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賣身自救!中小房企打響“淘汰賽”

裁員、賣身自救!中小房企打響“淘汰賽”

儘管各地為房企“減負”政策頻出,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房地產行業仍然被迫迎來了新一輪“洗牌”。

據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2020年初至今,全國已有超過百家房企宣告破產,有時一天就會有好幾家房企“消失”,大多為二三線城市裡的中小型開發企業。

另一方面,“融資集中”趨勢更為明顯,資本市場更青睞評級高的大型房企或品牌房企,中小房企很難從新一輪的融資潮中分得一杯羹。一名外資銀行從業人員也告訴記者,房地產企業並不在此次降低利率的中小微企業名單中。

連日來,《中國經營報》記者聯繫到20多名已破產或進入破產程序的企業負責人或管理人,其中有5人接受了採訪。虧損嚴重、投資不足、資金鍊斷裂,是他們就企業破產提及頻率最高的3個原因。

“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甚至是大魚吃大魚。”同策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認為,未來樓市將有新一輪的洗牌。

或迎新一輪洗牌

“疫情之後,我們預判今年全年的商品房銷售額規模、銷售面積可能會下降7~8個百分點。”中指院杭州分院副院長高院生告訴記者,銷售大規模回落帶來的損失,可能更多的還是落在中小企業頭上。

寧國市長福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福置業”)位於寧國市港口鎮五磁村,目前已經進入破產程序。據天眼查信息顯示,長福置業的經營範圍為房地產開發、銷售,註冊資本僅為2000萬元,是一家典型的地方小型房企。

突如其來的疫情令長福置業原定於3月13日召開的第一次債權人會議推遲至4月24日。

“我們做的是一個政府回遷房項目,只有一部分是自己開發的,而且是中途加入的。”長福置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個項目在開發區還比較特殊,他們剛進駐時,工地裡什麼也沒有。

“政府當初允諾幾年內能達到的招商規模,與實際情況相差甚大,時間又拖了太久,公司資金、項目完成度等各方面都不是很好,結果肯定是虧損的。”上述負責人進一步向記者解釋虧損原因。

同樣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的還有日照市潤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泰地產”)。天眼查信息顯示,潤泰地產成立於2010年7月,主要經營範圍為房地產、商品房、沿街房、住宅樓的開發、租賃、銷售等。註冊資本也不過3000萬元。

潤泰地產管理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瀕臨破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資金鍊斷裂,但目前還在處理過程中,結果尚不可知。另一家進入破產程序的房企管理人也表示,公司是因為投資不足、資金斷裂才導致現狀。

2月28日,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民法院公告稱,於2019年9月24日、10月11日、10月22日相繼受理寶世達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濟南寶世達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等5家相關公司的重整申請。

3月2日,寶世達集團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正在進行重組,地產板塊被放棄了,現在已經沒有人了。”

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認為,此次行業洗牌將會較為徹底,區域性中小房企的很多份額可能就沒有了。“想進入房地產市場很難,但是被吃掉很容易。”

融資困境

據華泰證券數據,2月,在短融中票的帶動下,境內發債規模363億元,同比上升50%,終結同比“5連降”;而境外債,相較1月的高峰開始回落,但1~2月累計發行1523億元,同比提高3%,已佔去年總髮行量的28%。

與此同時,“融資集中”趨勢進一步強化。華泰證券研報分析稱,高評級地產債明顯更受資金追捧,發行佔比躍升。1~2月,AAA地產債發行420億元,佔境內地產債發行規模的64%,去年全年為45%;AA+地產債發行152億元,佔比23%,去年為34%;AA地產債發行85億元,佔比12%,去年為21%。

相較之下,中小企業融資空間被大大壓縮。錦藝集團就是其中的代表。

財報顯示,截至去年6月,錦藝集團借貸融資額度8.99億元已全部動用,還與5名獨立第三方安排6筆共約4430港元的債券。但從2019年下半年至今,集團還未有新的融資記錄。

大唐地產資金層面也尤為緊張。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大唐地產未償還的借款達到75.98億元,一年內償還借款17.30億元,1~2年償還借款31.69億元,但賬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有19.42億元。

浙系房企華鴻嘉信的情況也不容樂觀。2016~2018年,華鴻嘉信的銷售額分別為210億元、349億元、438億元。但2019年,公司實際銷售額僅為460億元,並未完成原定500億元的銷售目標。相較此前快速擴張,公司的近況並不及預期。

據克而瑞數據,今年前兩個月,公司僅完成銷售額30.1億元,排名第88位,相比2019年排名又有所下滑,去年底加入公司的總裁張立洲,這名被外界寄予厚望的“救火隊長”也於3月確認離職。

針對融資、現金流近況等問題,記者分別致電致函錦藝集團、大唐地產、華鴻嘉信等企業。

錦藝集團方面表示,公司各項業務和銷售均在規劃範圍內,未有銷售上的“巨大損失”,業績如期實現。公司一直以來在經營上非常重視現金流和資金的使用;大唐地產方面則表示,正處於上市靜默期不方便進行回覆;而截至發稿,華鴻嘉信方面並未予以回覆。

“中小房企的融資情況肯定不如品牌房企那麼好。”張宏偉表示,雖然融資授信額度較少,融資成本相對較高,當下中小房企也應儘可能通過自己的渠道融資,包括尋求資本市場力量緩解資金需求。例如,當代置業有綠色住宅、科技住宅的特色,2月份發了兩次綠色美元債,每次2億美元左右,性價比也較為不錯。

多元化“自救”

早在此次疫情之前,房地產行業已經迎來一輪洗牌,頭部效應越發凸顯。克而瑞數據顯示,2019年,TOP3、TOP100、TOP50的權益銷售金額集中度已分別達到近9.5%、21.4%、35.7%。

“這個階段,中小房企活下去才是最核心的問題。”高院生認為,首先,應暫時停止拿地及投資行為,要確保自己的現金流;其次,需要想盡辦法通過不同方式獲得一定的資金支持,比如政府稅收減免以及謀求金融方面合作等;最後,迫不得已之際,企業可以通過賣項目、轉讓部分股權等方式進行自救。

正如高院生所說,為了“活下去”,五礦地產頻頻出讓項目或部分股權。3月2日晚間,五礦地產宣佈,該公司擬出售深圳坪山項目49%股權予華潤置地,代價為12.863億元。

兩天後,據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消息,五礦地產擬再度轉讓旗下五礦地產(瀋陽)有限公司100%股權,預披露起止日為2020年3月4日~31日。更早前,五礦地產還出售另一合資公司49%的股權,重組60億港元4年期銀團貸款。

無獨有偶,錦藝集團也於2月21日發佈盈利警告,稱截至2019年12月的6個月,收益約為8893.9萬港元,同比下降2.67%,股東應占溢利約為935.2萬港元,同比下降60.12%。有關“錦藝裁員近80人”的傳言也隨著“盈利警告”的發佈而散播開來。

對此,錦藝集團方面回覆稱,公司未有裁員舉動。目前全集團六大板塊共有2000多人。已根據政府和企業生產要求,投入到正常的工作生產中。“我們地產板塊年前有160多人,現在釘釘上還有150多人,這也是正常的人員流動。”

值得注意的是,昔日集團龍頭項目錦藝國際輕紡城,在這場行業淘汰賽中或成拖累。

2019年7月,錦藝集團便公告稱,向獨立第三方鄭州豐祥投資出售佳聰物業全部股權,以2.12億元人民幣現金結算。該售出資產為錦藝國際輕紡城或其一部分。

據悉,欲打造成中國中部首席輕紡展貿綜合體的錦藝輕紡城,曾計劃投資50億元,同時規劃建設酒店、公寓等配套服務體系。

彼時,錦藝集團副總裁、錦藝輕紡城董事長陳錦慶表示,錦藝輕紡城項目正在打造的是從原材料供應、設計研發、智能製造、商貿展示、倉儲物流到電子商務、產業金融、科技文化的全業態產業鏈發展模式,計劃實現“千億產業集群”。

但錦藝國際輕紡城近年來虧損嚴重。據《大河報》報道,錦藝輕紡城相關負責人表示,從近幾年錦藝輕紡城的運營來看,每年虧損金額2000萬元左右。商鋪的入駐率最高的時候是60%,如今降到40%。

錦藝集團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錦藝國際輕紡城作為公司早期規模型項目,帶動了集團紡織、地產、商業等眾多業務的發展。“該項目是集團產業部門負責的,確實出售了部分物業,未來將重新打造成汽配城。”

起家於紡織業的錦藝集團,多元化發展也一直是其標籤。公開資料顯示,錦藝集團包括地產、商業、新材料、紡織、金融、互聯網等六大產業板塊,並涉足教育、康養等產業。去年6月,集團開始涉足工業大麻,一期工程目標年產量約為2000公斤。

“這是企業想通過多元化業務來對沖單一業務、週期變化對於企業報表業績的影響。”在張宏偉看來,如果單純做住宅開發,當遇到類似此次疫情樓市出現波動時,中小房企受到的影響會非常大,另一方面,產業與地產結合也是企業跟政府拿地購地的一個手段,能夠降低拿地成本。

裁员、卖身自救!中小房企打响“淘汰赛”
  • 萬科銷售增速放緩 鬱亮:短期不會分拆物業上市

  • 恆大賣房亮“家底”:619個樓盤“一房一價”全公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