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人在北京:隔離兩週後重回辦公室,我終於找回了家的感覺

巴西人在北京:隔離兩週後重回辦公室,我終於找回了家的感覺

拉斐爾(Rafael),中國報道世界語(Esperanto)編輯,在北京工作五年,春節前回巴西探親,節後返回北京,按規定家裡隔離兩週後回到辦公室工作。--小編

巴西人在北京:隔離兩週後重回辦公室,我終於找回了家的感覺

在家隔離辦公兩週後回到辦公室

從巴西返回北京,在家隔離辦公兩週後,我於2月24日重回世界語編輯部辦公。這段時間小編們可以在家辦公也可到單位上班,基於多種考慮我選擇到單位辦公。原因之一是單位環境比較舒適,家裡電腦很多程序都沒安裝,辦公室電腦用起來更方便。

回辦公室的第一天我滿是驚奇:單位門口,我注意到門衛正在檢查每個人的體溫,我心想增加某些檢查環節還是非常必要的,但並非如此,量完體溫後工作人員直接讓我進大門了。到了辦公室,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打卡機簽到,但是同事阻止了我,她解釋說這段時間不再打卡了,因為打卡機可能會成為傳播病毒的載體。

單位提供午餐和晚餐,這樣我就不用做飯,也不用像之前那樣頻繁去超市,可以安心工作了。原本我們可以在食堂吃自助,為減少交叉感染,現在不能在食堂吃飯了,只提供打包好的飯菜,盛在一次性餐盒裡。

巴西人在北京:隔離兩週後重回辦公室,我終於找回了家的感覺

疫情期間,我在單位吃的第一頓午餐

回單位上班第一天我才意識到,從巴西回來後在家隔離的兩週是多麼孤獨。兩週期間,我只能和室友聊天,偶爾會與超市、餐廳的工作人員簡單交流。在單位,見到來上班的同事們我非常高興,雖然有些同事還繼續在家辦公,就連見到樓道里那些從不講話的人也會覺得開心,他們的面孔已經成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次從巴西回來後,我第一次覺得北京有點陌生,但回到單位後,被這熟悉的一切包圍著,終於找回了那種有家的感覺。

巴西人在北京:隔離兩週後重回辦公室,我終於找回了家的感覺

和室友去超市的路上,我們路過關閉中的北京動物園

另一個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樓道里空蕩蕩的,會議室的門緊閉著,人明顯少了很多。隨後的幾周裡回來上班的人漸漸多了起來,3月13日這天又有幾個同事回單位上班了,現在只有三個同事依然在家辦公。

我是在去年11月搬到現在的住所,因此與新鄰居接觸不多,疫情拉近了我們的距離:宅在家裡讓我有更多的時間與其中的一個鄰居相互認識。她是個老師,也在家辦公,單位給她寄來了幾箱快遞,有新電腦、一些書和教學工具。她是那種典型的中國年輕人,習慣了網購、叫外賣。由於疫情,她決定自己做飯,儘量減少網購。有一天她竟然向我這個老外打聽超市的情況,因為她對周邊的環境不太熟悉,這真的是驚到了我。後來我們一起去了一家大超市,買了生活必需品以撐過隔離期。

我的另一個鄰居還沒回北京,她是黑龍江人,受疫情影響,她家那邊封城了。我們不時在網上互動,她告訴我,黑龍江是冬季旅遊勝地,每逢冬季,很多湖北人到此度假,因此她還不能回京。我不知道禁令是否還會持續下去,但她可以網上辦公,所以不著急回來。

現在我騎自行車上下班。為了快點到單位,通常我會從小區穿行,但是上班的第一週,我發現那個小區門口安排了保安看守。有天早上,保安非常通情達理,直接放我穿行,但是可以感覺到安檢越來越嚴,於是我現在走大路,雖然要比平時多走兩個街區,但這樣可以免得在小區門口受阻,也算是配合防疫工作。

現在我可以很容易地在我家附近找到共享單車,以前早上上班時,共享單車比較少。可能是因為目前很多人都在家辦公,或是因為工作人員沒有像過去那樣把這些車搬運到其他地方的緣故吧。但是我注意到,車座上看起來髒兮兮的,好像有人在上邊倒了髒水。我對此非常好奇,後來我發現,原來這些神秘的“髒水”是消毒液。

(圖文來源:中國報道世界語新聞,原標題“重回辦公室,我終於找回了家的感覺”,原文為漢語世界語兩種文字,轉載時刪了世界語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