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各大高校抢着外国留学生,一个高校留学生多少对高校有什么影响吗?

祥哥遛记


各大高校争抢外国留学生是为了自己的学校虚名,说我校招收外国留学生多,而且外国留学生大部分都是质量差的。而且有很多外国留学生在中国读书收费低,而且有的高校还会倒贴。还会享受特殊待遇。

这些高校领导完全是功利思想和官僚主义作祟,丢失了做人的骨气,良知,民族自尊心,值国家尊严而不顾无节制照顾外国留学生。其实外国留学生应该跟国际接轨,像美国英国等等发达国家学习,应该比本国学费收高些,而且待遇应该比本国大学生差才行。


吴智勇905


虚名而已 来我国留学的除非清华北大 其他大学的留学生基本就是学渣 回他们本国后也无什么太大作为 基本上就是出钱出力出女人不讨好 人家本身来的目的也是混日子 当免费旅游


名扬肆虐


招留学生的数量有一个最重要的价值在于重点高校国际影响评价!量化的说明一个大学的国际影响力!所以,优秀的大学自然有一定数量的留学生,希望跨入第一梯队的大学理所当然的十分看重留学生数量!它和高水平科研成果一样,倍受大学的垂青!在初始阶段,大学在推进这一过程中,多数是赔本赚吆喝,那也干!实际上,大学的国际声誉取决于它的办学历史和科研水平,也就是辐射能力,你是久负盛名的国际一流大学,自自然然有很多留学生到你那留学!当然,专门和语言类大学稍有例外。


用户4371874437019


各个高校、大学抢这些外国的留学生,

其实是因为一个大学的世界上综合排名

他是跟留学生的数量有直接关系的!!!

你问我为什么知道,是因为我到俄罗斯圣彼得堡留学的时候,

我也对这个问题非常好奇,所以说我也去问了一下

然后问一下我们的教授,然后他这样跟我说的。

而且通过后期查资料,我发现这确实是事实

同样的

国内抢着国外的留学生,国外抢着要中国的留学!!!

不光是因为中国留学生有钱,(因为有很多的十分优秀的中国留学生,是公派到国外的)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有国外的留学生来提高他们学校的世界的综合排名和综合的素质

这个是

世界上各高校

的一种就是qs的排名方法。

这个跟其他的没有什么关系啊!!!

但是,我觉得这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就像国外的人来中国一样他们只需要过一个

汉语等级考试。

他那个等级考试在咱们中国人看来就是幼儿园水平,

或者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水平。

同样咱们去国外的那些学校,

咱们的元水平也只需要打到一个他们的小学水平就ok。

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等国家可能还得靠雅思、考托福。

考Gmat等等等等这些考试。

但是如果去,比如说

俄罗斯或者是独联体国家,或者是东南亚的国家,或者是

一些南美洲国家还是比较好去的

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

我觉得不错


青山大当家


本科四年,8人一间宿舍,有些室友打游戏很吵(人多难免),导致很长时间睡不好,差点抑郁。而听说留学生公寓(主要是东南亚学生)两人间,空调洗衣机什么的样样服务周到,当时那个心酸,唉。有种自己不是妈生的,是抱养的感觉,不然怎么会不疼自己的孩子呢。如果硬要拿住宿费说事的话,留学生不也住的差不多免费?


卢沛公


争抢留学生以徒虚名?自己不自信也就算了,还要培养学生的不自信,崇洋媚外?最后扩展到这些学生回国,对我们的华裔高人一等?将来在国家层面上和我们博弈,也会想高咱一等,占我们的便宜。中国企业家凭自己的汗水努力,在世界上打下了国家的江湖地位,却在自己的国门内被部分不自信的领导思维意识让孩子们带着受影响的不自信的感觉与洋学生一起学习,生活,真是本末倒置,真该撤换以免误国。


弱弱的平头百姓


我国在前些年曾经制定了一系列高校计划,就是要在一定期限内建立若干所世界一流等等的大学计划。这些计划制定的初衷是好的,就是要在我国多建设一些在世界排名靠前,有一定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学。大学的世界排名有一项指标包含留学生的数量,国际知名大学受到全世界留学生的追捧,也不愁生源。但是,由于我国大学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更多关注的是欧美国家的大学,我国为数不多的留学生还是以亚洲和非洲等国的学生为主。现在我国政府也为非洲学生来华留学提供一定数量的名额和资金支持。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有很多的非洲学生在全国各个高校学习。总体来说,大多数非洲学生在中国还是遵守法律、热爱学习。但是,我们不否认有个别留学生素质低下,做出一些让国人不齿的行为。高校有一定数量的留学生,对于提供高校的知名度或许有些帮助,对于增加高校的财政补贴也会有一定的帮助。这是一个双赢的战略,名利双收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我想任何一个高校也不会放弃这么好机会。这就有了所有高校都在想方设法去为留学生服务好,争取更多的留学生来学校留学的现象。我们也不要一味地去骂高校,我们应该反思如何把好事做好,让制度不要出现漏洞。教育的急功近利伤害的是全社会的公平体系。高校教育的不一视同仁,伤害的是所有在校生的感情和对现状的误解。这绝对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右眼看左脑想


关于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的问题,这个问题要去辩证地去看,在现实施留学生政策中既有好的一方面,也有需要去进一步完善的一方面。

我们知道现行的留学生政策,已经实行了好多年。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各大学来学习,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最初的单纯学习中文,到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个大学之间的规模性的不断扩大,创一流,创国际性大学的召唤下,外国留学生到中国的留学政策,已经涵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及国防建设,这就不仅仅涉及到学习中华文化,而且还牵扯到学习人文和科学知识的问题。但我们政策并没有在这个时候跟着及时改变。依然奉行着给外国留学生实行超国民待遇,以经济补贴以吸引大多数穷国的留学生来华学习教育。

像山东大学这所著名大学对外国留学生的实行三陪政策,让民情愤怒就很明显的说明了这个问题。从山大的留学生收入与支出看,基本平衡,但支出的这部分钱是国家给的,有5000多万,用于现行的山大四千名留学生中。现在被大家诟病的是,这些外国留学生的绝大部份生源的质量并不怎么样,可因为我们也还是发展中国家,在民族自信方面还有不少问题存在,社会的阴暗面和境外强大的反天朝势力,加上西方主流媒体,对于中国大陆的大篇幅的负面报道,很大层面上我们已经事实上被人妖魔了。这就是现实,不承认不行。这也决定了要正确看待留学生。毕竟想学有所成的占绝大部分。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两个害群之马。我们去发达国家学习的留学生们不也是一样吗?

这几年我们发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号召,及其一带一路方针。其目的就是团结大多数国家和人民。通过吸引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到华学习的方式。从中建立起未来的友谊纽带来。几十年前,米国政府和各基金会就是这样不断的赞助,北大清华等高精尖机构。从而在华获得了最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并且成功培养出了唯数不少为米国利益身在大天朝人却为米国利益呐喊精英队伍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赔钱买吆喝,同样也是为了是从精神上,物质上去培养今后对大天朝继续保持友好的大多数国家的来华学习留学生们来,这也是一种有前途的财富的投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现在跟世界接轨,提倡国民待遇,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给这些留学生们以超国民待遇的享受。可以给他们低息甚至无息贷款。但在遵纪守法方面,这些留学生们应该和大天朝子民享受一样的待遇。而决不能让他们高高在上,这也是建设好民族自尊心的问题,政府对这一点特别要注意。同时这也是培养留学生后在今后学成回到各自国家后,养成一种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更好地服务于各自的国家。毕竟依法治国是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是人类社会走向全面文明的根本体现。一个好的习惯养不成,并由此形成一个坏习惯,就有可能给社会带来灾难。最终受害的还是这个国家和人民。


LH42386


一、来华留学生人数激增!

2019年4月12日,教育部发布来华留学统计人数。

人数的激增,与政策层面上的导向是有关联的。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出炉,为中国高校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为了落实这份《纲要》,教育部在随后印发的《留学中国计划》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

如果按照《留学中国计划》制订的工作进度推算,学历留学生数量的年增长率应保持在4.66%。

在政策推出之后,云南省随之做出计划安排:

云南省教育厅在2010年表示,“云南将加大留学生的招生及培养力度,争取到2014年来滇留学生人数到3万人,2020年达10万人”。也就是说,云南省内的外国留学生规模将在六年内将增长两倍多。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培养国际留学生教育,是中国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为世界培养了诸多人才的同时,也将中国的价值观通过这些精英广泛传播。我们资助的毕业生承担起领导角色之后,他们会怀着对中国的感情和价值观的赞赏而成为中国观念的推崇者和力行者,从而促使其母国发生我们国家所希望的改变,达到我国外交政策中战略目标,是国家长远利益投资!

但是,中国许多省份和高校在奋力扩大留学生的招生规模,开发更多留学项目的同时,如何加强管理,确保来华留学生的质量,应当成为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重点考虑的内容。

二、国家目前来华留学生政策分析

(一)奖学金制度

从教育部直属网站,中国留学网上,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己基本建立起以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为引导,中央政府专项奖学金、地方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高等院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等各类专项奖学金为辅的多层次、多类别的来华国际学生奖学金资助体系。

我国教育部官网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政府奖学金生49,022人,占来华生总数的11%;自费生393,751人,占来华生总数的88.93%,2018年中国政府奖学金生63,041人,占来华生总数的12.81%;其他留学生429,144人,占来华生总数的87.19%。从奖金比例来看,绝大多数来华留学生拿到国家奖学金的比例并不高。

在教育部2019年预算文件“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科目编码为2050602的“来华留学教育”一项,2018年执行数为39.8亿元人民币。

但加上地方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高等院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等各类专项奖学金,拿到奖学金的人数有多少呢?请原谅我无法拿到所有的数据,我只能用北京市的数据来做一个简单分析。

1、地方政府奖学金比例

2018年留学生总人数为492185人,北京市来华留学生人数,80,786人。人数占比16%,为全国第一。因此下面的统计还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下面只计算地方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高等院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

2019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年度部门预算报表中的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表,为外国留学生提供的奖学金共有两项,一项叫做“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另一项叫做“北京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专项奖学金”,对应的两笔支出分别为4000万元和1675万元,共计5675万元。

如果按北京市来华留学生人数占比16%计,北京市来华留学生国家奖学金总额应为6.3亿元左右,从这个角度来看,地方奖学金为5675万元,这个数额,仅为国家奖学金的零头。

这个奖学金的比例,远远小于国家奖学金的比例!

2、孔子学院奖学金、高等院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

目前为止没有找到孔子学院奖学金的数据,只以北京大学的为例进行分析

2018年2人。

目前为止,也没有机构对所有高等院校奖学金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所以下面以北京大学的奖学金比例来进行分析。

北京大学2018年一共有50名来华留学生拿到奖学金,为北大留学生总量的2%略多。

目前为止,也没有完整数据来计算企业奖学金

下面只以北京大学为例,计算企业奖学金比例。

从以上数据统计,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

(1)留学生中奖学金覆盖率几乎一定低于20%

因为地方政府奖学金、高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的获奖比例和金额,远远小于国家奖学金比例。这个道理大家仔细想想就会明白,国家奖,肯定是占大头。

(2)大多数留学生能拿6-10万,是谣言!

不喜莫喷,用数据来说话!

我们不仅要关注奖学金发多少钱,更要关注总人数占比!

(二)招生准入制度

2017年开始,清华大学录取本科留学生开始实行“申请 审核”的方式,也就是说,外籍学生若想报考清华大学,只须“报”,不用“考”了。这种做法在当时就引发了舆论热议,被质疑为转为留学生降低录取标准。

上图是北大免试的招生要求,从这个要求来看,相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非常低的。

上图为清华大学的招生简章。

上图为山东大学的留学生本科招生简章。

从三所大学的招生简章来看,国外留学生就读中国名校,均采取,申请-复核制度。没有太多的硬性规定。

这也是很多中国学生为之不平的地方。

其实,在1977年,我国招收国外留学生,就尝试着进行入学考试,统一录取标准!

1977年推出新规,来华留学生须通过入学考试,但因通过者极少又不得不降低标准!

鉴于来华留学生素质较差,中国政府尝试在非洲进行入学考试,效果很差鉴于以往接收的外国留学生文化知识非常差,“有的甚至不会小数运算”,1977年12月,中国推出新规,首次要求今后来华留学生必须出示高中毕业证和成绩单;学习理、工、医科的留学生,更要在入学前接受基础知识考核。1979年,确定接收留学生要遵循“坚持标准,择优录取,创造条件,逐步增加”的方针,对无法通过招生考试的留学生,一概不予录取。1979年,中国第一次在非洲国家实行留学生入学考试,要求数学、物理和化学三门成绩总分达到180分即可,但竟无一人通过考试,最后只好大幅降低标准,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录取了25名留学生。1984年,由于驻非洲使馆反馈说,“从中国毕业回国的留学生,绝大多数对我友好,感情深厚;甚至有的在中国学习期间受过处分而中途回国的人,对我仍表现友好”,又大幅增加了非洲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名额。⑤放宽入学标准带来的结果并不好。1988年,河海大学的一名非洲留学生因擅自带社会人员进校,和门卫发生冲突,将门卫鼻梁打致粉碎性骨折。由于这个留学生此前已经受过几次处分,学校希望将其开除。但在有关使馆人员说情之下,后来允许这个学生完成学业。1990年,一名就读于同济大学的非洲留学生因4门考试补考不及格,被要求退学,他心生不满,竟将留学生办公室主任打致重伤。

在国际留学生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为了文化输出,很多国家根据自身国情不同,对国外留学生较本国留学生更为优待。这种优待,本国民众也会不满意!

比如日本

日本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费负担很重,然而国家却要为接收外国留学生付出大量的财力物力,引起部分日本家长的不满。如日本民主党的谷同郁子参议院议员指出:“对留学生施以丰厚的援助,不可避免地会对日本本土学生产生政策上的冷遇。以谷同郁子为代表的日本民众认为,在日本大学的预算和工作人员不断减少的状况下,要花3倍以上的劳力和时间来开展留学生接收工作,这对日本本土学生来说牺牲太大。此外,因日本接收的留学生中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比重很大,部分日本民众提出30多年前还有必要对中国的大学教育进行支援,如今的中国GDP已赶超日本,自身的大学教育水准也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日本政府是否还有必要对中国学生进行援助。

日本社会之前也为开放留学生政策,买过单!

日本在接收留学生的初期阶段更为关注留学生的数量而忽略了质量。1983年提出的“留学生10万人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整个日本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警告。在当时政府一味追求扩大接收留学生规模的情况下,日本不可避免地忽略了赴日留学生的质量,从而导致了90年代日本社会大量的留学生犯罪事件,社会治安严重恶化。此后,日本政府深刻反省入境管理局牢牢把关。

三、为什么各大高校抢着要招外国留学生?

1、留学项目是赚钱的,不是赔钱的!

留学项目是赚钱的,不是赔钱的!至少对于学校来说,利益巨大!

先帖一张很早的学费单

下图为北京大学2019年的学费标准

大家算算,只有20%的学生能拿到奖,如果招100个自费留学生,是多少钱?

大家算算,下面的学校,如果以80%的自费生数量计算,是多少钱?

无论怎么算,学校都是赚!

2、对提升学校排名,有好处!

目前,国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排行榜,一份由QS咨询公司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合作推出,一份由《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制作。两份排行榜的依据是各国高等学府的多项数据,比如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声誉评价等。将这些指标标准化,再赋予一定权重,分析人员就可以计算出每所大学的分值和名次。需要注意的是,QS和泰晤士的计算公式都包含一项指标,即国际学生相对于本国学生的比例。前者赋予它5%的权重,后者则赋予2.5%。因此在这两个榜单上,一所大学留学生的比例越高,评分也就越高,而与生源质量无关。

一方面有钱赚,一方面又能提升大学排名,国内大学当然喜欢!

四、勋哥观点

1、从国家战略上来看,大力招收来华留学生,方向肯定是对的。

外国人的钱,肯定是要赚的。

但我们可以适当分级,高水平大学提高入学门槛。低水平大学,门槛低点没有关系。毕竟美国人也是这么干的,中国一年不也有很多人到一些不知名的美国大学留学吗?

2、加强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力度。

人家老美,也是这样干的,开除几个,遣返几个,不也显示我们国家对留学生管理,是认真的,负责任的吗?

对于违规招生、管理不善的大学,也要毫不手软,处理一个,挽救更多。

3、对于来华留学生制度,要辩证地看,不能一棒子打死。

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对外政策,文化也要为政治服务,哪个国家都一样。你不在非洲投入,非洲哪会有你的风光!

参考文献:

1、https://www.eol.cn/liu_xue_kuai_xun_3291/20110223/t20110223_580128.shtml

2、http://www.beijing.gov.cn/zfxxgk/110003/bmys32/2019-02/27/content_c82d4a05747a41e5a02f059ec84e9eba.shtml

3、2018年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年度评审结果公示,http://www.isd.pku.edu.cn/info/1296/5159.htm

4、中国教育部2018年财政预算http://www.moe.gov.cn/srcsite/A05/s7499/201904/t20190402_376479.html

5、北京大学2017年国家开发银行优秀留学生奖励金获奖名单公布http://www.isd.pku.edu.cn/info/1296/5113.htm

6、http://www.isd.pku.edu.cn/index/jxj/jxjxx/gltz.htm

7、https://view.news.qq.com/a/20170220/021291.htm


志愿填报找勋哥


中国的大学对外国留学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另外还有生活补贴,住宿条件也好,对国内学生实行尖酸刻薄政策。类似这种情况在其它领悟也很普遍。

就这中国人自己还自以为是中国人很聪明,外国人说中国人聪明都是在给我们戴高帽子,哄骗我们的财富,我们还自以为是高兴自荣,我们聪明在自私自利才是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