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迪打控衛行嗎?

wf涵


麥迪一直屬於個人實力比榮譽高一檔的球員。如果說,喬丹和德雷克斯勒是鋒衛搖擺人的雛形,那麼科比和麥迪就是把鋒衛搖擺人發揚光大的代表性球員。

如何定義鋒衛搖擺人?表面看來,小前鋒和後衛都能打。深層次理解,就是擁有小前鋒的身高卻擁有後衛般靈活精湛的技術!早期的得分後衛在球場上的定義,大概就是跑出空位來投進那該死的球,代表人物:雷吉米勒、霍納塞克、漢密爾頓。

而鋒衛搖擺人比得分後衛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得分、籃板、助攻,更加全能的得分手。而麥迪或許可以稱為21世紀最能代表鋒衛搖擺人位置的球員之一,或許也可以沒有之一。麥迪和科比是21世紀頭十年最難以逃避的話題,甚至能讓傲氣絕倫的科比喊出那句一生之敵的麥迪,究竟怎麼樣?

天賦一直是麥迪老生常談的話題,203的身高218的臂展(後來可能有206+221),105的助跑彈跳和極佳的彈速(其實也就聯盟中上之資),歷史級別的身體協調性(這方面可能比科比差點)以及絕佳的爆發力,天生的小前鋒模板骨架。其實單獨這麼看,麥迪的身體天賦遠遠沒有說的那麼bug。但他該擁有可能是兩米以上最優秀的控球能力,和史上罕見的左手天賦,極佳的籃球智商以及靈光一現的球場想象力。

麥迪的身體天賦其實真的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麼優秀,這樣的身體天賦基本每一兩年都會出現一兩個。兩米以上運球動作舒展好看的可能只有三個,哈達威、麥迪和奧多姆。作為一個右手將的左手天賦可以說是開發到了極致,無差別攻擊,就像老頑童的左右互搏那麼熟練。拉里伯德之後,詹姆斯之前,最會傳球的小前鋒,他的籃球智商和閱讀比賽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很多人可能質疑麥迪的進攻選擇,但那個時代所有的球隊招牌球員都這樣,與球商無關)可以說麥迪的天賦由兩個方面組成,優秀巔峰級別的硬件+歷史入門級別的軟件。

得分能力始終是麥迪博得關注的一個點,鬱郁不得志後的99-00賽季,他證明了自己擁有成為下一個皮蓬得潛質。魔術一紙合同,將他從冰天雪地的多倫多,帶到了魔幻的奧蘭多。全聯盟都以為,他是給同樣剛剛加盟魔術的格蘭特希爾,當皮蓬的。命運卻開了一個玩笑,他成了奧蘭多的喬丹。

00-01賽季,希爾的腳裸傷勢讓他只打了4場比賽,就黯然傷退,賽季報銷。這讓才華橫溢的麥迪抓住了機會,該賽季場均上場時間,達到了生涯最高的40.1分鐘。場均貢獻26.8分、7.5籃板、4.6助攻。該賽季的麥迪依靠最快的第一步和絕佳得爆發力和身體天賦,讓他在突破時無法阻擋。進攻技巧更多的還是依靠天賦,防守上單防能力優秀,可能是攻防一體最好的麥迪。

01-02賽季的麥迪,在第一個賽季的瘋狂之後,穩步前進,場均貢獻25.6分、7.9籃板、5.3助攻。沒有人想到,這樣的麥迪還不是最好的麥迪。如果說,之前的麥迪還是以突破為主+投籃為輔的方式,那麼02-03賽季的麥迪造就了最偉大的得分表演。銷魂幹拔橫空出世,突破不再完全依靠身體上的優勢,節奏感更加明朗,背身能力初出茅廬,面框能力更是勇不可擋(該賽季的麥迪,面框能力堪稱聯盟歷史頂尖級別)。21世紀初的四大分衛領頭羊之爭,在這個賽季麥迪短暫領跑了兩年。麥迪的得分能力,用一句話形容大概是你想要的他都能讓你看到,管你什麼刀槍棍棒他都能耍的有模有樣。巔峰得分侵略性聯盟頂尖級別,武器庫技能max。到火箭之後,第一個賽季還能保持魔術時期百分之八十的能力。之後,穩定性下降,可能是他得分能力上唯一的槽點。

防守能力上,在他早期的職業生涯大多數時期都是做的很不錯的。猛龍時期無論單防還是協防做的其實都還不錯,魔術時期單防能力聯盟上游水平。吐槽他不愛防守那已經是火箭後期的事情了。與科比的防守侵略性不同,麥迪的防守更依靠身體條件這一方面。但與安東尼不同的是,麥迪防守智商和習慣更好。職業生涯後期,本就不夠快的橫向移動因為運動能力的下降,讓他有心無力了。

接下來這一項可能是四大後衛之中,麥迪最佔優勢的一項了。優秀的大局觀+超高的籃球智商=鋒衛搖擺人組織能力的巔峰。麥迪魔術時期的得分能力,讓所有人都忽略了麥迪極佳的傳球天賦。203的身高,218的臂展。讓他在對位所有後衛上,都是錯位,能夠清晰得看清隊友的位置分佈。突破後的分球能力,甚至不輸給大多數的明星控衛。翻開麥迪得傳球視頻,你會有一個很直觀的感受。隨性!可能因為偶像是便士哈達威,他的傳球或多或少的都擁有哈達威的影子。突破後,無論空隙有多小,他總有辦法把輸塞到隊友得手上,反正往往我看到他的傳球視頻,總會想球是怎麼傳出去的。控場這方面,我只能說,他是鋒衛搖擺人得巔峰,能夠直接去打控衛並且一樣時明星級別的鋒衛搖擺人。並且,麥迪控制傳球失誤的能力真的是,甩了現在一大票得分後衛。

如果說NBA是一個遊戲,作為21世紀初,最才華橫溢,靈氣逼人的球員之一,麥迪的職業生涯並沒有很好的完成度。但作為職業生涯巔峰,與科比一檔的球員,麥迪的職業生涯未並不遺憾。請別再說,他如果足夠努力,可以比科比獲得更多的榮譽。我只能說,他比科比缺的是運氣,並不是努力。NBA是個名利場,不缺才華橫溢的球員,沒有相對應得努力,做不到如他那般新世紀頭十年最耀眼得流星。楊毅之流的話,聽聽就好,根本沒必要相信。我聽過一個他關於杜蘭特和麥迪誰更強的評價,他的大意是這麼說的“杜蘭特兩進總決賽,麥迪沒有破過第一輪。從能力上來看呢,杜蘭特向內殺傷能力更強。麥迪飄逸,好看。防守上呢,麥迪也不錯,但杜蘭特更好,能從一防到五。”

我聽到這句話是哭笑不得的,作為著名評論員真的看過很多球麼?為什麼我們作為球迷更直觀的感受是,巔峰麥迪向內殺傷能力更強呢。杜蘭特在得分能力上超越麥迪已經毋庸置疑了,不過作為兩種風格大相徑庭的球員,我必須說明一下。杜蘭特的強,強在外線投射穩定性絕佳,歷史上都挑不出幾個的穩定性。但突投結合上,魔術巔峰期的麥迪做的更好。並且突破的殺傷力,也是杜蘭特現在也沒達到的。你什麼時候看過杜蘭特後面兩個人追著,裡面兩個人堵著突破扣籃了。杜蘭特比麥迪強的是外線投射得穩定性,以及沒有任何死角的投籃點,而不是如同楊看球所謂的向內殺傷能力更強。

綜合下來看,麥迪屬於實力比榮譽高一檔的球員。魔術時期和科比一檔的聯盟巨星,火箭時期比科比低一檔的明星球員。麥迪屬於那種很會根據身體條件調整打法的球員,悟性真的一流。猛龍時期,身高臂長,彈跳絕佳,得分方式尚未開發,憑藉身體條件做個安逸的防守者。魔術時期,身體天賦巔峰,能夠憑藉自身條件迅速成為優秀的突破手。魔術後期,更是開發幹拔,面框技巧讓他迅速成為炙手可熱的超級得分手。火箭時期,因為姚明的存在,迅速轉型成優秀的擋拆突破大師和火箭實際上的後場指揮官。身體機能迅速下滑後,立馬變身無球跑位接投手。他基本已經兌現了那具很多人口中bug級別的身體所有的天賦,但傷病經常站他這邊,運氣又時常離他遠去。

很喜歡的一句話:願你走出半世,歸來仍是少年。麥迪一直被超越著,卻又好像誰也超越不了。被超越的只能是數據,而超越不了的只有風華絕代的球風和可能再也不能看到的銷魂幹拔。比起這一代球迷看到的規則合理化籃球,真的很懷念那個年代NBA各自為戰烽火連天的歲月。

一個人

一座城

…………………………………………………………………………

看了一個高贊回答,大概意思是麥迪沒有足以殺死對手的殺手鐧和背身能力基本為零。

首先,我們如何評價殺手鐧!是說可以用他終結比賽麼?我們姑且這麼認為吧!他提到了諾天王的金雞獨立,科比的後仰跳投,鄧肯的打板投籃。如果說,這些屬於球星的殺手鐧技能,那麼麥迪的幹拔跳投憑什麼不入你的法眼?他的大概意思是,看幹拔跳投咣咣咣的打鐵麼?

麥迪的幹拔跳投大概在05-06賽季以後,因為身體機能的迅速下降,身體天賦不足以支撐幹拔跳投所需要的核心力量。(對,這個答主也是這個意思)那就能說明幹拔跳投不是殺手鐧技能了?魔術後兩個賽季和火箭前兩個賽季有一半還多的得分都是幹拔跳投完成的,06年擋拆後幹拔殺死小牛,35秒13分同樣是四個幹拔三分完成。你不能因為,他的身體不允許他做這些了,就否認這項技能曾經很強!就像韋德大傷之後,你還能看見幾次他的迷蹤步?

接下來,說到麥迪的背身技術!科比大概再06- 07賽季,背身得分開始逐漸佔據他得分的很大一部分。而02-03賽季的麥迪,已經經常出現在中高位背身要球,背身擺脫後上籃得分,背身接翻身跳投,背身後銜接面框進攻。甚至06-07賽季時科比的很多背身技巧跟02-03賽季的麥迪非常相似。


深夜圖單


我覺得這個真不好說,麥迪在NBA的定位是鋒衛搖擺人。那麼什麼是鋒衛搖擺人呢?簡單來說就不僅僅是擁有小前鋒的身高還具備後衛的靈活性以及精湛的技術。相於得分後衛鋒衛搖擺人可以做的事情更多,得分、籃板、助攻、更加全面的得分手。而麥迪作為那個年代最出色的最能代表鋒衛搖擺人位置的球員之一。

麥迪的天賦是毋庸置疑的,203的身高218的臂展(後來可能有206+221),105的助跑彈跳和極佳的彈速(其實也就聯盟中上之資),歷史級別的身體協調性以及絕佳的爆發力,天生的小前鋒模板骨架。並且擁有二米以上最優秀的控球能力、極佳的籃球智商。這些都決定了他能在球場在做更多的事情。麥迪所擁有的得分能力和籃球智商球場創造力都是頂尖的。

所以我決定麥迪有成為一個控衛的能力但那不能成為最好的麥迪。






CJ不會扣籃


特雷西·麥克格雷迪,或稱其為麥迪,T-Mac,身高2.03米,司職得分後衛,小前鋒,俗稱為鋒衛搖擺人。

麥迪97年第一輪第9順位被多倫多猛龍選中、97-00年效力多倫多猛龍隊,00-04效力奧蘭多魔術隊,04-09效力休斯頓火箭隊,聯手姚明,是當時聯盟里名噪一時的“姚麥組合”。10-12先後效力與尼克斯、活塞、老鷹球隊。2012年10月10,麥迪在自己的Facebook上宣佈離開NBA,加盟CBA青島雙星隊,13年加盟聖安東尼奧馬刺隊,2013年8月26號,麥迪在ESPN節目宣佈正式從NBA退役,結束16年的NBA職業生涯。

2017年4月2日,麥迪入選籃球名人堂。

麥迪職業生涯7次入選NBA全明星賽(2001-2007),2次入選最佳陣容一陣,3次入選最佳陣容二陣,2次入選最佳陣容三陣。00-01賽季榮膺賽季最快進步獎。

麥迪職業生涯重要時刻:

02-03賽季,麥迪場均得分32.1分,榮膺當賽季得分王,從1980年起,只有喬丹、伯納德-金、喬治-格文曾在某個賽季場均得分高過32.1分。

03-04賽季,麥迪場均得分28.0分,再次蟬聯賽季得分王

2004年12月9日,火箭主場大戰馬刺隊,麥迪在最後時刻35秒13分的勁爆表現幫助火箭隊81-80以1分優勢戰勝馬刺。比賽結束後麥迪35秒13分轟動世界。

生涯個人最高得分62分(04年3月10號對陣奇才)。

麥迪是聯盟最好的鋒衛搖擺人之一,他天賦高,中投準,突破犀利,而讓人們最為稱道的就是他的幹拔跳投,出色的滯空,驚人的爆發力。因為傷病,生涯末期轉型為組織者,他傳球視野開闊,傳球想象力豐富。無論是行進間的運球變向,空中大幅度的轉身滑翔,還是進攻時候合理的變換節奏,他懂得如何閱讀對方的防守層次,很少會犯錯。麥迪擁有優異的爆發力,突破的第一步步幅大而且很快,依靠個人強大的節奏感和大步幅來擺脫對手。麥迪的傳球視野開闊,敢傳而且能傳,特別是依靠身高能作出跨越半場的橫向精妙長傳。但是也有超低級失誤出現。總體上來講他的傳球水準在一般PG之上。面對進攻手段多樣化無死角的麥迪,如果安排在SG位置,可以說是NBA有史以來最高的得分後衛之一。

麥迪天賦異稟,是傷病阻礙了麥迪的冠軍夢。在火箭與姚明的組合大殺四方,07-08賽季的22連勝足以證明他們的厲害。麥迪在中國的是具有最高名氣的NBA球星之一。


黑夜部落


行肯定是行,就是不知道效果怎麼樣。同樣是小前鋒,勒布朗詹姆斯本賽季在改打後衛後就取得了成功,搖身一變成為聯盟的助攻王,球隊也是西部第一。而麥迪相比詹姆斯是更注重得分的,就算是打控衛也是那種攻擊型,而不是組織型,雖然麥迪的傳球能力也很強。如果打控衛我覺得有點像有投籃能力的西蒙斯,不知道這個比喻恰不恰當。



連鵬籃球


我個人覺得不行。不是說麥迪不能打控衛,而是在這個位置上發揮不出他真正的才華。麥迪的牽制力很強,加上他身高臂長,還有他傳球意識也還行,他也適合當一個組織者,但是不能長時間打,偶爾客串一下還行,像詹姆斯一直打的組織前鋒,這個賽季雖然打的是控衛,但是也不是長時間打,還是像組織前鋒的角色。麥迪的得分能力太出色了,就應該讓他在鋒衛搖擺人這位置上發揮他進攻的威力,如果讓他再把精力過渡到組織這個位置上,難免會有點削弱了他的進攻。

麥迪給別人的印象還是一個得分手而不是組織者,雖然他生涯場均助攻也不算低,場均4.4次助攻在得分後衛這個位置上,算是還可以的數據了。麥迪如果不是受傷病的影響,他的生涯會更加輝煌。他拿過兩屆得分王,就足以證明他的進攻是多麼的出色。

所以我覺得麥迪還是更應該打得分後衛,偶爾客串控衛還行,但是專打控衛這個位置不可行。


yu香kan球


CLsports在悟空問答為您排體育之憂慮、解體壇之難題,我來說你來看:

前NBA球星麥迪是一個鋒衛搖擺人的角色,在巔峰時期他主打的位置是得分後衛,名氣與影響力一度和科比、卡特、艾弗森相差無幾。麥迪有著很好的視野,所以在比賽中也偶爾會客串為組織後衛來幫助球隊進行戰術的佈置和整體的串聯,不過若是以大局為主的話,即便他有打控衛的能力,也不適合打控衛。

單看個人能力:麥迪可以打控衛!

作為一個全能鋒衛搖擺人,麥迪可以勝任一號位到三號位的角色,如果放到現在的籃球賽場,麥迪甚至可以在大前鋒的位置打出優勢。如果從個人能力的角度去看,麥迪是可以打控衛的!

  1. 身高203釐米的麥迪有著很好的視野,在比賽中麥迪經常會做出橫跨半場的橫傳球,而這在當時的籃球理念中是大忌,但是麥迪有著很好的身高優勢和視野,所以他能夠做到完美的橫傳球,就連當時的解說都認為:這種球只有麥迪傳的出來!

  2. 麥迪的運控能力也是他打控衛的一個優勢,在當時那個籃球年代,鋒線球員的運球能力雖然不錯,但覺不會像現在的球員這麼運控自如,麥迪是當時高個鋒衛搖擺人運控能力傑出的代表,他的控球能力保證了他可以像後衛一樣穩穩的持球推進並進行進攻的組織。

所以如果是從麥迪個人能力的角度去看,他是有打控衛的基本能力的,並且他也會成為一個不錯的進攻組織者。按現在的籃球理念來說,就是組織前鋒,可以利用自己的進攻威脅影響對手的防守陣型,進而給隊友創造出空位的機會。

不過要是放到當時的團隊體系中,麥迪不應該打控衛,或者說不應該把自己放在一個控衛的位置。因為這會影響到他個人的進攻威脅和作用,進而會對全隊的進攻帶來影響。

1、當時的籃球賽場位置分工明確,如果麥迪打控衛,控衛幹什麼?

在2000-2010年這個階段,NBA的賽場和現在的賽場是完全不一樣的。現在的籃球賽場已經沒有什麼明確的位置分工,從一號位到五號位幾乎可以來回串,而且場上的五名球員幾乎每個都能控球,每個都是後衛、同時每個也都是中鋒。不過在麥迪巔峰的那個年代是傳統籃球的巔峰期,場上的五個位置非常的明確,甚至只要一打眼就能看出來這五個人誰是組織後衛、誰是得分後衛、誰是小前鋒、誰是二中鋒、誰是中鋒。如果要讓麥迪打控衛的話,那麼就會引申出一個問題——控衛去幹什麼?把控衛換成投手?在當時的籃球理念中這是不能理解的,因為當時籃球賽場的控衛是專人專職,不可能隨意被替換。

而且那個時候一旦比賽進行到了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防守的一方便會採用全場包夾領防的戰術,在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一個優秀的後衛,那麼很有可能就會被對手的全場緊逼斷球。現在的教練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因為沒有人敢輕易的嘗試全場緊逼,一旦球被傳到了前場,那麼就沒有什麼防下的機會了!

2、影響麥迪進攻端作用的發揮!

作為2002-2003賽季和2003-2004賽季的得分王,麥迪的優勢點就是他的個人進攻。他精準的幹拔跳投、他快如閃電的過人第一步都是他進攻端標誌性的優點。如果讓麥迪化身為控球后衛,那麼他的進攻威脅就必然會受限。

  • 首先,他作為持球者過半場之後,就會成為對手的防守重點,如果他分球的話,分給誰會比他更有威脅呢?巔峰時期的麥迪是聯盟的超級得分手,也是隊內的絕對核心領袖,進攻端他才是依靠,所以讓他分球給別人不是正確的戰術選擇,或許有人會認為可以採用“一星四射”的打法,抱歉,那個時候並沒有“一星四射”,而且那個時候的球員並不十分依靠三分,三分投射點也相當有限,可能場上五名球員就只有三名球員有三分的投射能力,所以“一星四射”打不出來。

  • 其次,麥迪是一個打擋拆的能手,擋拆接球的一瞬間麥迪能夠做出很多的選擇,比如干拔跳投,或者直接進攻籃筐,而一旦讓麥迪半場持球后,他只能單打,這明顯弱化了麥迪在進攻端的作用!

3、對麥迪的體能是嚴峻的考驗!

讓麥迪打控衛的話,無疑是給麥迪增加了負擔,如果在當下的籃球風格來看,這種負擔似乎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無非就是多拍幾下球、多投入一些精力罷了。但需要注意的還是兩個時代的籃球區別!現在的籃球不是很崇尚對抗,甚至在減少籃球應有的對抗,無論是進攻和防守球員在場上都會很懂得控制自己的身體,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完成進攻的終結或者防守。可是在十幾年前,籃球賽場就和拳拳到肉的擂臺無異,防守球員的防守侵略性很強,突破能力再強的球員到了籃下之後都得深吸一口氣。如果讓麥迪在那個時候既打組織控衛,又要扮演進攻端的核心強點,怕不是要累垮麥迪。那個年代的籃球,真的沒有人能成功的“一人分飾兩角”!

結語:

從技術特點角度上去看,麥迪具備打控衛的能力。但是他確實不適合在體系中打控衛,尤其是在以往的籃球賽場上更不適宜。麥迪有著很好的天賦,他是NBA不可多得的得分能手,所以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他在巔峰時期能夠在進攻端完成得分的任務就足矣,如果打控衛就不是物盡其用人盡其才了!


C Lsports——專屬你的體育問答專家!

歡迎關注評論,你的觀點和建議最為寶貴!


CLsports


眾所周知麥迪是NBA的頂尖鋒衛搖擺人,但其又具備了很強的傳球組織能力,這個和他的身材不無關係,203的身高讓他有很好的視野,曾在多場比賽中送出10+的助攻,在火箭時期更是得分助攻一把抓,雖然場上位置不是控衛,但實際上控球者是麥迪。後期來到CBA,因為CBA對於外援的依賴,麥迪就是青島的控球者,所以說麥迪打控衛是可以的。但之所以麥迪NBA生涯沒有打過控衛,完全是因為得分能力超強加上控衛承擔著運球過半場的責任而太耗體力,參考本賽季的詹姆斯,且不論麥迪是否也一樣出色,但起碼是可以打控衛的。


控球小前鋒


麥迪可以打控衛。

因為麥迪本身就是鋒衛搖擺人。他可以利用他的身高優勢,來獲得寬闊的球場視野。而且麥迪本身控球技術非常嫻熟,處理球也是非常高的水準。讓他打控衛絕對是手拿把算的輕鬆自然。


點燃寂寞


麥迪,當時的頂級鋒位搖擺人,曾經在01-02小前鋒入選一陣,02-03和科比攜手入選後衛一陣。

生涯15年938場球賽場均助攻4.4,搶斷1.2,蓋帽0.9,失誤2.2,犯規1.8。其中助攻,搶斷,蓋帽在09-10賽季開始大幅下降(得分不說了,控衛不太需要太關注這個,得分也是那個賽季開始斷崖式下跌)

回到主題,麥迪雖然主打小前鋒和得分後衛,但是老球迷應該都明白,不管在魔術期間還是火箭期間,其實控衛的作用只是把球運過半場,然後就把球權交給了麥迪,讓麥迪去發起進攻,自己得分或者串聯球隊,加上麥迪出色的啟動爆發,無差別的左右手以及運球能力,頂級的傳球視野以及身高優勢。打控衛基本比對方控衛高一頭,包括分位在內,比他高的沒他快(曾經也是最快第一步,主要是第一步步伐很大,第一步基本就過了防守人的半個身位,後續基本追不上了)比他快的沒他高,是不是很熟悉,就是現在的杜蘭特,但是這個最早是用在麥迪身上的,再往前我就不知道了。

麥迪基本一突破就吸引至少2人包夾,他可以舒服的把球傳給空位的隊友手上,不用說巔峰,活塞時期麥迪打過控衛,在場均23.4分鐘時間裡得8分,3.5籃板,3.5助攻,0.9搶斷,0.5蓋帽,1.4失誤和1.4犯規。這已經是生涯末期的麥迪,可想而知巔峰的麥迪是怎樣的。魔術時期00-01,7.5籃板,1.5搶斷,4.6助攻,2.6失誤。1.5蓋帽01-02,7.9籃板,1.6搶斷,5.3助攻,2.5失誤。1.0蓋帽,02-03,6.5籃板,1.7搶斷,5.5助攻,0.8蓋帽,2.6失誤。03-04,6.0籃板,5.5助攻,1.4搶斷,0.6蓋帽,2.7失誤。魔術隊友整體實力都不太如意,不然我覺得助攻還可以再上一個層次。而且最主要是一個後衛,失誤次數少。這個是難能可貴的。

至於能不能打控衛看球迷怎麼做認為了,我覺得麥迪打pg是得心應手的。如果一個球隊不需要麥迪過多的在進攻端投入精力,他一定會在球隊串聯以及防守端更上一個層次



我是你爸o我的兒


在麥迪的職業生業中他可以拿到場均得分25分以上,當然還有兩屆NBA常規賽得分王的頭銜,當火箭時期,季後賽他表現出驚豔的組織能力時,讓火箭一號改打PG是可行的。

進攻一端,麥迪2.03的身高及超乎常人的臂展優勢將助其在組織後衛上獨樹一幟,縱觀聯盟最優秀的幾大組織後衛,德隆-威廉姆斯,克里斯-保羅,或是斯蒂夫-納什普遍身高都在1.90以下。麥迪可以隨時隨地在對手頭頂幹拔跳投得分,事實上這正是麥迪最擅長的得分手段。

麥迪的防守曾被公認為是其詬病,在我看來T-MAC並非是那種打球不賣力的球員,麥迪在防守端通常對位對手的小前鋒,在該位置上無論是卡梅隆-安東尼,阿泰斯特,即便是肖恩-馬里昂球可以說麥迪毫無優勢可言,當然將過多精力投入到進攻端是造成麥迪防守疲軟的另一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