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历史看大清》|一个票友眼中的中国史「皇太极卷」198


《翻开历史看大清》|一个票友眼中的中国史「皇太极卷」198


清军没有那么多纠结,干就完了。多尔衮、岳托下令八旗军分头行动,各路大军势如破竹。

其中一路骚扰山西,还有一路东进,绕过京畿,连续攻克山东数城。主力兵团则扫荡北直隶(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大部,以及河南省、山东省的小部分地区),重点打击京城附近的守城和勤王部队,给他们造成心理阴影。

“蹂躏数千里,明兵望风披靡。”

整个过程战斗并不激烈,大多不战而胜,没啥可说。

唯一值得一提的,十一月初九,清军包围了一座小城,高阳(河北省保定市高阳镇)。

这座小城比较破旧,战略地位,极其不重要。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里面却住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大明前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辽东督师孙承宗。

攻城的清军并不知情,照常发起进攻。结果出乎他们意料,忙活了一天,也没攻下来。

清军做梦也想不到,城内根本没兵。之所以坚挺,因为孙承宗带领全家上下,以及数千百姓,登城坚守。

负责攻城的额真一看,这城又穷又硬,抢了也没啥意思,更没必要牺牲太多,本想放弃算了。可军事行动不能自作主张,撤退也要上报。

事情报到上面,清军高层有明白人,毕竟在辽东混了那么多年,有的甚至从努尔哈赤时期就在,应该知道城里住着什么人。

很快,统帅部下达命令:此城于法当破。

当然,当不当破,也不能光凭一句话。

他们倒也不玩虚的,不仅派兵增援,还带来楯车等重型攻城武器。

有了上级精神和物质的支持,清军作战更加英勇。高阳城本来就不坚固,也经不起猛攻。几轮下来,城破了。

孙承宗全家有二十余口阵亡,相当壮烈。他本人虽没有牺牲,但也成了俘虏。

消息传到多尔衮那里,他很高兴,对老人家也比较重视,派出专人去劝降。可孙承宗坚决不肯投降,自缢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