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終將過去,你我的生活也將因此改變

2020庚子年註定要被永載史冊:開年即逢新冠狀病毒橫掃華夏,舉國空巷,九州封戶,這次經歷可謂百年不遇。不過一切都終將過去,我們生活中那些習以為常的東西也將因此改變。


一、改變我們對待生活的態度

每一次社會重大變故都將影響人們對生活的態度和看法。2008年汶川地震後,人們才意識到,不能一心只顧掙錢,要學會用錢,學會享受生活。

過去一直認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有本事就看他的賺錢能力,疫情過後才發現,免疫力才是最大的競爭力!如果身體拖垮了,免疫力下降了,錢賺得再多都沒有意義。“健康是1其他都是0”的理念將再次被廣為傳頌。

過去一直認為,社交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春節拜訪親戚、宴請賓客似乎是必不可少的禮儀。疫情過後才發現,沒有飯局酒席,社會關係也並未降溫。在社交方面要學會斷舍離: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更有價值的感情和關係上。

過去一直認為,春節是各種花式炫富的時刻,生活用品越豐富就代表幸福感越強;疫情過後才發現,一套睡衣也可以過一個春節。選擇越多,人越迷茫,“有限選擇”比“海量選擇”更能讓人獲得幸福感,正如《道德經》所言:少則得,多則惑。

過去一直認為,如果能夠天天躺家裡不上班,追劇玩手機打遊戲該多好呀,疫情過後才發現,羅曼•羅蘭的那句話真的很有道理:生活中最沉重的負擔,不是工作,而是無聊。其實不是工作需要你,而是你需要一份工作讓你擁有有價值的人生。


二、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

1、線上購物習慣固化,“宅文化”將成為時尚

2003年的非典,讓電商行業急劇爆發,但線下購物作為我們長期形成的習慣,仍是主流消費方式。尤其是馬雲提出“新零售”概念以後,線下購物又火了一把,很多線上商城也積極謀求與線下實體店合作,推出O2O模式。

今年的春節則大不同,各大超市、實體店都關門閉戶,即使零星幾家開業也門可羅雀。人們紛紛放棄線下消費,都窩在家裡,用手機APP購物。連買菜這種最典型的線下消費活動也改為線上完成。每日優鮮、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等生鮮電商則迎來爆發式增長。

此次疫情,也讓看電影、旅遊、購物等現場娛樂、消費的方式更多轉到了線上,疊加5G網絡的推廣,不僅網絡遊戲會火,各種線上娛樂消費也會越來越普及。人們逐漸發現,一個月不逛街對生活也沒有太大影響。

如果這些平臺能逐步豐富大數據,針對新用戶進行精準營銷,則能留住用戶,保持用戶黏性。

心理學中有個“21天效應”,就是說一個人的動作或行為,如果重複21天就會變成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或行為。

雖然大家早已習慣了線上購物,但經歷了此次疫情後,這個習慣將會被深度發掘。

2、改變我們的衛生習慣

每次疾病流行,都是普及全民健康生活習慣教育的好機會。2003年的“非典”讓人們明白感冒戴口罩、手要洗三遍的重要性。可以想象,此次疫情結束後,人們會更重視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醫用酒精、消毒液、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將成為家庭日常必備生活用品。

疫情結束後,中國主流的餐桌文化也將受到衝擊。一方面,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由於能避免疾病傳播,解決合餐制所帶來的衛生安全問題,將逐漸被大眾接受;這次疫情也會讓我們意識到,為飽口福而貪圖一時享樂,將付出健康的代價。今後在吃的問題上,衛生、健康、無汙染將是首要考慮因素。


三、認識到建立賺錢管道的重要性

美國營銷大師貝克·哈吉斯的代表作《管道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提桶”的世界裡:幹一天的活兒拿一天的工錢,幹一個月的工作領一個月的薪水。無論你是年收入不到1萬元的清潔工,還是年薪過百萬的職業經理人,你都是用一份時間去換一份金錢。如果你被解僱,或因患病、受傷無法繼續工作,你的收入就會馬上停止。不提桶,就沒有收入

如何擺脫時間換金錢的陷阱,如何獲得真正的財富?保障只有管道!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企業都不能開工,這意味著很多人都無法工作。如果你是靠工資過活的話,估計心裡早就開始發慌了…

所以,疫情讓我們認識到,沒有什麼穩定的工作或穩定的收入。如果只靠工資生活的話,人生將面臨很大的風險。與其擁有賺錢的能力,不如擁有賺錢的管道。生活的壓力會讓人重新思考這些問題:

1、如果不上班的話,我的儲蓄能夠維持我生活多久?

2、如果被公司裁員,我如何賺錢養活自己和家人?

3、我是否具備一項核心技能或斜槓技能,有沒有自己的“Plan B”?

4、我要建立什麼樣的管道,才能實現財富自由?


或許,你無法馬上得到答案,但是思考本身可以促使你有緊迫感,不會成為溫水中的青蛙,等到重大變故發生時才怨天尤人,自暴自棄。


決定一個人最終高度的,往往並非起點,而是拐點,機遇都在拐點!

就像一位CEO說的一樣,這一切終將過去,但過去之後,有的人依然停留在原地,有的人已經升級迭代了。

這一切,都在行動者的手中。

疫情終將過去,你我的生活也將因此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