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他是一位"神秘"的大师,也是被忽略的高峰

导语:

1859年4月8日,哲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出生于奥匈帝国(现捷克)境内的一个小镇上。有人说,通向哲学之路需要先翻过一座名为康德的山,再跨过一座名为海德格尔的桥,但很少人知道,在山和桥之间还有一座名为胡塞尔的高峰。

胡塞尔,他是一位

胡塞尔图

一、为什么胡塞尔这么重要?

他开创了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引领了二十世纪欧洲思想界最著名的现象学运动。而这-运动的余波直到今天还渗透在全部社会科学、以及部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之中。甚至它也极有可能早就渗透到你的思维方式中了。假如这还不足以呈现胡塞尔的重要性,那我们再看看受他影响的哲学家们:存在主义的先驱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旗手萨特、法国现象学的奠基人梅洛·庞蒂、社会理论家马尔库塞、提出轴心时代说法的雅斯贝尔斯、后现代主义大师列维纳斯、哲学人类学的奠基人马克斯.舍勒。

胡塞尔,他是一位

胡塞尔图

可以说,胡塞尔和现象学的影响几乎辐射了整个20世纪的新生思想流派和重要思想家。但是,和他的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成明显反比,他本人的公众知名度极低。二、他,一位"神秘"的大师他是二十世纪的"康德"。日本学者安倍能成曾经有过一个论断:康德的哲学是一个蓄水池,在他之前的思想都流向他,在他之后的思想又都从他流出。胡塞尔的哲学对于20世纪的思想界来说也是这样一种存在。他被称为二十世纪的康德,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有二:其一是胡塞尔是科学主义的纠偏者,和康德一样,提出要挽救哲学的危机。当时的哲学怎么了?为什么会陷入危机?简单来说,17世纪的哲学家笛卡尔曾经为哲学划分研究领地:一是"我思",也就是意识;二是"上帝",也就是信仰;三是物质世界,也就是自然界。

胡塞尔,他是一位

胡塞尔图

但是到了19世纪下半叶,欧陆国家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科学主义盛行,信仰衰落,心理学也成为显学。这样一来,科学负责解释自然现象,心理学用来诠释"我思",而上帝的存在证明已经没人关心了,哲学的"势力范围"被瓜分殆尽,只留下大写的尬尴。这种身份认同的尴尬,就是哲学的危机。而胡塞尔立志要让哲学成为比科学还严格精确的学科,和前辈康德提出的让哲学为科学奠基,志趣相投,因此很多人认为胡塞尔是二十世纪哲学家中的异类,他的哲学品味比较"复古",在一个倾向浪漫和非理性主义的大环境下,还坚守着理性主义的阵地。

胡塞尔,他是一位

胡塞尔图

其二,说胡塞尔和康德十分相像,还在于他们都很"宅",都没什么八卦,是彻底的学院派,花边新闻绝缘体。这一点也能够说明胡塞尔是个"异类"。因为在20世纪扬名立万的哲学家里,八卦和传奇似乎是必不可少的点缀,比如萨特和波伏娃的开放式情侣关系,罗素一生不计其数的浪漫故事,海德格尔和汉娜.阿伦特的爱情传奇,福柯的同性之爱等等,都为后人津津乐道。但胡塞尔堪称是"花边新闻绝缘体",他19岁 就和同乡的姑娘订婚,一生只有这一段浪漫关系,日常生活除了思考、讲课、写书,基本没有别的嗜好,就算偶然出去旅行,也基本上是拖家带口,真是哲学界难得的宅男好丈夫。

胡塞尔,他是一位

胡塞尔图

第二,被学生海德格尔遮蔽光芒的老师。康德的"三大批判"让很多人对哲学望而却步,胡塞尔在这一点上也跟康德很像。胡塞尔生前出版的著作不多,但每一-本都非常有含金量,也非常"难读"。1933年,希特勒上台,开始对犹太人的迫害,虽然胡塞尔一生活在象牙塔里,远离政治,也不能幸免。弗莱堡大学本来许诺给退休的胡塞尔津贴让他继续哲学研究,在希特勒上台的同年,这个计划就取消了。之后的数年之中,胡塞尔先是被剥夺在大学里讲学的权利,接着是作品发表权、参加哲学组织和讨论权,最后胡塞尔只能埋首于书斋,写下一堆不能出版的书稿。

胡塞尔,他是一位

胡塞尔图

1938年4月,胡塞尔在病痛中离世。晚年的胡塞尔生活得非常孤寂,胡塞尔的书房曾经是欧洲年轻学子和学者最向往的圣地,到那里和现象学的大师一起喝杯咖啡,畅聊数个小时,是连萨特都渴望的机会。但是由于纳粹的禁止,胡塞尔家门可罗雀,连爱徒海德格尔都未曾登门。结语:值得玩味的是,希特勒上台之后,这师徒二人的际遇天差地别,老师受尽迫害,徒弟却飞黄腾达,一度加入纳粹党,成为弗莱堡大学的校长。而对老师受到的囚徒一样的待遇,海德格尔并未伸出援手,反倒以胡.塞尔的犹太人血统为理由禁止他进入弗莱堡大学图书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