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有非常強大的火器,為何會敗於大清的冷兵器?

China玄武大陸


我大清,騎射為本。這只是一句口號。就像如今現實中許多口號一樣。

本身就是不切實際的。

紅衣大炮,有了這個大殺器。才使後金有了底氣,敢立國,自號“清”。

三順王投降後金,,三順王都是皮島毛文龍的部下。就是耿仲明(耿精忠的父親),尚可喜,孔有德,三人在山東造反,順便把孫元化火器,及火器工匠帶到後金。

從此,後金軍事力量才足以攻城略地。以前靠的都是大明叛徒出賣,打開城門。

以後,清朝一直重視紅衣大炮,及火銃的發展。到了三藩驅除韃虜,復我中華時,依舊靠先進的紅衣大炮取勝。後來幾次打葛爾丹,也是靠的紅衣大炮險勝。

大明不是敗給大清的冷兵器,依舊是敗給更先進的火器大炮!


泥封老酒


簡單的說,大明那個時代火器並不強大,大清也並非只使用冷兵器作戰,這樣說,你就明白為何明朝在軍事上並不如清朝佔多少優勢了吧。

由於現在很多明粉,一葉障目,不懂歷史,認為明朝科技火器威力領先世界,開口就是佛朗機、三眼銃等十來種彷彿非常先進火器名稱,再加上一些網文的烘托,彷彿明朝的軍隊打出橫掃世界的英帝國龍蝦兵的威力,但實際上明朝軍隊中,火器營不僅佔比不高,並且使用火器大部分還是使用普通的火繩槍和發射實心彈的大炮,先看一張關於各個時代火器威力的表格對比:

表格一目瞭然,火繩槍的威力不僅比不了長弓十字弓,而且連普通弓箭的威力也不及,更別說,明代的火繩槍精度差,還要受天氣影響等因素,唯一優勢就是射程遠,對付騎兵有奇效。這樣的武器,難道可以稱之為“非常強大的火器”嗎?

如果真是那麼牛,就不說打農民軍就那麼吃力,就是薩爾滸之戰,你武器先進,數量又多,就是戰術不利,也不至於全軍覆滅吧。

再說了,誰個告訴你清朝在打明朝,軍隊全部都是冷兵器的?清朝在是後金的時候,在遼東就繳獲了很多火器兵器,加上又有不少明將投降清朝,帶去不少火器,清朝在入關前也建立了火器營。


這個問題的誤區就在於,認為明清交際之時,熱兵器可以替代冷兵器,甚至碾壓,這個觀點顯然是不對的,因此“大明有非常強大的火器,為何會敗於大清的冷兵器?”這也是不成立的。


曹老師xixi


大家好,我是漁公子,我來回答!

說起火器,明朝末年處於十七世紀上半葉,這時人類的戰爭模式正在由冷兵器銜接至火器過渡的重要階段。

這時歐洲騎士的鎧甲能輕易地被火槍的鉛彈所洞穿,領主和國王們厚厚的城堡再也無法有效阻擋威力巨大的火炮。與此同時,那些一向以騎射稱霸一方的遊牧民族也逐漸失去了和文明對抗的能力。

這一切變化都預示著火器戰爭時代的到來,明朝在那個時期的軍隊也已經使用上了火器,說到這裡,不禁讓人產生疑問,為什麼明朝的火器軍隊沒有發揮出優勢,被清軍騎兵所逐步打敗呢?

一、明朝軍隊與歐洲軍隊在火器上的差距

歐洲1618至1848年的“宗教戰爭”,當時整個歐洲分成天主教和新教兩大集團混戰了數十年,在每次戰爭後,各國都紛紛對戰法和軍隊進行改革。

經過長期的戰爭實踐,火槍兵取代了長矛兵,歐洲軍隊開始以先集中使用火炮進行火力準備,繼而用騎兵突擊,最後由步兵擴大戰果擊敗敵軍的三段式戰法,這就是滑膛槍時代的標準戰法。

面對這種戰法,以騎射為主的軍隊再怎麼“鐵騎席捲”也只是冷兵器時代的餘輝了,在這種戰法面前無疑都成了活靶子。而這種滑膛槍的標準戰法卻不是某個軍事天才所獨創,而是火器發展到一個程度的必然產物。

也就是說,只有你的火器達到了這種程度,仗必然就會這麼打。如果火器落後於這種程度,那麼就依然是處於冷兵器時代的打法,面對騎兵自然就毫無優勢可言。

而明朝軍隊雖然火器眾多,也一直積極的研製和購買,但所使用的火器並沒有發生質變,其屬性依舊是一支冷兵器時代的軍隊。

關於明朝軍隊所使用的火器,根據記載,明朝早在嘉靖年間的時候就製造了虎蹲炮,炮筒用熟鐵製成,裝火藥十多兩,炮彈由生鐵熔鑄,彈內裝“砒硫毒藥五兩”,點火後可將炮彈打於二百步(約330米)外,暴碎傷人。

只不過明朝的火炮機動性實在太差,無論是虎蹲炮、佛朗機銃還是後來的紅衣大炮,它們的機動性都很差。虎蹲炮雖然不大,但發射前需要用大鐵釘在地上,紅衣大炮本身就是葡萄牙人的艦炮,重達千斤,只適用於守城。

反觀西方的大炮,口徑適當,用馬匹牽引,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集中形成炮兵陣地,雖然明軍也有馬拉炮車,但車上的火炮威力太小。

並且火炮最重要的是具備相當的火控能力,具體點說就是銃規、銃尺和矩度等儀器的使用以及裝填藥技巧的掌握。

在這一點上,明朝和西方的差距很大,在崇禎初年,明軍對紅衣大炮的仿製已經進入到了量產的階段,然而西方利用儀器來提升火炮瞄準精密度的操作方法,卻一直是當時許多明軍炮手的盲點,他們發炮全憑經驗。

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是,當時在中國並沒有彈藥相稱的概念,徐光啟在鑄炮的時候,崇禎帝曾下旨要他在實驗的時候裝填更多的彈藥,看能不能增強威力。崇禎四、五年間吳橋之變的時候,明朝守軍就因為裝填的藥過多,結果炸膛,導致多名炮手傷亡。

而十六世紀的歐洲火炮製造者,在銃規上刻有相應的比例尺,以此讓炮手不需要進行復雜的計算,就可簡便地估計裝藥量。

通過上方內容,可以看出明軍雖然裝備了火器,但和歐洲軍隊的火器相比較,差距太遠,所以也就無法像歐洲軍隊那樣去碾壓騎兵部隊。

二、重視火器使用的清軍

很多人都認為清軍與明軍作戰的時候,是全靠騎兵衝鋒陷陣的冷兵器作戰模式。其實不然,在後金時代,清軍就表現出了對火器發展使用的強烈興趣,對火器技術的興趣以及接受使用的興趣很高。

在1621年,清軍攻打瀋陽時還沒有可攻城的火器,吃了不少虧。同年攻打遼陽就用了從明軍手中繳獲的炮,因為好用,所以在1622年時已經開始自制火炮。

清軍對火炮裝備的規定是:管四千人的漢官准備大炮五門,長炮八十門,管三千人的準備大炮八門,長炮五十四門;管二千人的準備大炮五門,長炮四十門。

在1623年出征蒙古昂阿貝勒,炮隊已經完備,可以隨隊出征,可見炮架的事情已經得到解決。因此自遼陽之戰後,明軍火炮優勢盡失,明軍能造的所有類型火器,後金已經全部可以掌握自制。

後來明朝不得不引進紅衣大炮,1626年,清軍首次遭遇紅衣大炮,由於射程與威力相差太遠,導致清軍炮兵部隊無法發揮威力,明軍的紅衣大炮又架在城牆上,無法繳獲,因此無法仿造。

導致皇太極在1627年攻打寧遠時,再度遭遇失敗,他仍不知紅衣大炮的底細。

然而在1630年,清軍意外獲得一門紅衣大炮,皇太極立即張榜懸賞,前後徵得十七名鑄炮能手,各種手段參照這門紅衣大炮進行仿製。

在1631年正月初八,清軍的第一門紅衣大炮問世,被命名為“天佑助威大將軍”,至此,清軍的火器方面並不弱於明軍,後期甚至強過明軍不少。

所以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是大明有非常強大的火器,敗給了大清的冷兵器,而是本身就沒有太多優勢,或者說根本無力壓制住清軍,從根本上講,雙方都是處於冷兵器戰爭模式的較量,那麼清軍的騎兵自然就更具優勢了。


漁公子讀史


其實大明朝並沒有什麼非常強大的火器,現在很多人認為明軍火器很先進,其實是錯誤的,那個時期火槍在與弓箭的對抗中,是並不佔優勢的,我們先來看看明軍大量裝備的火器類型。

鳥銃,就是西方稱的火繩槍,先由葡萄牙人傳入日本,又傳入中國。鳥銃威力很大,大概80米左右,可以擊穿鐵甲使敵人失去戰鬥力,但缺點一是射速慢,一個訓練有素的士兵,一分鐘能打一次就很不錯了,二是毫無準頭,除非抵著敵人胸膛開火,否則彈丸不知道會飛到那兒去,所以歐洲人發明了排隊槍斃戰術,走到幾乎是面對面的距離,才一起開火,靠一片彈幕來殺傷敵人。而明軍為什麼不行呢?一是明軍實行的是家丁制,將領私養的家丁裝備精良,戰鬥力強,而普通士兵缺糧少餉,戰鬥力極差,所以不可能有嚴格的紀律性來實現排隊槍斃戰術,往往是火槍手看見敵人就亂放一氣,看著熱鬧其實毫無用處。二是火繩槍是用火繩先點燃引藥,引藥再點燃槍膛內的火藥,結構如圖一,而明軍與清軍作戰都在北方,小冰河時期乾旱多風,作戰時很容易把引藥池內火藥颳走,造成啞火率特別高,所以明軍不愛使用,反而更願意使用三眼銃。

三眼銃,三眼銃沒有啞火的問題,缺點是由於銃管短,射程不遠,有限殺傷射程只有30米左右,這個距離早就被善於騎射的八旗兵射死了,所以明軍更多的是把它當成大錘來使用,還在銃身上加上尖刺,當成狼牙棒用,死於三眼銃下的敵人估計大都是被砸死的,後來三眼銃還在農村使用,但只是當成婚慶儀式的禮炮來用了。

再來說說炮,首先就是虎蹲炮,被稱為現代迫擊炮的鼻祖,虎蹲炮輕便,兩個人就能抬走,明軍中大量裝備,發射霰彈大面積殺傷敵人,但缺點同樣是射程太近,有效殺傷距離大概也是30米,對付靠人海戰術,戰鬥力極差的農民軍是非常適合的,但對付機動性強,精於騎射的八旗軍,還沒等到開炮距離,就死在八旗兵的箭下了。

佛朗機炮,佛朗機炮是有主銃和若干個子銃組成,類似於左輪手槍那樣,明軍的車營大量裝備。優點是射速快,散熱好不易炸膛,缺點一是射程太近,由於不是一根整體炮管,氣密性不好,一般射程是200_250米,第二是對炮手要求高,戰場上面對敵人逼近,炮手必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更換子銃時必須對的嚴絲合縫,不然會造成火藥燃燒時氣體洩漏,不但炮彈射不遠,氣體洩漏還會燙傷炮手,而明軍大都缺乏訓練,戰場上手忙腳亂,往往是面對清軍騎兵高速衝鋒,只能發射一炮,然後敵人就衝到眼前了。

紅夷大炮,不得不說,明軍的主要火器中,紅夷大炮是最具有威力的,據考證明軍使用的紅夷大炮,是英國早期加農炮,而且是艦炮。是葡萄牙人打撈英國沉船賣給明朝的。後明朝自己仿製。袁崇煥兩次寧遠大捷就是靠它,射程遠,威力強,當時清兵哀嘆,一炮糜爛十里,雖然十里有點誇張,但5裡左右應該是有的,要知道過去兩軍對壘,雙方大概相距500米列陣,紅夷大炮一炮過去,能輕易穿透敵人的陣型。過去用的都是實心彈,一顆鐵球穿陣而過,留下一片殘肢斷臂。但缺點是過於沉重,據考證有兩噸重,大都只能用來守城而無法野戰,後來孔有德降清,帶走了一整支火炮部隊,清軍得到後用它來攻城,集中紅夷大炮持續轟擊城牆,一下改變了清軍野戰強,攻城弱的局面。

所以,明軍主要使用的火器,大都中看不中用,在與弓箭等冷兵器對抗中,並不佔上風。至於網上說什麼明軍其它的先進武器,什麼地雷啊,開花彈啊,在當時並不實用,因為那時使用的是黑火藥,威力不大,試想,如果我們現在身穿古人的盔甲,腳下有一大捆二踢腳或者大炮仗炸響,除了被嚇一跳以外,造成的身體傷害是很小的。


翡翠鑑賞風


明朝中期,明朝的中興名臣張居正去世後,朝綱逐漸敗壞,官員腐敗,國家實力下降,軍隊喝兵血,士兵的軍餉都發不出來,基本的武器裝備尚且不能及時發放,更不會投入金錢去生產火器了。

當時有一種知名的火器叫做魯密銃,在當時算得上頂尖的遠程武器,萬曆皇帝見識過此物的厲害親自下令批量生產。正所謂“政令不出紫禁城”,到了下邊各個部門互相之間各自有自己的小算盤,最後終究是無法生產,只能不了了之。

國家的衰敗,同樣導致了軍隊訓練跟不上,上邊但凡給點好處,幾個長官輪番“扒皮兒”,到了士兵手裡往往連最基本的裝備都無法保證,最後軍官無心帶兵,士兵無心訓練,導致戰鬥力大打折扣。真正上了戰場,這些人最終都成了炮灰,武器也發揮不出實力。

清軍當時恰好相反,清軍鬥志昂揚,打不堪一擊的明軍真是手到擒來,繳獲了大量的明軍武器,當然也包括火器。清軍得到明朝的火器後,如獲至寶大量仿製,加上清軍紀律嚴明、訓練有素,很快便組建了一支強大的火器部隊。

公元1621年,天啟元年,清軍攻打遼陽。八旗軍火器部隊700人,明軍火器部隊1000人,交戰過後,明軍只活了7個人。

此時正是清朝蒸蒸日上的時期,而明朝正日薄西山。後來,清軍乘勝追擊又從澳門引進紅夷大炮,明軍則更加不堪一擊。

明崇禎年間,崇禎皇帝決定在登州建廠自主生產紅夷大炮,不幸的是登州後來發生兵變,巡撫孫元化精通火器,但是兵變孫元化作為巡撫難辭其咎,而崇禎帝是一個要求官員近乎變態的人,處死孫元化,等於明朝又自斷一臂。

此消彼長,清軍越來越強,明軍越來越弱。皇太極登基後,大規模組建火炮部隊,大大提高攻城效率,所到之處攻無不克。


歪思小匠


首先大明的火器並不強大,其次大清的火器並不亞於大明。

大明的火槍尚不能擊穿敵人的鎧甲,殺傷力有限。

自從孫元化訓練的新軍投降清朝後,清軍的火器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從此,明軍的火器優勢不再。

小冰河天災,致使農業歉收,政府無力救災,致使流民遍地,流民變流寇,沉重的打擊了明朝的統治,牽制了明朝的國力,削耗了明朝的大量資源。

鼠疫被山西到內蒙墾荒的農民帶回之後,華北皆為疫區,進一步削弱了明朝的國力與軍力。

明朝在西南地區的改土歸流,造成了當地土司反抗政府,常年與明軍作戰,牽制了明朝的軍力,削耗了明朝大量資源。

崇禎時藩王達二十萬人,這些人對國家沒有任何貢獻,還要吃掉國家20%以上的財政收入,並且佔據大量良田,還欺壓百姓。

崇禎十七歲登基,本來是做為王爺來培養的,忽得大位,不懂帝王之術在於平衡,一上臺便搬倒魏忠賢,自毀長城,又重用東林黨,自取滅亡。急功近利,急於求成,限期破敵,丟一城而殺一將,多少忠臣名將因此隕落。

大明滅亡,崇禎要負一半責任。

兩線作戰,乃兵家之大忌,明軍三線作戰,焉能不敗?

明軍戰鬥力其實不弱,這從投降清軍之後的表現可以看出。

明軍裝備陳舊老化,常年吃不飽,欠響成常態,甚至欠十幾年的都有,許多士兵用兵器換取食物,這樣的軍隊,還有什麼戰鬥力可言。

明朝亡於李自成,南明亡於清朝。

清軍入主中原,有運氣的成份。明朝不是亡於清朝,而是亡於自己。



當代曹植


眾所周知,明朝末年是一個內憂外患的時期,內有李自成,外面有金人。所以對當時的大明充滿了威脅。


單單從明朝的稅收我們就可以看出來,當時的明朝已經入不敷出了,就連發軍餉的錢都沒有,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你是一個士兵,在一個吃不飽穿不暖的時期,你還會有戰鬥的想法嗎?




雖然明朝有強大的火器,有著200萬的軍隊,可是在遼東戰役中,又一次大大加重了稅收,百姓苦不堪言,這個時候,李自成揭竿起義,在這樣內憂外患的情況下,縱然你有千軍萬馬有強大火器也無力迴天。

我是Hai子君,想要知道更多可以關注私信我,謝謝。


Hai子君


說大明有非常強大的火器,這是不準確的。因為相對於西歐、奧斯曼、日本、沙俄這些國家,大明的火器其實已經落後了。從明朝仿製紅夷大炮、日本鳥槍就可以看出來。

初期,大明的火器的確比女真的火器先進,裝備率高,但是在野戰中對陣八旗並無絕對優勢。只是在守城戰之中能憑藉城牆掩護取得戰爭勝利。加之大明中晚期政治腐敗,各級官員層層盤剝,到各衛所士兵身上,已經所剩無幾。而且兵器普遍粗製濫造。戚繼光就曾在《練兵實紀》中吐槽:“今我之盔甲,外面新表可觀,內裡鐵葉,一片數個眼,鏽爛惟存鐵形,還是好的,其空落如篩子一般,敵射可透,刀砍可破,是盔甲也不如他”。

這樣的明軍面對剛剛崛起的八旗軍,處處被動,根本不敢硬碰硬。有時甚至直接不戰而降。再加上後期女真人仿製出了紅衣大炮之後,明朝的城牆優勢也不復存在。滅亡就只是遲早的事兒了。





冥海巨魚


不知道是電視劇的緣故還是什麼原因,許多人對明清的認知有一個明顯的誤區:那就是明朝的火器很強大,而清朝軍隊都是冷兵器。但實際情況並不是如此,從史料來看,明朝的火器從質量、實用效果、裝備率來看都很差勁,相反的是滿洲統治者卻極善於取長補短,清軍(後金軍)對火器的使用在皇太極時期就已經超越明朝,火器(紅衣大炮)在清軍統一全國的過程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附圖,清軍士兵的典型裝備(鴉片戰爭前)

明朝的火器與發展

火藥武器的誕生與發展

火器的出現與火藥的發現密切相關,學術界普遍認為火藥出現於7世紀的中國唐朝,它是道家術士們在煉製長生不老藥時得到的副產品,火藥出現後隨之應用於娛樂和軍事,最早的火藥武器則出現在唐末。

公元904年,唐末軍閥楊行密圍攻豫章(今江西南昌),其軍“發機飛火,燒龍沙門,率壯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體”,這是火藥最早用於軍事的記錄。進入五代以後,火藥武器得到持續發展和應用,而最原始的管型射擊火器-突火槍(竹製)則在南宋時期出現。 伴隨著蒙古人的崛起,火藥在13世紀傳到阿拉伯地區,隨後再傳到歐洲。蒙古人的另一大貢獻是將突火槍改為金屬鑄造,即火銃,火藥武器的威力隨之大幅提升。

15~17世紀時,歐洲的火藥武器得到極大的發展,其技術逐漸超越當時的中國。中國的明朝在朱棣之後走向閉關自守,火藥武器沒有大的革新,在明朝中期時已經完全落後於西方。



附圖,火繩槍

歐洲火器的傳入與明朝火器的發展

在明代,火器被稱為神機,在戰爭中得到較為廣泛的使用,明軍還為此組建了專門的火器部隊——神機營,但長期的自我孤立使得明朝的火器發展較慢。16世紀初,歐洲殖民者到達東方,他們帶來了許多先進技術,其中最為典型的是火繩槍與紅夷大炮。

嘉靖二年(1523),明朝軍隊在西草灣戰役中繳獲葡萄牙人的鳥銃(火繩槍);嘉靖二十七年(1548),明軍收復被海盜集團王直佔據的雙嶼(今浙江省鄞縣東南海),亦繳獲部分鳥銃,有見識的明朝官員開始仿製。相較於傳統的中國火器,從葡萄牙傳來的鳥銃:“後有照門,前有照星,機發彈出,兩手不動,對準毫釐,命中方寸,兼之筒長氣聚,更能致遠摧堅。”(明,趙士禎,《神器譜》),傳統的火器逐漸被淘汰。但明朝腐敗的官僚體系嚴重阻礙了明軍火器的發展,這導致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日本人在火器技術上一度領先中國。

趙士楨,《神器譜》,卷一:“……調集人馬十有餘萬,附以朝鮮土著,何止三十餘萬。倭奴止以飛巒島鳥銃手三千憑為前驅,懸軍深入,不勞餘力,抗我兩國。我以兩國全力,不能制倭死命。焱馳電擊而前,從容振旅而退,不但諸酋盡全首領,至於倭眾亦覺無多損失。”

戚繼光,《練兵實紀》,卷五-軍器制解:“……以上之外,有火磚,一窩鋒,地雷,千里炮,神槍等,百十名色,皆不切於守戰,故不備,今皆一切禁之。以節靡費,惟有子母炮,尚屬可用,未當終棄,亦一奇品也。”



附圖,《火龍經》中的明朝鳥銃隊

在明清交替之際,從歐洲傳來的紅夷大炮扮演著想當重要的作用,這是歐洲在16世紀製造的一種火炮,由葡萄牙人引入中國。天啟六年(1626年),明軍在寧遠之戰中首度擊敗後金軍,袁崇煥所倚仗的正是紅夷大炮。但一件先進的武器終究不能挽救一個爛到根子裡的王朝,紅夷大炮反而在滿清的手中得到最大化的使用。

清朝火器的發展與使用

滿洲族起源於東北,是世代以漁獵為生的民族,因此後金軍隊在早期以冷兵器為主。在與明朝的戰爭中,後金軍隊逐漸引入火器,在紅夷大炮大顯神威之後,後金對此更加重視。

天聰四年(1631年),後金軍隊在永平之戰中俘獲明朝的火器專家王天相,皇太極命其鑄造紅衣大炮,並始編漢軍一旗,命名為“重軍,(滿語為烏超真哈)”,由額駙佟養性率領。這是後金火炮部隊之始,後金的火器在質量上迅速超過明朝,並開始主導戰場。



附圖,清軍陣列

崇禎十二年(1639年),明清發生松錦之戰,清軍憑藉六十門自制的紅衣大炮連破明軍據守的塔山、杏山二城,最終消滅了明軍。順治元年(1645年)十二月,李自成的大順軍在潼關列陣迎戰剛入關的清軍,清軍因主力及大炮尚未到達而堅守不戰,次年正月,清軍在紅衣大炮到達後發動進攻並重創大順軍。在消滅南明等的過程中,清軍正是依靠紅衣大炮攻克揚州、金華、廣州等堅城。

《清太宗實錄》:“至紅衣大炮,我國創制後攜載攻城自此始(指大淩河之役)……成厥功者,皆因上創紅夷大將軍故也。自此,凡遇行軍,必攜紅衣大將軍炮”。

入關後,清朝更加重視火器,滿清統治者任用傳教士與火器專家研製了大量火炮,如僅南懷仁在1647年-1689年間就為清政府改進並製造了566門火炮。在與明鄭、沙俄、準噶爾等的交戰中,清軍的火器水平得以大幅提升,火繩槍正式成為制式裝備,根據史料記載,乾隆時期清軍火器的裝備率超過60%。然而隨著乾隆以後戰事漸少,清軍的火器更新陷入停滯,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鴉片戰爭前夕。



附圖,清朝早期的火炮

總結一下:縱向比較,清朝的火器較明朝有很大進步;橫向比較,清朝的火器則遠遠落後於歐洲。因此以後不要再說明朝的火器裝備強於清朝。

歡迎交流與討論!求贊加關注!


我沒忘記home


這裡有一個誤區,擁有眾多火器的明朝,與之對立的大清是否只有冷兵器呢?

在清人人關之前仍處於遊牧經濟時代,擅長騎射,並不會製造和使用火器,與大清交戰多次因大清的火器而大敗。1626年初,後金首領努爾哈赤御駕親征,卻被袁崇煥用紅衣大炮重創,並受重傷,於同年去世,后皇太極即位後,吸取寧遠大戰的教訓,大力發展火器,引入紅衣大炮。1631年正月,紅衣大將軍炮製造成功,《清太宗實錄》說,“先是我國未備火器,造炮自此始。”於同年的淩河之戰投入實戰。“大淩河克成厥功者,皆因上創造紅衣大將軍炮故也,自此凡遇行軍,必攜紅衣大將軍炮雲。”經過此役交戰之後,大清火器與明朝火器差距縮小。

我們再來看看後金軍隊作戰能力。

1.後金作為遊牧民族,擅長野戰。而明朝野戰能力卻停滯不前。在松錦之戰中,洪承疇率九邊精銳和陝西秦兵,合營訓練近半年之久,然而在作戰中,盡國力打造的九邊精銳遠弱於清軍,幾次交戰之後損傷慘重。至於騎兵突擊能力,與遊牧出身的清軍相比更弱,被困的明軍,多次組織兵馬想突圍出去,但都失敗了,總兵邱民仰等被殺於陣中。從上述可以看出,清軍和明軍最精銳的主力兵團作戰時處於優勢。

2. 清軍攻城能力也很強。1643年9月,濟爾哈朗稱:“二十四日薄暮移軍城北,填平壕塹,以雲梯,挨牌,及紅衣炮急攻之,至二十五日城頹,敵不能支遂奔潰,我軍隨拔其城。”“周視戰壘,立營柵,是夕,運挨牌雲梯,紅衣炮於城西,自亥刻發炮攻之。十月初一日午刻拔其城。”這兩句分別敘述了,不同時間清軍攻城之快的情況。

無論是野戰,還是攻城戰,清軍的步騎炮三兵種協同作戰的能力已達最高水準。

拋開明末軍隊腐敗不說,明朝守關軍隊是九邊精銳、關寧禁旅及各邊、各地抽調的精銳,還有合營訓練的大兵團,也正因為是這樣的一群精銳之師,在清明兩方經過多次的交戰,大清仿照對手火器和作戰方式,不斷吸取經驗教訓,建立了高效的炮兵,以及步騎炮協同作戰更是升級了作戰能力。

綜合以上分析,大明的軍敗於大清軍隊也是情理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