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北伐勝而不進甚至先勝後敗的七大原因

東晉權臣桓溫先後於永和十年、永和十二年、太和四年先後三次以關中、河洛、河北為目標進行北伐,前兩次間隔2年,最後一次與前兩次間隔13年,然而桓溫北伐往往開頭聲勢浩大並取得不俗戰果,北伐後期均失利退兵,可謂典型的先勝後敗。那麼桓溫北伐為何三次均不能取得徹底勝利呢?且看下文一一道來。

桓溫北伐勝而不進甚至先勝後敗的七大原因

桓溫三次北伐路線圖

戰略規劃不充分

無論是第一次北伐的駐軍灞上,還是第二次北伐的得洛便歸,還是第三次北伐的枋頭大敗,桓溫北伐往往缺乏徹底打擊北方敵軍主力的總體戰略規劃,以至於一伐關中會在灞上踟躕不前近兩個月(四月-六月)、三伐河北會在枋頭逡巡不進達兩個月(七月-九月),二伐河洛則僅僅是為了打擊姚襄遊軍、順道收復洛陽,全無深度北進的通盤打算。

後勤運輸不濟

古代南方政權的北伐運輸,尤其從是江漢平原與江東地區出發的北伐,無論運兵,還是運糧,都相當依賴成本最低的河道水路,但河道的運輸條件,是由季風氣候下的水文條件決定的,一旦過了雨季,便無法獲得足夠的運輸動力,進而無法保證足夠的運載量,引發運糧困難。而桓溫一伐路過的武關道,還需克服在秦嶺山脈山地河谷行軍的困難,運糧便更加不易(水運到武關東南的南鄉郡,而後陸運到前線)。所以,桓溫伐秦與伐燕,均無法克服兵糧供給上的問題,這可能也是造成桓溫駐軍不進的原因之一。

桓溫北伐勝而不進甚至先勝後敗的七大原因

桓溫一伐關中

南軍兵種缺陷

桓溫所掌握的東晉荊州兵,由於缺乏軍馬來源,主要以步兵為主,而且還是更加習慣水戰的步兵,這種以步兵為主體的軍隊,即便戰力再強,也只能在攻城與守城戰中發揮優勢,很難在野戰條件下應對北方騎兵時保持充分的機動性。桓溫謀略過人,竟能在三次北伐前期以這種兵種屢屢攻破前秦軍、姚襄軍、前燕軍,實屬不易。然而,一旦北伐軍的軍勢因為前述屯駐兩月與軍糧不濟而跌落,原本被桓溫謀略與前期士氣彌補的兵種缺陷就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機動性的不足與敵軍的本土準備完畢,而屢敗屢弱。

總是孤軍深入

在一伐關中時,梁州司馬勳與前涼降將王擢,受限於秦嶺山地之間的溝通不暢,以及桓溫屯軍給前秦帶來的喘息之機,無法步調一致地配合好桓溫的北伐(或者說被桓溫屯灞上拖累)。以至於入關晉軍唯有桓溫一支,無法形成呼應之勢,而即便司馬勳所部順利進入關中西部,也因三年前被前秦阻擊而不復當年實力,應當無法與桓溫所部形成有力呼應。

在三伐河北時,從姑孰出發的桓溫主力,包含桓氏經營許久的荊州主力,與新併入的郗愔所部徐兗二州軍力,除了這五萬兵力外,並未再有第二支軍隊從荊州襄陽或梁州漢中出發呼應。

兩次最為深入的北伐,均無有效偏師的呼應,再疊合前述三點因素,便很容易陷入整個戰局的被動,得虧桓溫善於帶兵,方能在國力沒有重大減損的情況下完成退兵。

桓溫北伐勝而不進甚至先勝後敗的七大原因

桓溫二伐河洛

關洛河北豪強百姓的向背

桓溫入關,猛被褐而詣之,一面談當世之事,捫蝨而言,旁若無人。溫察而異之,問曰:"吾奉天子之命,率銳師十萬,杖義討逆,為百姓除殘賊,而三秦豪傑未有至者何也?"猛曰:"公不遠數千裡,深入寇境,長安咫尺而不渡灞水,百姓未見公心故也,所以不至。"溫默然無以酬之。

桓溫所率軍隊雖是號稱華夏正統的晉軍,但在桓溫一伐關中時便屯兵灞上,消磨掉了關中百姓與豪強對於正統王師的期盼,面對王猛所言,桓溫也默然承認。

二伐洛陽時,由於河洛地區是四戰之地,已然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攻殺,周邊塢堡豪強都有割據自雄之心,全無款款歸晉之意,並不具備多少可以應援的力量。桓溫克洛陽而南歸,不繼續北伐也受此一狀況影響。

三伐河北時,前燕已定都鄴城12年之久,以前燕政權在十六國中最為漢化的程度,是很受河北豪強擁護的,這就使得桓溫第三次北伐除了軍事上的勝利以外,並未受到河北豪強的應援。

可以說,三次北伐均沒有得到攻略地豪強百姓的支持,這就使得北伐的後續能力大大降低,何況桓溫還未必有繼續北伐之心,晉廷也未必樂意桓溫全取北伐之功。

桓溫北伐勝而不進甚至先勝後敗的七大原因

桓溫三伐河北

桓溫的個人野心

在強勢能力的支持下與自幼雄傑的心性驅使下,桓溫的野心在取蜀以後便未必低於當年的王敦了,甚至有自比曹操、司馬懿之心。在這種野心的驅使下,三次北伐在桓溫看來,主要是為了在不損失自身軍力的情況下累加功勳,而非拼盡全力的祖逖式北伐。這一點在第一次北伐時,便被王猛看透,這也可以說是桓溫在取得一定戰果後便駐軍不前或直接退軍的一大心理因素。

東晉門閥政治的牽制

東晉政治的特點是門閥貴族之間的相互制衡,一旦有哪一家掌握軍政大權的門閥有獨大成為下一代皇權的苗頭,就會被其他家族聯手扼制,這是祖逖獲援稀少、王敦篡權受阻、桓溫北伐失敗、謝安功成身退、桓玄稱帝失敗的共同原因。門閥政治的拖累式制衡,直到晉末桓玄之亂,方才徹底被削弱,劉裕這才能實現效果明顯好於桓溫的北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