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馬讀書會第三期來襲 茅盾文學獎評委、作家許輝期待撫河邊的相聚!

流馬讀書會第三期來襲 茅盾文學獎評委、作家許輝期待撫河邊的相聚!

記者 劉駿文 報道

自從撫州市全媒體中心通過《擬峴臺》文化週刊打造的“流馬讀書會”推出以來,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微博話題閱讀量達千萬,熱度超過了樊登讀書會以及江西衛視《雜誌天下》等同類讀書話題。隨著第一期浙江省作家協會主席艾偉以及第二期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總冠軍彭敏通過全媒體中心向讀者手寫的寄語推出,讀者們都在期待第三期將會推出哪位作家。

流馬讀書會第三期來襲 茅盾文學獎評委、作家許輝期待撫河邊的相聚!

現在第三期“流馬讀書會”正式推出,本次“流馬讀書會”推薦人為清華才子潘超,他將會推薦作家許輝《每一個日子都溫暖如春》。當作家許輝瞭解到《擬峴臺》文化週刊即將推出他的作品,便通過手寫寄語,以詩句“大溪澗生風,擬峴臺旺氣”祝福文化週刊的讀者。

流馬讀書會第三期來襲 茅盾文學獎評委、作家許輝期待撫河邊的相聚!

擬峴臺位於才子之鄉撫州的撫河之畔,曾與河北幽州臺、山西鸛雀樓、贛州鬱孤臺等齊名,文化積澱很深。曾鞏曾作《擬峴臺記》,王安石應邀為此臺賦詩,陸游多次登臺吟唱,許輝告訴記者:“期待在撫河邊的相聚!”本期書籍推薦人潘超,作為95後新生代人氣偶像,亮相中央電視臺《加油,向未來!》、北京衛視《我是演說家》、江蘇衛視《一站到底》《最強大腦》 、廣東衛視《幽默觀察家》、山東衛視《奇蹟時刻》等綜藝節目。近來,在疫情之下他也有焦慮的事,而書籍《每一個日子都溫暖如春》讓他鬧中能取靜,治癒焦慮。

流馬讀書會第三期來襲 茅盾文學獎評委、作家許輝期待撫河邊的相聚!

本期的作家許輝,他是安徽省文聯副主席,安徽省作家協會原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茅盾文學獎評委。曾率中國作家代表團訪問日本、美國、加拿大,已出版文學、文化專著50餘種,作品獲多種文學大獎,短篇小說《碑》是全國高考大試題、上海大學等高校研究生入學考試大試題,中篇小說《夏天的公事》等曾入選北京大學等高校教材,收入“中國新文學大系”等權威選本,並翻譯成英、日等文字出版發行,被評論界評論為“獨樹一幟的作家”、“非經典時代的經典”,文化悟讀著作《渦河邊的》《泗水邊的》《泗水邊的》等,均由臺灣地區出版了繁體本。

流馬讀書會第三期來襲 茅盾文學獎評委、作家許輝期待撫河邊的相聚!

以下為《擬峴臺》文化週刊對許輝的專訪內容:

一、您有一部作品叫做《每一個日子都溫暖如春》,在您心中春天吸引您的是什麼?您想通過春天向大家傳遞什麼?

許輝答:《每一個日子都溫暖如春》是我的一部散文集,這部散文集裡的所有篇章都和春天有關,要麼是盼春、望春、懷春、祈春,要麼是迎春、慕春、惜春、感春。春是從冬開始的。不經過冬的徘徊和挫敗,就不懂得春的不易和珍貴;不經過冬的期盼和苦戀,就不會迎來春的歡暢和歡呼。在我的心目中,春天是四季必不可少的一環,春有春的美妙、放縱、刺激和旺長,春也有春困、輕飄、淺露和零散。春代替不了熱烈和悶躁的夏,代替不了豐碩和蕭索的秋,也代替不了凝重和荒蕪的冬。同樣的,夏、秋和冬也代替不了美妙和睏倦的春。或許,我們從四季的更迭中,能悟得一些順天應時的道理。

二、您的文化作品常和傳統文化有關,在您心中作家應該如何推廣傳統文化,讀者應該如何閱讀傳統文化?

許輝答:傳統文化是我們文化和時代進步的一個重要支撐,特別是先秦的一些重要思想,不僅影響著當代中國立體的塑造,也影響著地球上其他人的觀念和生活。比如儒家仁政思想影響著企業管理和社會架構,道家無為觀念則改變著市場規則和行政規範。表面上看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似乎是相互拆臺的,但實際上儒道觀念也是相互補充的。道家是天人之間的交流,儒家是你我之間的對話。兩者相輔又相成。學習傳統文化,你心中有它,它心中就有你,你心中無它,它心中必無你。

流馬讀書會第三期來襲 茅盾文學獎評委、作家許輝期待撫河邊的相聚!

三、您寫過傳統經典讀悟系列叢書“同一條河流”,像泗水、渦河這樣的水流地域對您有怎樣特殊含義?

許輝答:先秦的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都是在淮河流域生成的,因為那些代表性的人物,比如老子、莊子、孔子、孟子等等,都是在淮河流域出生、成長、生活的。孔子和孟子等生活在當時淮河下游最大的支流泗水附近,老子、莊子等出生、成長或生活在淮河中游的一個大支流渦河旁邊。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至今對生活在這塊地域的人還有著無孔不入的影響。比如當地的老農都知道,“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這個俗語,是源於孔子活了七十三歲、孟子活了八十四歲的事實。我出生、成長在淮河流域,因此淮河的這些文化元素,對我有著深刻的影響。

四、您與家人一起出版過書籍《咱家三口的三種生活》,在您心中覺得家庭文化對於孩子的成長髮揮怎樣的作用呢?

許輝答:家庭文化對子女的影響巨大無比。一般情況下,母親扮演著孩子靈魂守護神的角色,父親扮演著孩子人生指路人的角色。缺少了母親的呵護和關愛,孩子會失去靈魂;缺少了父親的指引,孩子會走些彎路。但這並不是絕對的。人的自主能力生物界一流,文化既能塑造人,人也能創造文化。對孩子們來說,這種雙向選擇十分明顯。

五、您的下一部作品準備寫什麼呢?

許輝答:我想寫一部隨筆小冊子,叫《中國人傳統思想的來源》。看起來題目很大,但其實只是我個人對傳統文化的一些瞭解、感想和思考。比如我們我們前面說,道家是天人之間的交流,儒家是你我之間的對話,這說的是這兩種思想的文化特徵。儒家的學說是用來管理社會的,但有時會覺得走投無路,總強調對外物的索取,啥時候是個盡頭?未知的世界何時會來報復人類?道家的學說反對妄為和過分的人為,告訴我們天人和諧的道理。這就是一種互補。也是百花齊放的妙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