兩個選項,不論選哪個都不可能贏!

生命是一條長河,只會向前,不會倒退。任何人都要面對這幾道繞不開的檻:生、老、病、死。

《安家》江奶奶:我要他活著,哪怕成為植物人,我也有個伴

生,要生得健康,生得坦然,要更好的發展。

老,要老得尊嚴,老得安寧,要獨立的生活來源。

病,要病得無愧,病得無憂,要花理所當然的錢。

死,要死得灑脫,死得無憾,要死得沒有後顧之憂。

生、老、病、死這個檻誰都要邁。

有的人,企圖犧牲自己,幫助別人邁過這道檻——江奶奶不考慮自己的養老,宋爺爺不重視自己的病痛,都希望把僅有的資產留下來,給對方去邁過“疾病、養老”這道坎。

有的人,謀取別人的利益,方便自己去邁檻——江奶奶的兩個外甥,在兩個老人在世時,就謀劃怎麼繼承遺產,為的就是讓自己更便捷地邁過“生”這道坎,以求更好、更滋潤地活著。

在現實中,有的人隱瞞事實、愚弄群眾、消費愛心,從中牟利替自己扛起責任、去邁過這些檻

——《羅一笑,你給我站住》的作者羅爾,縱然擁有3套房產,卻仍舊渴望通過不知情的群眾捐款,讓自己“高枕無憂”地“負起責任”,邁過女兒“疾病”和“生死”這道坎。

對於咱們大多數平頭老百姓來說,應對生老病死的資金是有限的。上面這幾種方法,要麼使資金受益方對親人的退讓和付出愧疚、不安;要麼就是與道德、情感發生衝突。

那有沒有一種既不與道德、情感衝突,又不損傷親人利益的方法或工具呢?有的,保險。

生、老:理財保險——時間是有價值的,生命越長,價值越高。
病:百萬醫療險、重疾險——變賣房產,將道德、情感與利益對立,全都是下下之策。一早準備好治病的救兵,就不用在大病之下,再做艱難的抉擇了。
死:壽險——活著是家庭經濟支柱,倒下了也是全家的依靠。

在年輕時多花些時間瞭解更多槓桿風險的工具,在真正遭遇“生老病死”的重創時,你會感謝自己當初那幾個小時、幾天所做的瞭解和決定。

多學習一些保險知識吧,對自己,對家人,利大於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