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迅速積累兩萬詞彙量並流暢閱讀經濟學人?

非夢王子


別把經濟學人想的太高大上。

君不見,上海春考的閱讀直接考了金融時報的原文。經濟學人的難度在同一檔次。所以,你不需要兩萬詞彙才能暢讀經濟學人。有了4000詞彙量,就可以嘗試了。


這是可以被科學的方法證明的,找幾篇文章做可讀性測試就行了。

第一篇是經濟學人最近的文章,是一篇關於硅谷的區位優勢的專欄文章。


其可讀性統計信息如下:

第二篇我選的是2019年考研真題的閱讀理解的第一篇,其可讀性統計信息如下:

可見兩者的可讀性有顯著差異。

在Flesch-Kincaid Grade Level上,經濟學人是11.7,考研英語是12.9.

也就是說考研英語閱讀比經濟學人上的文章難

考研英語適合13年級的人讀,而經濟學人適合12年級的人。

12年級也就相當於高三了。所以,經濟學人的文章,作為高考閱讀備考材料閱讀,不違和

高考要求多少詞彙?3500!


有的人可能說,經濟學人太難了,怎麼也得到了大學才能讀。一個你沒有留意到的跡象是,大部分人進入大學後,英語水平是下降了的。進入大學後,大部分人都不努力學習了。所以,大學生英語不如高考生,不奇怪。


另外,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很多人讀不懂經濟學人是因為基礎知識欠缺。作為質量很高的期刊,讀懂經濟學人的文章是需要很高的通識的基礎的。例如,要讀懂上面用來做可讀性檢驗的那篇文章,如果懂硅谷的經濟和科技地位,還有硅谷的地理位置,美國的金融和科技中心的分佈等等等,會有很大幫助。要是你經常讀中文報刊,尤其是分析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作用和地位的文章,讀懂這篇不難。

從來不讀中文報刊,或者讀的時候只看花邊新聞不讀嚴肅新聞的人,即使英語好,讀懂經濟學人也有困難


英語學人


作為一名翻譯人員,經濟學人是日常閱讀和訓練的優質素材,結合“積累詞彙量→流暢閱讀”的實際,談一下題主的問題。

實際上,依我來看,題主“問題”是存在一定“問題”的。首先,“迅速”積累20000詞彙量是個“偽概念”,是一種“理想狀態”;其次,“流暢”閱讀經濟學人的最關鍵因素不是“兩萬詞彙量”,而是基於“有效詞彙量”的語言拆分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英語思維方式。

一、“迅速積累”的20000詞彙“性價比”並不高。

不少學習者對於“積累詞彙”的標準比較初級:“記住拼寫”+“知道漢意”。當然,這對於常規文章的閱讀是有一定幫助的,能消除一部分閱讀障礙,但是這種幫助也僅限於“認字”而已,對於深層次的理解沒有多大作用。尤其是在專業文章的閱讀中,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因為學習者記住的95%以上是概括性的意思,而不是專業領域的意思,加之在原版英語閱讀材料中,“熟詞生義”的情況並不鮮見。

例詞:

Action:常規學習中的含義是“行”,在法律英語中為“訴訟”,相當於suit或lawsuit,如initiate an action提起訴訟;defend oneself in an action在訴訟中為自己辯護。

Discovery:在法律英語中不是“發現”,而是“證據的開始”,是英美法中審判程序的一個環節,通常為evidence discovery或evidence disclosure。

Said:在法律英語中不是say的過去式,而是一個形容詞,相當於aforesaid或abovementioned,如the said matter前述事項,the said payment前述付款。

例句:The seller issued a notice of call to the buyer to urge the buyer to pay off the balance of the amount due and owing to seller.

賣方向賣方發出催款通知,要求買方向賣方支付已到期尚未支付的賬款餘額。

其中:call在法律英語中意為“催促,催款”,balanec意為“餘額”,due意為“為債權債務的到期”。

由此可見,所記住的單詞意思在這些專業材料中顯得“陌生”和“無用”。

二、脫離“實用”和“應用”,單詞記得慢、忘得快。

單純記單詞,比如最常見的背詞彙書,看似能“迅速積累”詞彙,實際上這種“孤零零”記單詞的模式是低效的,是最容易遺忘的。不是來自鮮活的語境,又沒有在實用中保鮮,因此在大腦中的“存活時間”是很短暫的。如同世界記憶錦標賽(World Memory Championships),常見的比賽項目有“抽象圖形”、“二進制數字”、“馬拉松數字”、“快速數字”、“隨機單詞”和“快速撲克”等,在短時間內記住大量的信息,比賽結束這些信息會很快淡化消失,更不用說比賽者有意識地清空記憶。

“迅速積累詞彙”依賴的主要是“短期記憶”,而語言學習更多的是依賴“長期記憶”,因此,單純為了數量而忽視質量的記憶是沒有多少持續力的。克服遺忘的有效途徑是重複和使用,而這也是很多學習者所忽略的,也導致了記單詞的低效率和低成果。

有的人可能會這樣建議“把20000單詞分成100組,每組200個,每天記憶1組,100天完成任務”,這是一種天真幼稚的想法。一天記憶200個單詞並不難,只要努力每個人都能做到,但是有兩個問題:一是無論是學霸還是學渣,記完單詞都會有遺忘率,知識程度不同罷了,那麼第二天需要記的單詞是200個加上第一天遺忘的100個,這就有些難度了;第三天需要記憶的是200個加第二天遺忘的100個再加上第一天仍然遺忘的50個……以此類推,不到兩週就累積到一天1000個左右,更不用說第一百天了。第二個問題,每天超負荷記單詞,即便不用工作,不用學習其他科目,那也沒有時間複習、訓練和鞏固,這些單詞只有數量,沒有質量,無論是對於閱讀、寫作還是翻譯都沒有多大價值。

三、《經濟學人》不是靠“迅速積累的兩萬單詞”就可以“流暢閱讀”的。

《經濟學人》是高級知識分子的常備讀,也是大學四六級、專四專八、考研英語等閱讀理解的主流素材來源,內容主要是政治和商業方面的新聞,也涉及科技和藝術以及一評。特點之一是所有文章都不署名,用事實說話並且立場鮮明,“寫出了什麼東西,比出自誰的手筆更重要”。

《經濟學人》讀者定位為高收入、富有獨立見解和批判精神的社會精英,認為自己的讀者都受過高等教育,因此對很多經濟名詞、專業術語,從不做解釋,有時大量使用拉丁文、法文等外來語,而且不做註釋和翻譯,默認讀者早已知曉(或者反過來說,不知道的讀者“沒資格”閱讀《經濟學人》)。

再有,閱讀障礙還有很多,比如:價值觀(決定立場)、專業的經濟學知識、全球視野的行業信息、暗含深意的“典故”、富有“隱喻”和“暗喻”的修辭、似是而非的“熟詞生義”等等,都是需要3-5年的閱讀經驗來熟悉和支撐的。

另外,千人千面的文風、極具特色的表達方式、迷宮似的長難句、“不按常理出牌”的觀點,都不是“詞彙量”能破解的。

四、結論:以“讀”攻“讀”

建議不要盲目地、片面地追求詞彙量,要多從閱讀中學習和掌握詞彙及用法,拓展詞彙的深度和廣度。“詞彙數量”+“詞彙質量”+“閱讀訓練”+“英語思維”才是流暢閱讀《經濟學人》等讀物的正確打開方式。


Hello翻譯官


拓展詞彙量從幾個方面著手,堅持,循序漸進。

首先,必須說說人的記憶。

心理學把認知分層三個層次:認識,理解,應用。

我們以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為例來理解:

認識,顧名思義,就是你看到他,認識他,不見到他,你也想不起來!點頭之交。

理解,你們或許是同事,是熟人,你知道他在哪裡住,做什麼工作。

應用,你們是好朋友,你在困難的時候,他會鼎力支持。

講這三個層次和記憶單詞有什麼關係?這個是為了你大量記憶單詞做準備。定目標的前提!

這三個層次應用到單詞,

認識就是你認識單詞,知道他的意思——對應閱讀層次。

理解就是你知道這個單詞的詞性,詞組等等——對應選擇填空層次。

應用就是你能正確使用這個單詞——對應寫作口語層次。

要達到2萬詞彙,能流暢閱讀,所以對應的就是認識層次!

首先你需要找到一個詞庫。剔除你已經會的詞彙。餘下的詞彙量分配任務,比如每天200個詞彙。

你或許會說,不可能。第二天會又忘記。

首先,明白你的目標,認識。(讀寫音是關聯的,如果熟練掌握拼讀,應該很容易實現會讀會寫,最好找有音頻例句的,讀音也會很容易幫助記憶)。

很多人一個月之後發現還在背a的單詞。這個就是要求太高。我們的目標就是認識。

讀小說一樣讀單詞。

與此同時,請做標記。如圖。“認識”的拿可擦寫筆打個對勾。 只要求認識。 讀小說200詞很快吧? 一天重複多次?可以自己設計每天3-6次。標記了的詞就不再看。重複重複。我考研的時候,一本字典一樣的單詞書,就是一個月搞定的。只是認識層次。

然後再閱讀中加強。你積累了詞彙了,再去閱讀中陶冶,當你有這個詞很熟悉的感覺的時候,一定不要放過他 ,去翻書,這樣,你記得一定很清楚!

從實踐中,詞彙會從認識慢慢過渡到理解到應用。

換個角度總結,從單個詞角度總結:

1 first impression 第一印象 當你見到一個單詞的時候,收集他最多的信息,關鍵,建立聯繫。 Learning is connection! 例如 im-pres-sion 印象這個詞我會首先看他讀音分三個音節,press 是按壓的意思 impress是印,給印象 ,動詞,再加後綴sion就變成名詞。

越多細節越好,越容易記住。

2 repetition 無他 重複再重複。這裡想說遺忘曲線,太麻煩了。感興趣自己可以去查一下。據說7次之後,不同時間不同場景7次之後,一般就很難忘記。所以 ,想辦法重複。

3 personalizing 個性化,我喜歡總結叫tell your story 講你自己的故事。比如s x ch sh 名詞複數要加es ,總結為四小傳說! 比如 repeat 動詞重複,re-pe-ti-tion就變成了名詞。自己總結,在自己已有的基礎上總結。

最後,聽音很重要。會讀會寫的自然拼讀了解一下。




秒學英語Rockyou


閱讀經濟學人不需要兩萬詞彙。

如果你具備真正具備四級詞彙水平,就可以閱讀經濟學人了。當然會有很多單詞不認識,但是不影響理解。隨著閱讀的積累,詞彙量會越來越大。

有人說我四級都五百多分了,怎麼根本看不懂呢?四級考試的評價機制很有問題,考五百多分,可能詞彙還是高中水平。四級考試中聽力佔比很大,聽說能力不錯的同學,考四級優勢很大。

四級詞彙要求4800,已經不少了。買本詞根詞綴記單詞的書,劉一男,俞敏洪的都行,積累詞彙比較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