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亞有很多“斯坦”國家,是啥意思?原來我國也有個斯坦別名

不知大家注意到一個現象沒有,俄羅斯男性的名字大部分都喜歡以“夫斯基”結尾,譬如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

為何中亞有很多“斯坦”國家,是啥意思?原來我國也有個斯坦別名


究其原因,在於斯拉夫人的姓名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名字、父稱和姓氏。而夫斯基即“vsky”,通常都放在姓氏後,相當於俄語的詞尾,只是國人的一個音譯罷了。比如說柴可夫斯基,其全名叫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彼得才是他的名字,伊里奇是他的父名,柴可則是他的姓,夫斯基則沒有任何意義,僅是指代這部分是姓氏而已。

除了俄羅斯的“夫斯基”,還有一處地方的人喜歡用“斯坦”作地名,這個地區便是中亞。不難看出,中亞大部分國家的名字都以斯坦結尾,例如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等等。那麼,中亞人之於“斯坦”,是不是和俄羅斯人的“夫斯基”一樣也有說法呢?

為何中亞有很多“斯坦”國家,是啥意思?原來我國也有個斯坦別名


要搞懂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中亞地區的人口構成。雖說中亞有這麼多國家,但其絕大部分無一例外都是古波斯人的後裔,畢竟歷史上的中亞長期被古波斯統治。而“斯坦”一詞也是源於古波斯語裡的“Stan”,意思是指面積比較大的地區。

值得一提的是,西亞地區也有一個巴勒斯坦,這個“斯坦”和“中亞”的“stan”還不一樣,其名為“stine”,只是中文音譯過來沒啥區別罷了。而巴勒斯坦和古波斯並沒有任何關係,並不在今天的討論範疇。

為何中亞有很多“斯坦”國家,是啥意思?原來我國也有個斯坦別名


說白了,中亞地區的人們之所以喜歡用“斯坦”作國名,無非是宣揚自己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值得一提的是,我國也曾有一個“斯坦”的別名,這個名字是當年的亞美尼亞人給我們取的,叫做“秦那斯坦”。

為何叫這名呢?目前考古學界尚無定論,一般比較主流的說法是源自我國秦朝。秦朝作為中國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幅員遼闊自不必說。而亞美尼亞人在公元前331年便已獨立建國,理論上是能和秦朝有來往的。

為何中亞有很多“斯坦”國家,是啥意思?原來我國也有個斯坦別名


而最開始,亞美尼亞人稱呼我國為“秦斯坦”,後來雜糅了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對我國“支那”的叫法,故而演變成了後來的“秦那斯坦”。

這裡不得不說一下“支那”,很多人或許會以為這是近代日本對我國的蔑稱。其實不然,“支那”一說源於印度梵語裡的“Cīnasthāna”,其中的“Cina”便是“支那”的本體。

為何中亞有很多“斯坦”國家,是啥意思?原來我國也有個斯坦別名


一直以來,“支那”在我國古代並不算貶義。甚至唐朝那會,李隆基還寫了首“支那弟子無言語,穿耳胡僧笑點頭”,只是近代日本侵略者讓國人對這個詞產生了痛恨。

除了“秦那斯坦”和“支那”外,我國在西方國家眼裡還有很多花裡胡哨的別名。譬如俄羅斯,一直以來都叫我國作“契丹”。而“Cina”除了譯成支那外,還可以漢譯成“震旦”,而我國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學便叫“震旦大學”。

為何中亞有很多“斯坦”國家,是啥意思?原來我國也有個斯坦別名


另外,還有古希臘地理學家托勒密曾在《地理志》裡將我國稱之為“賽里斯”,如今也成了地中海沿岸諸多國家對我國的代指。

“斯坦”也好,“震旦”也罷,都是我國在不同歷史時期同世界積極交流的縮影,也是我國曾經強大的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