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廢立晉帝前後,暗潮洶湧的東晉政局

談這段歷史前,讓我們先提出兩個問題:

1、 晉廢帝是否真的患有痿疾?三個兒子皆不是親生?

2、 司馬昱真的如謝安所說,同惠帝那個白痴皇帝一樣不堪?

這兩個問題都與一個人有關,那就是桓溫。晚年的他,篡位之心昭然若揭,唯獨欠缺一個時機。史書說的明白,司馬奕被誣衊有痿疾不能生子,不過是桓溫為了立威將他拉下皇位的藉口。

簡文帝雖無力改變桓氏獨大的局面,卻使桓溫疑慮叢生,不敢冒然篡位。那麼前面的兩個問題就變成了:

1、 既然廢了皇帝,桓溫為何不自立為帝,或者立一個幼帝方便掌權,反而讓資歷老道的司馬昱繼位?

2、 司馬昱做了什麼,讓桓溫的野心一拖再拖?

圍繞著這兩個問題,讓我們來看一看,桓溫廢司馬奕,立司馬昱背後,暗潮洶湧的東晉政局。

桓溫廢立晉帝前後,暗潮洶湧的東晉政局

桓溫雕像


隱藏在北伐下的謀逆之心

369年,徐、兗二州刺史的位置,桓溫收入囊中,自此他與朝廷在沿江重鎮的角逐中,全面獲勝。晉廢帝司馬奕形同虛設,政令不出宮門,朝廷中樞無力秉御國事。

在全面掌控了東晉政權後,桓溫準備興師北伐。北伐的目的就一個——建功立業,以時望得九錫。

溫既負其才力,久懷異志,欲先立功河朔,還受九錫。——《晉書.桓溫傳》

自王莽、曹操之後,"受九錫"已經成為篡逆者的代名詞。桓溫的權勢在朝堂上無人能及,但東晉是個講究虛名的年代,有了時望,才能在士族名士中立足。所以,桓溫想要篡位,就需要兩個必備條件:權勢和時望。第三次北伐,就是桓溫為了獲取時望而發動的戰爭。

北伐的結果有三種可能:凱旋而歸、無功而返和大敗而回。

  • 桓溫最希望的自然是第一種結果,這也是他本來的目的,凱旋後即可以篡位稱帝,顛覆晉室。
  • 對於朝廷來說,凱旋和大敗都不是好結果。第一種就不用說了,晉室滅亡,以桓溫向來的作風來看,許多士族也會跟著遭殃。大敗甚至比凱旋更糟糕,不確定的變數太多。為了找回臉面,在名望與實力皆損的情況下,桓溫指不定會做出什麼意料之外的行為。
  • 而第二種結果,是雙方都能接受的。南北僵持的現狀不變,桓溫與朝廷就不會撕破臉。朝廷有了喘息之機,便能設法與桓溫繼續周旋。桓溫無功而返,但實力和名望都沒有太大損失,無非延後篡位的腳步,等待時機。

令雙方尷尬的是,北伐竟然失敗了,還敗的很慘。前燕慕容垂與桓溫在枋頭激戰,後者敗退,逃跑的途中在襄邑又折損了三萬多人。

桓溫廢立晉帝前後,暗潮洶湧的東晉政局


司馬奕慌了,朝廷慌了,桓溫一怒,東晉宗室可能就會頃刻覆滅。

桓溫先是將失敗的責任都推到了袁真身上,下令將袁真貶為庶人。袁真被逼反叛,佔據壽春聯合前秦、前燕同桓溫抗衡。經過幾番較量,最終在371年,桓溫攻破了壽春,豫州也落入了桓溫之子桓熙的手裡。

攻破壽春後,桓溫依然很不安心,便問郗超:"此次勝利,可以一雪前恥麼?"

郗超回答的很乾脆:"不能,唯有廢掉皇帝,才能重新以權勢立威信。"

同年,桓溫領兵逼宮,以司馬奕有痿疾,三子皆為寵臣與後宮之人所生為由,將其廢黜為東海王。

士族群體對抗下,桓溫不得已的妥協

桓溫廢帝的根本目的是削弱皇權,維護自己的地位。不自立,是因為其兵敗之後聲時俱損,廢帝立威已是勉強。對於向來持重的桓溫來說,篡位需要另找時機。

從歷來的經驗來看,權臣扶立新君,都喜歡找根基薄弱或年齡偏小無力親政的繼承人。而司馬昱已經五十歲了,歷經七朝,當過顧命大臣,曾經總攬朝政。桓溫此舉,無疑是給自己替晉的道路上,安放了一個巨大的絆腳石。

桓溫廢立晉帝前後,暗潮洶湧的東晉政局


其實桓溫也很無奈,東晉的特點是門閥政治,大士族不只桓氏一家,只不過桓溫勢盛,其他士族都處於被壓制的狀態。就算被壓制,眾多士族的影響力,桓溫也不敢忽視。

擁立簡文帝,實際是下游士族的共同意願。

東晉立國,皇權一直處在士族的壓制之下。士族之間,也存在在權力競爭。除了桓溫,之前的王敦、庾亮都曾經使自己的家族凌駕於其他士族之上。然而,一家獨攬政權,其他士族往往會聯盟抵制。高門士族們就在削弱皇權的前提下,維持著動態平衡。

桓溫專擅朝政已久,嚴重侵犯了其他士族的權益,因而他們將希望寄託在皇權之上,企盼能夠以皇權抑制桓氏權力。當然,士族與皇權的結合只是暫時的。

以皇權打壓桓溫,晉廢帝司馬奕顯然不夠格。晉哀帝死的突然,司馬奕在"速正大禮,以寧人神",且無遺詔,又無顧命大臣的情況下匆匆繼位,地位更加孱弱,皇權衰微到了極點。

東晉朝廷眾多士族心中,早已中意司馬昱。首先司馬昱有資歷,輔過政,歷經數朝。其次他有名望,司馬昱尚玄,素來被人敬服。所以說他既有宗室的權威,又有名士的時望,是繼承天命的不二人選。

桓溫廢立晉帝前後,暗潮洶湧的東晉政局

司馬昱


桓溫實際上吃了個啞巴虧,專政多年致使朝內外怨聲載道,連年興兵卻大敗而回。實力削弱,聲望下降,為了立威不得已廢黜皇帝,卻同時著了廷臣的道。

廢立晉帝時,能一切順利,朝中相安無事。本質上是士族、權臣桓溫、皇室三方妥協默認的結果。桓溫立了威,廷臣擁立了中意的新君,天下名義上還是司馬家的。三方各有得失,繼續維持著東晉時局的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與皇權的聯合只是暫時的,士族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打壓桓氏一家獨大的形勢。他們並不樂於看到,司馬家就此皇權興盛,因而大多時候,在桓溫與皇權間,他們大多處於一種觀望的態度。

簡文帝以退為進,對桓溫極盡榮光,實則暗相防範

帝雖神識恬暢,而無濟世大略,故謝安稱為惠帝(晉惠帝)之流,清談差勝耳。——《晉書》

史書對簡文帝的評價有些苛刻,就當時的朝局而言,能保住司馬家的天下就已經不錯了。

簡文帝並非一味忍讓,毫無作為,而是用以退為進的策略,與桓溫謹慎周旋。

桓溫廢立晉帝前後,暗潮洶湧的東晉政局

崇尚清談的東晉名士


桓溫雖然勢力龐大,長年的專政卻使他在朝中不得人心,繼而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興兵起事。這種政治上的優勢,讓使簡文帝有了與其周旋的餘地。既不會像司馬奕一樣坐以待斃,又不用拼死搏命。努力維持朝廷與桓氏的平衡,就是簡文帝最大的勝利。

除此之外,簡文帝還有自身的優勢。他擁有宗室與名士的雙重身份,以及歷經七朝的處事經歷。正是這種優勢,使他能處理好與士族的關係,並聯合他們對桓氏加以抑制。所以,司馬昱並非表面那麼軟弱,實則在慎之又慎地處理各方關係。

桓溫行廢立之後,準備向司馬昱解釋自己的本意,結果司馬昱一直哭,哭得桓溫話都說不出來了,這種極度示弱的手段,恰恰使桓溫無法有機會發作。

桓溫想受九錫,簡文帝就讓他當丞相。

桓溫覬覦皇位,簡文帝就反覆宣揚他對晉室的忠誠,為了安定國家廢昏立賢。

桓溫不想在朝堂任職,簡文帝便一再挽留。

司馬昱用這種謙讓的姿態與高調的宣傳,使桓溫不知所措,無法自安。

在安撫推崇桓溫的同時,簡文帝暗地裡重用謝安、王坦之等人,與桓溫抗衡。事實證明,在簡文帝去世後,謝安等人對維護東晉穩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桓溫廢立晉帝前後,暗潮洶湧的東晉政局

謝安


可惜的是,簡文帝再怎麼努力,依然沒有改變君弱臣強的局面,桓氏的地位也沒有被削弱。但我們不能對司馬昱太過苛責,在當時的東晉,能使野心膨脹的桓溫不行篡逆之事,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小結:

桓溫北伐的失敗,促使他廢帝立威,卻妥協於擁立司馬昱的士族群體意志。士族為了改變桓氏一家獨大的形勢,不得不暫時支持皇權。簡文帝繼位後,也同樣盡力維持著各方平衡。

桓溫廢立晉帝的前後時間裡,是東晉立國以來最危險的一段時間。桓氏、司馬家、下游士族三方勢力暗流湧動,各懷心思。稍有不慎,東晉的天下就將傾覆。

桓溫廢立晉帝前後,暗潮洶湧的東晉政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