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考教育綜合知識教育心理學原理(一)

1、教育心理學:研究學校教育教學情境中主體的各種心理活動及其交互作用的運行機制和基本規律

的科學


2、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任務:

(1)關於“學”方面的研究:

①提示學習結果的性質

②對學習結果進行科學分類

③闡明學習的過程

④闡明有效學習的條件

(2)關於“教”方面的研究:

用實證研究的方法對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作出有科學依據的回答


3、新教師的特點:(三種錯誤觀念)

(1)教學只是傳遞知識的過程

(2)主修某一學科就能提供這門學科所需的全部知識

(3)學會教學只不過是經驗的積累過程


4、教育專業發展的五個階段:

(1)新手水平

(2)高級新手水平

(3)勝任水平

(4)熟練水平

(5)專家水平


5、專家教師與新手老師的差異表現在:

(1)關於專業知識,在專家擅長的領域內,專家運用知識比新手更有效

(2)關於問題的解決效率,專家與新手相比,在其專長的領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工作

(3)關於洞察力的,專家比新手更有可能找到新穎和適當的方法解決問題


6、教學專長:專家教師所具備的有關教學的知識和能力

包括:知識專長,管理專長,教授專長,診斷專長


7、影響教師成長因素:個人因素、情境因素、系統過程


8、刻意訓練:從新手到專家需要經歷大量訓練活動,以不斷促進專業能力水平的提高。

幾種主要的形式:

(1)以教研組為基地的教研活動

(2)微型教學

(3)教學決策訓練

(4)反思訓練

(5)開展行動研究


9、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的基本觀點:

(1)發生認識論

(2)建構主義的發展觀

(3)認知發展:①圖式②同化③順應④平衡


10、皮亞傑的認識發展階段的特徵:

(1)連續性和階段性

(2)結構性

(3)次序不變性

(4)交叉性


11、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的具體階段:

(1)感知運動階段

(2)前運算階段

(3)具體運算階段

(4)形式運算階段


12、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在教育上的意義:

(1)將同化與順應結合達到平衡,可以幫助學生髮展已有的圖式,並創立新的圖式

(2)考慮兒童的認知發展水平,可以幫助老師識別出學生是否達到掌握某項學習內容所必須具備的

認知水平,從而設置適合學生現有發展水平的目標

(3)皮亞傑的理論強調認知發展的累積性,即新的認知結構總是建立在原有的結構之上


13、維果茨基的認知發展理論的基本觀點:

(1)文化歷史發展理論

(2)心理發展的本質:心理發展是指一個人的心理在環境與教育影響下,在低級心理機能的基礎上,逐漸向高級心理機能的轉化過程

(3)認知發展的三種重要觀點:

①內化

②“最近發展區”理論

③支架式教學


14、維果茨基理論在教育上的意義:

(1)兒童通過將外部的對話加以內化來學習

(2)提出的最近發展區概念對教育具有重要的啟示

(3)語言和思維密切而複雜地聯繫在一起


15、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把人的一生劃分為八個互相聯繫的階段:

(1)嬰兒時期:獲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階段

(2)嬰兒後期:獲得自主感避免懷疑感與羞恥感階段

(3)幼兒期: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階段

(4)兒童期:獲得勤奮感避免自卑感階段

(5)青年期:獲得同一感避免角色混亂感階段

(6)成人前期: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獨感階段

(7)成人中期:獲得創造力感避免自我專注感階段

(8)成人後期:獲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階段


16、埃裡克森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教育意義:

(1)幫助學生渡過勤奮和自卑危機

(2)適應同一性和角色混亂危機


17、柯爾柏格的道德發展理論把兒童道德發展劃分為三個水平,六個階段,分別為:

(1)前習俗水平

第一階段:服從和懲罰的道德定向階段

第二階段:相對論者的快樂主義定向階段

(2)習俗水平:

第三階段:好孩子定向階段

第四階段:維護權威和社會秩序的定向階段

(3)後習俗水平:

第五階段:社會契約定向階段

第六階段:普遍道德原則的定向階段


18、柯爾柏格道德發展理論的教育意義(對如何進行道德教育提出的建議):

(1)首先要了解兒童的認知發展水平

(2)提供稍高於兒童已達到的發展水平的思維模式,使之與現有的水平加以比較,引起衝突

(3)幫助個體體會衝突,使他們認識到採用下一階段的判斷方式更為合理

(4)把下一個道德階段作為當然道德教育的目標


19、父母教養方式的類型:

(1)權威型教養方式:接受+控制

(2)專斷型教養方式:拒絕+控制

(3)放縱型教養方式:接受+容許

(4)忽視型教養方式:拒絕+容許


20、父母教養方式對兒童的影響表現在:

(1)學業成績

(2)自我價值感

(3)心理健康


21、同伴關係在個體發展中具有成人無法替代的作用,表現在:

(1)滿足兒童多種心理需求

(2)為社會能力發展提供背景

(3)促進自我意識的發展


22、認知方式:是指學生在知覺、思維、記憶和解決問題等認知活動中所採用的習慣性方式


23、認知方式差異:

(1)場獨立型與場依存型(美國心理學家赫爾曼﹒威特金)

(2)沉思型與衝動型(傑羅姆﹒卡)

(3)整體型與系列型(英國心理學家戈登﹒帕斯克)

(4)聚合式思維與發散式思維

(5)具體型與抽象型


24、智力是指人們認識、理解客觀事物,運用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以及有效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包括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抽象概括能力、創造力等


25、認知結構的差異變量:

(1)觀念的可利用性

(2)觀念的可辨別性

(3)觀念的穩定性和清晰程度


26、學生對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種偏愛,主要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具體表現在:

(1)學生對所用感覺通道的偏好

(2)學生對學習環境的偏好

(3)對學習內容組織程度的偏好

(4)對學科選擇的偏好


27、教育工作者,必須根據學生認知差異的特點與作用,不斷改革教學,努力因材施教:

(1)應該創設適應學生認知差異的教學組織形式

(2)採用適應認知差異的教學方式,努力使教學方式個別化(3)運用適應認識差異的教學手段


28、性格是指表現在人對現實的態度及其行為方式中的比較穩定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個性心理特徵,是一種與社會相關最密切的人格特徵


29、卡特爾的人格特質理論模型分成四層:

(1)個別特質和共同特質

(2)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

(3)體質特質和環境特質

(4)動力特質、能力特質和氣質特質


30、性格差異的鑑定方式:

(1)自陳量表式測驗

(2)投射測驗

(3)情景測驗

(4)自我概念測驗


31、性格差異的教育意義:

(1)有的放矢,培養學生良好性格

(2)針對學生的不同性格進行教育

(3)掌握學生氣質和性格特點,發揮教育機制


32、特殊兒童是指由於生理、智力、感覺、社會交往方面的障礙,無法在正常教育條件下獲得學習效果而需要特殊教育措施及服務來發展其潛能的兒童


33、特殊兒童的類型:

(1)智力超常兒童

(2)智力落後兒童

(3)特定認知或學習障礙(學習困難學生、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

(4)社交和行為問題(情緒和行為障礙兒童、自閉症)

(5)生理和感覺缺陷(生理和健康損傷兒童、視覺損傷兒童、聽力喪失兒童、多種嚴重殘疾)


34、學習是由於經驗所引起的行為或思維的比較持久的變化


35、我國流行的學習分類:知識學習、技能學習、社會規範學習


36、加涅的學習結果分類: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動作技能、態度


37、奧蘇伯爾的有意義言語學習分類:有意義學習(符號表徵學習、概念學習、命題學習、概念和命題的運用、解決問題、創造)和機械學習


38、經典條件反射學習理論關於學習規律的觀點(代表人物: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

(1)刺激泛化

(2)刺激分化

(3)消退

(4)恢復


39、操作條件反射學習理論關於學習規律的觀點(斯金納)

(1)強化

(2)消退

(3)懲罰


40、操作性條件反射的教學應用——程序教學,基本原則為:

(1)小步子

(2)要求學生做出積極反應

(3)及時反饋

(4)學生自定步調

(5)低的錯誤率


41、社會學習論的觀察學習方式(班杜拉)

(1)直接的觀察學習

(2)抽象性的觀察學習

(3)創造性觀察學習


42、觀察學習的過程:

(1)注意過程

(2)保持過程

(3)運動再現過程

(4)動機過程


43、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布盧姆)

(1)掌握學習

(2)自律學習(班杜拉)(自我觀察、自我評價、自我強化)


44、布魯納認識發現學習理論的觀點:

(1)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的認知過程

(2)對兒童心理發展實質的看法

(3)重視學習過程

(4)強調形成學習結構

(5)提倡發現學習


45、建構主義的不同傾向:

(1)激進建構主義

(2)社會建構主義

(3)社會文化取向

(4)信息加工建構主義


46、建構主義學習觀的共同點:

(1)強調複雜學習環境和真實的學習任務

(2)強調社會協商和相互作用

(3)強調學生用多種方式表徵教學內容

(4)強調學生理解知識建構過程

(5)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47、建構主義學習觀包括:

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模式和創建與使用、課程設計、學生心理輔導及教師的教育等


48、教學模式:拋錨式教學模式、認識學徒教學模式、隨機進入教學、支架式教學、自上而下的教學


49、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張:

(1)心理學的研究應以正常人的心理為主要對象,著重探討人類不同於動物的一些複雜心理

(2)對人性持樂觀態度,相信人性善,且具有無限潛能,強調人人都有追求自我實現的基本動機

(3)尊重個人心理與行為的完整性

(4)理論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之間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彼此連續的,甚至有部分是重疊的

(5)尊重個體心理的差異性與獨特性


50、人本主義思想在教育上提出一些具濃厚人本色彩的教育理念

(1)在平常教學中培養健全人格

(2)推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3)培養團體精神的合作學習

(4)推崇人性中心課程

(5)提倡情感型的師生關係

教師招考教育綜合知識教育心理學原理(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