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名病人治癒出院,武漢紅十字會醫院重症病區“關門大吉”南充援助醫生:“疫情不滅,我們不言成功”

  3月18日晚上7點,武漢前線再傳捷報———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該院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丁雪峰所戰鬥的武漢紅十字會醫院9樓重症病區最後一名病人治癒出院。至此,丁雪峰長舒心中一口氣,不能掩飾內心的激動。“疫情不滅,我們不言放棄。”他表示將站好最後一班崗,奪取最後的勝利。

最後一名病人治癒出院,武漢紅十字會醫院重症病區“關門大吉”南充援助醫生:“疫情不滅,我們不言成功”

圖為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20名“白衣戰士”在送別儀式現場

重症病區 醫護和病人的“生死戰場”

1月25日,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第一批醫療隊飛赴武漢,26日進駐武漢紅十字會醫院6樓病區。從這個時候開始,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丁雪峰打響了他救治新冠肺炎重症病人54天的“生死”戰役。
  武漢紅十字會醫院6樓有2個病區,90張床位。丁雪峰與醫療組長一起負責30個床位病人的診治,每日除管理自己床位病人外,同時還要參與整層樓兩個病區危重症病人的救治。
  一天深夜,丁雪峰緊急會診另一病區的一名病危病人:慢性腎衰竭、心率持續在30次/分左右,第一反應其為“高鉀血癥”。他一邊協助完善相關檢查和就地指導搶救,一邊聯繫醫院領導和血液透析醫護人員,前後往返兩個病區十餘趟,克服多重困難,成功挽回了病人生命。凌晨4時許下班後,他繼續參與病人搶救,成功穩定病情進行透析後,他才離開,回到休息駐地已是早晨7點多。
  在危重症病人救治中,還面臨其他的困難和危險。為了救治患者,丁雪峰與護理隊員一起,每班都會搬運50多公斤重的氧氣鋼瓶進病房,一個氧氣瓶搬下來,全身都是汗水。搶救時總少不了氣管插管、中心靜脈置管等,丁雪峰和戰友需要與病人更近距離接觸和有創操作,職業暴露的風險極大,但他們從未後退,始終利用自身的專業技能,戰勝重重危險困難,不斷搶救每一名病人於危急之中。


病區“關門” 結下深厚戰地情

在生死懸於一線的重症病區,丁雪峰與武漢紅十字會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及來自宜賓、瀘州、廣元、河北、上海、北京、陝西的戰友並肩作戰,頑強地與病毒抗爭,結下深厚的戰地情誼。
  2月1日起,受四川省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指派,丁雪峰加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症團隊,參與武漢紅十字會醫院9樓重症病區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工作。憑著過硬的專業技能,丁雪峰與華西醫院的戰友擬定病人診療計劃,共同建立重症及危重症病人精細化管理方案,避免重症發展到危重症,盡最大努力挽救生命。不論白天、黑夜,只要人在醫院,丁雪峰都會在下班後細心檢查一遍病區的重症病人,適時調整治療方案。
  3月18日晚上7點,在醫護人員嘔心瀝血、殫精竭慮的搶救下,武漢紅十字會醫院9樓重症病區最後一名病人治癒出院,9樓重症病區“關門大吉”。
  “病區關門是生命之門的開啟。”細細整理陪伴自己54天的辦公桌,丁雪峰說,武漢紅十字會醫院9樓重症病區“關門”後,他和戰友們原地休整待命,“但疫情不滅,我們不言成功,站好最後一班崗,奪取最後的勝利!”(來源:南充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