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

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一個“分”字道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明史·厲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

春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長、陰陽平分(兩極除外),太陽直射點逐漸北移,北半球陽氣逐漸上升。

春夏之季,陽氣發動帶動萬物的生長。所謂,“卯者,冒也”。春分恰恰是陽氣冒出地面的時候,植物也隨之破土出苗;驚蟄剛剛醒來的蟲子們,在經歷了半個月的“賴床”之後,也終於要爬出“被窩”了。

震卦,取象為雷,一陽在下,兩陰在上,象徵著一陽冒出地面的時節。而十二消息卦中,仲春之月的卦是大壯卦,上震下乾,為天上鳴雷之意,其亦遵循以“中氣”為表徵的原則。

所以,《禮記·月令》中也說,“是月也,安萌芽……是月也,玄鳥至……是月也,日夜分,雷乃發聲,始電,蟄蟲鹹動,啟戶始出。”

震卦,表一年之春分,亦表一日之旦。它代表著日之東昇,陽之初冒,所以,在春分有祭日的習俗。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節氣物候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中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

一候元鳥至。“元鳥”即“似曾相識燕歸來”的燕子,它春分而來,從南方飛來,秋分而去,“燕來還識舊巢泥”。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二候雷乃發聲。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併發出閃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陰陽相薄為雷,至此四陽漸盛,猶有陰焉,則相薄,乃發聲矣。”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三候始電。“雷乃發聲天際頭,閃閃雲開始見電。”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節氣習俗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01

春分豎蛋

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春分成了豎蛋遊戲的最佳時光,故有“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02

吃春菜

古人講:不時,不食。食物的氣味只有在生長成熟與節氣符合時,才能得天地之精氣。

此時應季節的食物,如:薺菜、萵筍、豆芽、香椿、草莓、青梅等。

春分是春菜生長成熟的季節。“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日,人們都會去田野裡採摘春菜。採回的春菜做成湯菜,稱為“春湯”。民間相傳:“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更多相關閱讀:北方野菜圖鑑:野菜要認清才能吃哦,一飽“嘴”福可不簡單

03

送春牛

春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春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春牛圖”。

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春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春”,說春人便叫“春官”。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04

粘雀子嘴

春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05

祭日

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禮記》:“祭日於壇。”孔穎達春分疏:“謂春分也”。此俗歷代相傳。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春分前後,宮中祠廟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於是日致祭宗祠。

明、清兩代,日壇坐落在北京朝陽門外東南日壇路東,又叫朝日壇。它是皇帝在春分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陽)的地方。朝日定在春分的正卯時,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親自祭祀,其餘的年歲由官員代祭。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06

春祭

二月春分,開始掃墓祭祖,也叫春祭。

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春分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然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區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一些時候開始,最遲清明要掃完。各地有一種說法,謂清明後墓門就關閉,祖先英靈就受用不到了。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節氣養生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行,以使志生”——《黃帝內經》

春分時節,天氣雖已日漸暖和,但晝夜溫差較大,而且仍不時有寒流侵襲,稍不注意,很容易著涼感冒。在此時節,應該如何養生呢?

01

沐浴春陽

如何沐浴春陽?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楊力提醒大家,有兩個要點:第一個是曬背,第二個是曬頭頂

人的背部皮下蘊藏著大量的免疫細胞,通過曬太陽可以激活這些免疫細胞,達到疏通經絡、流暢氣血、調和臟腑、祛寒止痛的目的。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人的頭頂有百會穴,曬春陽時摘下帽子,讓陽光從頭頂的百會穴進入人體,有助通暢百脈、調補陽氣。曬背和曬百會結合起來效果最好,能去百毒。

建議每天在陽光下照射30分鐘,促進維生素D合成,有助於骨骼健康。

02

春捂秋凍,添衣防寒

寒已經逝去,天氣漸暖,但時不時還會有寒流侵襲,春天多風邪,諺雲:“避風如避箭,避色如避亂,加減逐時衣,少餐申後飯”。

外出時,應注意及時增減衣物,熱時減,涼時穿,避免穿多汗出受風,又不能穿少著涼受寒。在春分時節宜適當運動,如可以在院子裡散散步等。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03

多梳頭,通血脈

嵇康《養生論》載:“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

隋代名醫巢元方認為,梳頭有通暢血脈、祛風散溼、使頭髮烏黑亮麗之作用。春分後尤其適合梳頭養生。因為春分時節是大自然陽氣萌生、升發之時。人體的陽氣也順應自然,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表現為毛孔逐漸舒張,循環系統功能加強,代謝旺盛,生長迅速。

趁著大自然陽氣和體內陽氣開始升發之時,多梳頭以刺激頭部諸多經穴,能讓體內陽氣升發舒暢,可以疏通經絡氣血,起到滋養和堅固頭髮、健腦聰耳、散風明目、防治頭痛的作用。

益品好物推薦:黃銅梳子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戳我帶走黃銅梳子

04

春分坐功圖勢

每日醜寅時,伸手回頭,左右挩引各六七度,叩齒六六(36次),吐納漱咽三三(9次)。

治病:胸臆肩背經絡虛勞邪毒,齒痛、頸腫、寒慄、熱腫、耳聾耳鳴、耳後肩臑肘臂外背痛、氣滿、皮膚殻殻然堅而不痛、瘙癢。

——《遵生八箋》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春分詩歌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春分前一日 其四

宋 韓淲

柳已綠可愛,溪風更搖之。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常年二三月,醉眼不自持。

摩挲此瞢騰,老去今其時。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登鵝湖妙峰亭次韻

宋 劉子翬

偶向妙峰亭上望,一襟寒色近春分。

晴風吹放天全露,吹盡江南江北雲。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寒雨

明-林光

斜斜細雨北風吹,正值春分節近時。

綠草貪生偏自得,只愁紅紫損花枝。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蝶戀花

宋 葛勝仲

已過春分春欲去。

千炬花間,作意留春住。

一曲清歌無誤顧。繞樑餘韻歸何處。

盡日勸春春不語。

紅氣蒸霞,且看桃千樹。

才子霏談更五鼓。剩看走筆揮風雨。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春分偶飲成醉兀兀坐睡覺而殘月在窗矣

宋 舒嶽祥

酒熟還成飲,花香忽過牆。

近燈人影大,斜月樹身長。

陰洞龍藏雨,春苗麝養香。

閒吟誰與語,醉倚一胡床。

春分 | 人居春氣中,安知物熙熙


國樂經典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