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骨质疏松其实不用吃药,医生给出2条实用建议,比吃药强多了

骨质疏松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许多人的第一反应:这是老年人的专利!然而近日,中医院风湿科来了位26岁的小伙子,想不到年纪轻轻,一查已是骨质疏松,连医生都直呼少见。

改善骨质疏松其实不用吃药,医生给出2条实用建议,比吃药强多了

案例:26岁,骨质疏松了

患者小王是某软件公司的一名程序员,1.8米的个头,看起来清爽又帅气。由于近期单位接了一个大项目,连续加了几天班后,小李感觉腰痛难忍。“两年前我被查出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服用一段时间的中药后基本没什么症状,但这次腰痛还是挺紧张的。”于是小李赶紧到医院检查。在做了相关检查后,医生惊讶地发现,原本应该是正值的骨密度结果却是-2.6,已达到了骨质疏松的标准。“这么年轻就骨质疏松,除了患者本身患有疾病外,与长期伏案工作、户外运动少、饮食不注意、爱喝碳酸饮料等有关。”中医院风湿科钱主任医师说。

骨质疏松光补钙可不行

改善骨质疏松其实不用吃药,医生给出2条实用建议,比吃药强多了

骨质疏松的治疗绝不是补钙这么简单,对于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治疗对策和方案是不同的,需要医生根据骨质疏松程度进行专业的治疗。对于骨量降低的患者,西医治疗一般使用钙剂+活性维生素D即可延缓或减少骨量的进一步降低。

而对于已经发生的骨质疏松及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则需要在补充钙剂+活性维生素D的基础上,再使用抗骨质疏松药,包括双膦酸盐、降钙素、锶盐、雌激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甲状旁腺激素。

中医认为,肾主骨,先后天之精均藏于肾,骨赖气血以滋养,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易导致肾虚,肾虚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脾主运化,虚气血生化乏源,导致和加重肾虚;肝藏血,日久阴血耗损导致肝阴虚,肾、肝、脾虚气血生化乏源,骨失所养,脆性增加,发生骨质疏松,骨折危险性增大,气血运行受阻,甚至骨折,导致气滞血瘀,可以适当选择中药进行调理。

改善骨质疏松其实不用吃药,医生给出2条实用建议,比吃药强多了

针灸具有调节阴阳,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等功能,可以帮助调整和改善脏腑功能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改善骨质疏松的程度,且具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对骨质疏松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预防骨质疏松,日常要做到这几点:

骨质疏松虽然危害巨大,但可防可治,尽早预防可以避免骨质疏松及其骨折。专家建议,预防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膳食 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做到合理膳食,除了每天摄入牛奶300ml外,平时应多食用富含钙、磷的食品,如鱼、虾皮、鸡蛋、豆类、粗杂粮、芝麻、绿叶蔬菜等。

改善骨质疏松其实不用吃药,医生给出2条实用建议,比吃药强多了

2、加强营养 日常应该加强骨骼营养素的摄入,硫酸骨脂被称为养骨补充剂,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改善骨微结构,从而增加骨密度;此外,其不仅可以缓解肾气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还能补充女性体内缺失的雌激素,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3、多晒太阳 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使人体产生维生素D,促进钙在肠道中吸收,有利于骨钙的沉积。经常晒太阳对防治骨质疏松是非常必要的,建议每天保证30分钟的户外运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