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河現代農業產業園55家新型農業主體全部復工復產

專家遠程指導村民返崗助銷

“我們產業園核心區的55家新型農業主體已實現全部復工復產。”日前,記者從永河現代農業產業園瞭解到,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產業園已實現100%復工復產復耕。

永河現代農業產業園採用“大園區、大業主”的模式,通過政府搭臺,龍頭企業帶動,打造“綠色經濟、種養循環、三產互動”的現代農業園區,是我市重點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在疫情防控期間,產業園內農業主體主要遇到了農資進不來、工人出不去、農業專家回不來、農產品出不去的狀況。”永河現代農業產業協會秘書長馮耀文介紹說,面對難題,各個農業主體不等不靠,積極發揮自身優勢,通過線上請專家、線下找工人,儘可能減少疫情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把失去的春光奪回來。

村民返崗助力生產 2萬斤魚賣出去了

“今天終於把魚賣出去了。”3月6日,遂寧市鶴林水鄉專業種養殖合作社負責人張羅終於鬆了一口氣,銷售商進來了、村民返崗了,春節以來第一批2萬斤魚終於出貨了。

春節,是魚產品的消費旺季,張羅原計劃要大賣一場。據其介紹,春節前夕基地就收到了10餘萬斤的市場訂單。但受疫情影響,訂單隻能擱置。

“工人無法返崗是訂單擱置的主要原因。”張羅告訴記者,根據疫情防控要求,要儘量避免人員聚集,而打魚需要工人合力協作,同時,由於很多工人無法出門,只能看著大好的商機流失。

遠處工人回不來,就找近處的村民。前幾日,張羅在村裡尋找符合條件的村民返崗。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在本村找到了6位村民願意幫助其打魚,彌補春節訂單損失。

“現在順暢了,銷售不愁了。”張羅說,這批魚賣出後將加快後期銷售,儘快清理魚塘,不影響後期新魚苗的下塘。

農業專家線上指導400畝果苗順利施肥

“鄧老師,到施春肥的時候了,怎麼辦?”2月9日,看著地裡開始打花骨朵的果樹,遂寧市鑫合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姚新兵焦急地向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果樹研究中心主任鄧家林發出求助。

受疫情影響,本來計劃實地指導的農業專家只能轉戰“線上”,與姚新兵來了個田間地頭遠程指導施肥。

施春肥看似簡單,然而對於新果苗來說,施多少、怎麼施必須精準到每一畝上。“2月20前,完成桃樹灌水,然後,給桃樹、梨樹施肥。”看著姚新兵從基地現場發回的圖片,鄧家林立即在線上作出精準施肥指導,梨樹畝施肥量:水400公斤+46%尿素5公斤+53%的磷酸一銨(10-43-0)3公斤+50%硫酸鉀2公斤。

就這樣,姚新兵從地頭髮回圖片,鄧家林遠程在線上指導,伴隨著一條又一條的交流信息,基地裡的400畝果樹也一一補上了“營養”。(全媒體記者 陳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