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恨希特勒吗?

无聊的凡


一个国家处于危机紧急状态时需要强权独裁,而不是民主,当国家度过危机处于稳定状态时,政府应该还人民以民主。


葛咯达


总的来看,德国当然是恨希特勒的,是希特勒把德国带入了万劫不复之境,使得战后德国特别是在军事领域受到诸多限制。德国也认真反省了战争罪行,在德国,希特勒是一个敏感话题,一切有关纳粹的书籍、话题和标志都是禁忌。

然而,近些年来,人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于开放的移民政策对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冲击,宗教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开始凸显,欧洲社会开始分裂,民粹主义思想开始回归。在整个欧洲,极右翼政党开始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并且获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与此相随的是,反犹主义也在欧洲重新泛滥起来,今年年初法国的黄背心游行就公然表达了反犹诉求。

作为纳粹思想的发源地,德国当然也不会落后,极右翼的选择党一跃而成为德国第三大党,并成功进入议会。危险的民粹思想悄然进入了人们的心,甚至一些崇拜纳粹的团体也开始悄悄活动。

德国人对于希特勒的态度,目前可以说呈现了多元、分化的态势,大多数人还是能够清醒认识那一段罪恶的历史,并且坚决反对纳粹主义,反对希特勒。少数人则因为痛恨移民政策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而怀念希特勒起来,甚至有人说:如果希特勒还在,就没有难民了。


这一点可以从德国拍的一部喜剧电影《希特勒回来了》看出来。剧组为了体现真实的效果,并没有进行彩排和安排群演,而是让演员穿着纳粹的军服顶着希特勒的扮相直接走在大街上,以观察人们的反应。据说,当人们看到“活生生”的希特勒走在大街上,很是吃惊,很快他们纷纷围过来和“希特勒”握手、拍照和合影,甚至还有人问:“何时把犹太人赶回去。”

演员说,群众这种态度让他很不安。还有些人,看到“希特勒”后非常愤怒,驱赶他甚至打他,演员表示,虽然挨了打,但这时他的心情最好,因为这才是人们应该对待希特勒的正确方式。


萌叔观世界


有多少国人会恨征战四方的成吉思汗,又有多少法国人会恨征服欧洲的拿破仑,还有多少日本人会恨靖国神社里的战犯?说到这里,有多少德国人会恨希特勒,应该不言自明了吧。当然了,和平作为这个世界的主旋律是毋庸质疑的,给世界带来深重灾难者,也绝对会倍受世人唾弃。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希特勒究竟带给德国人民的是利大还是祸大?答案自然也就呼之欲出了。

二战前德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有多屈辱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组成的同盟国,败于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组成的协约国。

因此,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战败的德国被逼迫与英、法、俄、意、美等协约国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凡尔赛条约》,并于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自此,德国损失了13.5%的领土,12.5%的人口,16%的煤产地、半数的钢铁工业以及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全国上下陷入了一片屈辱恐慌之中。例如:一战后,法国军队迅速控制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并将该地区出产的煤通过铁路输送到法国。对于反抗的德国铁路工人,并进行血腥镇压,其中约有200多名德国铁路工人被法国当局杀害。

军事上,更是被削减到极低水平:

  • 边防:将莱茵河西岸的领土,割让给协约国15年,德军不得在东西岸50公里以内驻防。

  • 陆军:不得设置总参谋部,兵力必须控制在10万以内,还不能拥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进攻性武器。

  • 海军:不得制造和拥有潜艇,限定轻型巡洋舰6艘,驱逐般和鱼雷艇各12艘,装备主炮口径280毫米。

  • 空军:不得组建。

  • 军备:不得进出口武器,确实需要,商品则额外征收26%的费用。

  • 兵役:解除义务兵役制,限制参加军训士兵人数,并将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长到12年,军官25年。


  • 军产:不得生产、储存化学武器以及不得生产重机枪。

可以说,此时德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已经极其低下弱小,基本上没有尊严可谈。13年后,希特勒被德国民众推举为国家元首,带领德国人民迅速重新站了起来,并一举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德国人民眼中的“俾斯麦”,国家复兴的英雄

希特勒上台初期,以带领德国人民走出困境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为目的,赶走了在德国的美国财团和犹太资本家,快速扭转了德国经济的颓势。1933年国民生产总值约为737亿帝国马克,到了1938年的德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264亿帝国马克。同时,到了1939年,德国的失业现象不但基本“消灭”,甚至还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此外,国家实行免费教育,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了作战需要,希特勒下令建造了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不但改善了德国的交通,还促进了交通运输的新模式,影响了全世界。

1938年,希特勒一举占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序幕。也因此,德国彻底摆脱了“凡尔赛条约”的束缚。期间,希特勒废弃原来军队的作战理念,倡导“摩托化的作战理论”。为此,他任命古德里安为将军,督造坦克、火炮等重型攻击性武器。同时,大批生产飞机,组建空军。待国内政局稳定后,于1939年9月1日,以“摩托化的作战理论”对波兰实施“闪电战”,仅用2个月便全面占领波兰。之后,在1939年至1941年间,希特勒陆续攻占丹麦、挪威、法国(血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耻辱)等欧洲14个国家,其中的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等国成为了德国的仆从国。后来,又打的世界第一大国的苏联节节败退。从而,希特勒带领德意志帝国登上了称霸全欧洲的顶峰。

这时的希特勒在德国人民的心目中,绝对是“俾斯麦”式的英雄人物,或者德国的救世主。假如,在德国彻底摆脱 “凡尔赛条约”的束缚时,希特勒没有全面发动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就意外死亡,他不但会成为德国历史上的英雄,还会成为世界历史上的英雄。然而,现实没有如果。死于希特勒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各国人们高达3500多万人,仅屠杀犹太人就有近600万,也给许多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此,希特勒被世人称为魔鬼、战争狂人、刽子手、残暴的法西斯等恶名。对于这样的一个人,德国人会像其它国家人一样恨他吗?个人认为,显然不会。

德国人为何避免谈论评价希特勒

如今在德国,希特勒时期的标志,如:敬礼手势、军服、旗子等,都是禁止公开使用的,并被写入了法律。

因此,对于德国人说来,谈论希特勒绝对是一个尴尬而又难堪的话题。说他是英雄,显然有违世界倡导的和平主题;若说自己的同胞是魔鬼、战争狂人,绝对很难说出口。

但是,希特勒曾经的名言:“对,我知道我会死,但我永远不会承认自己弱,即使是死也要让别人看看我最后的挣扎,即使死也要战死沙场,即使死也要同归于尽。”依旧成为德国人的一种精神激励,并在民间流传。

所以,讲到这里,德国人到底恨不恨希特勒?应该已经很清楚了。


祥子谈历史


正常的德国人都恨希特勒。

战后的德国实力大损,元气大伤,国土丢了一半多,德国人死伤无数,几十年抬不起头,人人唾骂,背负原罪。在世人眼里,德国人就是地狱恶魔,残暴不仁,杀人如麻。要知道,老德国人荣誉感爆满,铁杆忠诚的基督徒,保守稳重,爱好哲学和科学,德国可是尽出思想家和科学家的超级大国。可是保守的德国最后出来了希特勒,还是德国人自己民主选举的,这让德国人无地自容,找哪里讲道理啊?

不过右翼极端德国人仍然把希特勒当神。

嗨!希特勒。

右翼分子相互用纳粹礼打招呼,问你怕不怕?

其实德国一直严格防范新纳粹,严打。

可是这几年纳粹越来越昌盛,一切的根源是移民惹得祸。过份的政治正确,害惨了德国人,再加上德国总理默克尔这个圣母婊,正在摧毁德国的基础。大量的中东恐怖分子涌入德国,不做事还享受高福利,加班加点造人,迟早德国会变成德意志斯坦。

日耳曼人排外的传统死灰复燃了,希特勒回来了。


笑傲侯


严格意义上来说,德国对希特勒应该是爱恨交加,爱爱在他发生资本主义大萧条时期将德国从经济崩溃的深渊中彻底解放出来,成为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新星。希特勒让德国从一个战败国成为一个正常国家。希特勒搞起了西方世界最优越的社会福利制度。使整个德国的经济发展到巅峰,民众获得大萧条时期最好的生活保障,恨便恨在希特勒发动了世界大战将之前美好的一切化作泡影,使德国重新沦为战败国至今仍不能是一个正常国家。其实德国对于整个西方世界而言都是举足轻重的,无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都在战后实现了,迅速崛起。当然,德国也对二战和一战进行了反思,特别是在1970年德国总理在犹太纪念碑前下跪一定程度上也使德国摆脱了战争的阴霾。



其实单就希特勒而言,一直以来都被妖魔化了,在他执政的十几年的时间里,虽然将德国绑上了战车,将自己的野心包装成国家既得利益,但同时希特勒在前期的执政也使得德国真正成为一个强国。希特勒与日本和意大利的法西斯有根本不同,那就是他并非通过军事政变掌握政权而是通过选举,他是德国人民的选择。当然,德国人民并不是想要选择战争。但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只有选择希特勒德国才能恢复自己的经济和国力。事实证明,希特勒也做到了。在德国战后经济发展的年代似乎没有人会去怀念,希特勒,但是如今尤其是欧洲难民危机爆发之后德国首当其冲大量的中东难民拖累着德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甚至引发了一些政治动乱在这种矛盾激化的情况之下,一些崇拜,希特勒的小党也开始活跃起来,这让民众又想起了希特勒时代在希特勒时代。



德国民众的生活不会因为难民,也不会因为外国经济的低迷让普通的民众承担这一切。德国在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时被一受打击,刚刚有些恢复的德国再一次面临经济崩溃的绝境,当时失业人口高达800万对于当时的德国人口总数而言,800万的失业意味着这个国家已经崩溃。希特勒也正是在这一历史环境之下占大的德国民众的一边。希特勒曾经对德国民众所许下的承诺,其实都实现了。首先希特勒保证了大资本家的利益,迅速恢复了整个国家的市场经济秩序,让在德国拥有雄厚经济政治基础和实力的容克大资本家们获取了丰厚的利润,也正是这些容克大资本家成为希特勒的后台,也是希特勒坚强的依靠。



在军事方面,希特勒虽然在开始算不上疯狂备战,但是希特勒为了获取军队的支持,在军队的质量方面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军队成为希特勒的主要政治基础。在中产阶级面前,希特勒保障了,所有中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的工作。为此希特勒不遗余力的增加社会就业岗位保障中产阶级的家庭获得高质量的教育工作医疗和社会保障。对于底层人民,尤其是工人阶级,希特勒也在工作环境薪资待遇。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方面进行严格的管控,保障德国工人阶级有体面的工作,较高的社会福利和令人羡慕的工资。到1936年,希特勒的德国成为整个西方世界最发达的经济体。完全走出了经济危机,还举办了当时令世界所瞩目的柏林奥运会。当时的希特勒不仅在德国在整个西方世界都是耀眼的明星,是一个伟大的人物。



但是希特勒所做的这一切并没有停止,这些并不是他的最终目标。他让德国如此强大是为了实现他统治世界和欧洲的理想。当所有的人认为这就是希特勒的目标和最终结果的时候。希特勒告诉了历史这只是它的过程。在德国走出经济困境成为世界正常国家以后希特勒开始了,自己侵略扩张的计划。而之前所做的一切,也都被人们认为是希特勒蓄意狂骗民众最终发动世界大战的原因。究竟从最开始希特勒是否就是为了发动战争而掌权。其实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无论希特勒如何,他都迎合了当时大多数德国民众的诉求。



在二战之后联合国对德国的惩罚,其实也验证了一些德国极端主义者的言论。即便现在德国全面禁止纳粹的标志在一些德国人看来也是欲盖弥彰,因为对于希特勒的怀念德国人是复杂的。他给德国带来了无比的光辉。同时又将德国推进了深渊。在德国即有想要将希特勒碎尸万段的人,也有要希特勒永远怀念在心目中的人。对于一个不被承认的政治领导者而言希特勒应当是一个被德国民众爱恨交加的历史人物。


世界史图鉴


如果你问的是历史,那么我想告诉你,纳粹和希特勒从来没有在选举中获得超过40%的选票。也就是说有60%的德国人即使面对纳粹的皮鞭和棍棒也选择不投票给希特勒。


长期以来在中文互联网上有一种说法非常流行,认为希特勒和纳粹是被德国老百姓选上台的。


但我要说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当时德国分别有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总统选举参选的是个人,而国会选举选举的是党派。


希特勒1932年3月参加了总统大选,第一轮没人过半数,无人当选,按照选举规定,得票低的候选人放弃。 第二轮选举,兴登堡得票53%,希特勒得票36.8%,兴登堡当选魏玛共和国总统。


而国会选举,是选举国会的议员;当时德国各党派竞争608个席位。国会选举产生608名议员, 然后由608名议员们选举总理和内阁人选。


希特勒和纳粹党虽然在1932年7月国会选举中一举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但是纳粹得票率只有37.3%,只获得230个议席,根本没有过半数,无法组阁。


由于第一次选举希特勒和纳粹党没有获得国会多数席位无法组阁,魏玛共和国只能在1932年11月举行了第二次国会选举,这一次选举中纳粹比第一次选举还少了200万票,虽然还是国会第一大党,但是反而比7月还多丢掉了34个议席。


只是因为魏玛共和国规定总统可以在政府内阁未获得50%的选票时,自行指认总理,这样希特勒才在兴登堡的指定下勉强担任了德国总理。


这是历史。


如果你问的是现在,那么至少我得到的资讯告诉我,目前在德国确实有些人开始崇拜和推崇希特勒,但那绝对是少数中的少数。


2015年带有历史学家注释版的希特勒著作《我的奋斗》出版就在德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德国舆观调查公司的调查显示有47%的德国民众依然不赞同出版带注释版的《我的奋斗》,而在支持出版的民众里又有30%的民众仅支持出版历史学家注释版的《我的奋斗》,也就是说有77%的德国民众不赞同直接出版希特勒《我的奋斗》。


而同年,德国“爱国欧洲人反对欧洲伊斯兰化”运动(PEGIDA)(其实不是新纳粹,但被德国市民认为是新纳粹)举行游行,一共有400人参加,结果反对他们的游行有5000人参加。


德国AFD(德国的选择党)其实不是纳粹,但是由于他们立场偏极右,所以在柏林、在慕尼黑火车站、地铁口,到处都贴着FxxK AFD的小贴纸。


目前德国社会环境依然是如果一个德国人敢私下表达喜欢希特勒,那他在社交圈就“完了”,就会直接“社交死亡”。


所以,现在看,德国人就算不恨希特勒,也至少很厌恶希特勒。


兰台



希特勒,世界近代史上不可回避的一个人物,有人说他是千古罪人,也有人说他推动历史发展。或许对于我们来说,希特勒还很遥远,可对于德国人,他们既享受过希特勒带来的面包,也饱尝了他种下的恶果,恨还是不恨?这是一个问题。


(1938年的希特勒)


二战前,全民拥戴


1933年,希特勒实现了鲤鱼跃龙门,从一个街头乞讨的流浪汉,变身为德国元首。要知道,他不是搞政变,而是遵循游戏规则,民主投票上位的,换句话说,当时的德国老百姓无疑是爱他的,甚至可以说是崇拜。


一战后,作为战败国,德国受到了严厉的制裁,不仅割让领土,还面临着巨额赔款。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德国更加如履薄冰,工业生产水平倒退,工业产量大幅下降,通货膨胀,失业率严重,阶级矛盾愈演愈烈……


(一战后,德国民不聊生)


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民众需要一个救世主来带领他们、带领德国走出旋涡,这个救世主,就是希特勒。


不吹不黑,希特勒的确是一个非常有政治天赋的领导人,如果不发动侵略战争,他将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希特勒上台后,仅仅5年,德国失业率迅速下降,1938年底,失业率只有1.3%,到1939年,基本已经消灭了失业现象,甚至还一度出现了劳动力短缺。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102%,国民收入也翻了一倍。


(此时的纳粹党受全民拥护)


二战后,全民憎恨


如果说,二战前,希特勒是德国人心中的英雄和希望,那么二战后,希特勒则变成了不能揭的伤疤和耻辱。


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领域对纳粹进行了彻底的清算,不仅否定了纳粹德国的历史,也彻底将军国主义思想拔除。反纳粹成了战后德国的“政治正确”,任何人都不能歌颂纳粹功德,凡为纳粹说话的,几乎都不会有好下场。


(波兰闪击战,二战打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作为始作俑者,有关希特勒的一切,全盘否定,就算是对德国的贡献,也被定义为“为了侵略发动战争做准备”。


特别是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违背了西方主流的价值观,战后德国首任总统曾表示:“这将是德国人永远抹不去的耻辱”,先后两任总理也在纪念碑前下跪,乞求原谅。希特勒必须为这些无辜的生命负责,这也是他一辈子都无法洗掉的黑点之一。


(纳粹集中营中的小孩)


如今:矛盾态度


70年过去了,德国也重回到了欧洲大国之列,现在的德国人还恨希特勒吗?


如今,希特勒不再是一个禁忌的话题,德国人更是以一种戏谑的方式去讽刺。希特勒不仅可以在小说中被调侃,甚至还曾有个电视台做了这样一个“希特勒回来了”的街头节目,让演员扮希特勒走上大街,观察路人的反应。结果显示,有的路人痛恨移民政策,希望希特勒把那些移民赶走,也有的路人见到希特勒后非常愤怒,直接上前殴打他……


(战争狂热分子,希特勒)


我们可以得知,反对他的人不在少数,可也有一些人是矛盾的。一些德国民众表示,他们不支持法西斯主义,不支持纳粹主义,但是对希特勒的行为表示可以理解,在那个环境下,就算没有希特勒,也会有东特勒,北特勒……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8000万的德国人,希特勒在他们眼中,是天使还是恶魔,恐怕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但只有正视历史,才不会重蹈覆撤……


关注“全历史”

在这里

文明脉络随心玩转,关系图谱任你来盘

世有万象,史有千面

换个角度看世界!!!


全历史


经历过“二战”的德国人,对希特勒的看法普遍很复杂。在战后,他们逐渐认清纳粹的真面目,知道希特勒是一个“大魔头”。然而,希特勒是如何上台的?如果德国人不支持他,他能否上台?能否建立起法西斯统治?能否发动侵略战争?显而易见,希特勒的疯狂,与德国人的支持,两者是紧密相连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希特勒说了一些德国人想听的话,干了一些德国人想干的事,德国社会中的复仇主义情绪,还有那些军国主义思潮,这原本就是存在的,希特勒相当于一个“开瓶人”,把魔鬼从瓶子中放了出来。当然了,希特勒本人也变成了“恶魔”。

希特勒的巅峰期,应该是在法国战役后,当时的德国,打败宿敌法国,一血前耻。在欧洲,德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霸权,英国人也招架不住。这个时期,大概也是德国的巅峰期,是此前从未达到的高度。因此,希特勒的个人威望,也到达顶峰,德国人感觉自己报了仇,在欧洲挺起了腰板,彻底摆脱英美利益集团的压榨。然而,希特勒的威望,与战绩成正比,德军打了胜仗,他的威望就会很高,德军打了败仗,他也难辞其咎。

在此时,希特勒的权力欲越来越大,他紧紧抓住军权,对前线将领指指点点,其实他自己的军事才能并不高,可他对手下不放心,但瞎指挥,必定带来恶果,那就是德军在前线败了,而且败的彻底。如此一来,希特勒手底下的将军,就开始“恨”他。总体来看,在入侵苏联之前,德国民众多数支持希特勒,而在盟军登陆诺曼底后,希特勒的威望持续下滑,忠诚于他的人越来越少。

战争时期,德国人享受到很好的“福利”,那么这些财富是从哪里来的呢?很明显,希特勒的手下大肆屠杀犹太人,抢夺犹太人的资产,利用抢来的财富给战争机器充血。德国在占领区,也搜刮了巨额财富,第三帝国的腐败状况也日益严重,奢靡之风盛行。这些钱,多数都是抢来的,是不义之财。从这个角度看,那些支持希特勒的民众,也是分赃者,希特勒用抢来的钱,来提高这些人的生活水平,这也是为何在前期,这些人拼命支持战争的原因,不仅是非理性情绪,还有现实中的物质利益。

最终,德国战败了,希特勒选择自杀,纳粹遭到清算,那些战犯们被成批成批的拉上绞刑架。从这一刻起,德国民众醒悟了,他们自己成了帮凶,成了牺牲品,被野心家给利用了。他们也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大量年轻人战死前线,很多平民在轰炸中丧生。在战后,德国遭到肢解,从此失去自主权,德国人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这一点看,他们肯定会恨希特勒,他发动了一场注定会输的战争,满足了其个人野心,却葬送了德意志的未来。

文 / 图维坦


图维坦


希特勒的存在给欧洲甚至世界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当年正是在他的带领之下,德国率先发动二战,以闪电式的速度侵占了波兰以及周边小国。但是希特勒的胃口不仅仅止于这些土地,他还想征服苏联。

由于当时德国的工业水平确实非常的强悍,军事设备生产能力确实也非常的先进,所以德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超乎意料的成果,而这些也促长了希特勒的野心,希特勒更加肆意的扩张。而最后由于战线拉的太长,德国开始出现颓势。

不过尽管如此,希特勒的上台的确改变了之前德国的状态,降低了德国内部的失业率,让德国工商业得以迅速发展。

希特勒在接手德国的时候德国的状态并不好。因为当时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后除了损失了自己的国土,同样也流失了一部分的人口,还有重要的矿产资源地以及将近一半的国家工业生产线。

如此的一个结果造就当时德国境内的就业率非常低,很多家庭因为没有工作只能靠政府的救济来生存。

而德国海外的殖民地也迅速被其他的几个帝国瓜分,所以德国整体的生产资源也难以供给德国内部的需求,同时德国还需要不停的向各国赔款。

而当时德国国家的财富主要掌握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家还有犹太人的手里,如此的一个现状,造就了德国内部的矛盾极其尖锐。

当时希特勒在参与竞选的时候向德国的民众保证他上台之后会改变如此一个现状,所以希特勒也就得到了德国民众的支持。

希特勒上台之后拿犹太资本家开刀,迅速改变了德国内部的经济趋势,并且大力发展了工商制造业。

从1933年全国出现劳动力剩余到1939年出现了劳动力短缺,国民收入也几乎翻了一倍。

德国有钱之后便开始发动了对外侵略,一步步的将周围的小国吸纳,通过战争的方式获取生产资料。

希特勒也确实的改变了德国内部的现状,让民众生活过得更好,所以在希特勒当政期间是非常受到欢迎的。

不过在德国二战战败之后,有一部分德国人开始痛恨希特勒,因为希特勒虽然曾经给他们带过去希望,但是现在带来的却是无穷无尽的黑暗。

比如在战败之后,德国分裂成两个阵营,让无数家庭走向分裂。虽然后来东德西德再次合并为一,但德国的战后赔偿一直都没有中断,而这也给德国民众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时至今日,希特勒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了,德国民众对于希特勒的感情自然也就不会像上一代人那么敏感,所以谈不上痛恨,但也谈不上喜欢,因为毕竟他们没有经历希特勒所统治的时代,也并没有经历二战之后的那一段痛苦时光。

不过希特勒现在在德国年轻人中的受欢迎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因为德国曾拍过一个《希特勒回来了》的电影,在街拍期间赢得了德国年轻人的巨大反响。

甚至有人提倡按照希特勒的制度将那些非法移民赶出去,让德国避免受到侵害。


夏目历史君


“从伟人到暴君,最后成为彻底的疯子”这应该是德国普通群众对希特勒的评价。人们甚至将其人生分解为1938年之前的伟人期、1938—1940年之间的暴君时期以及1940之后的丧失理智的疯魔期。

希特勒的首要“功劳”就是让约3500万人丧失了性命,让很多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城市或国家变成废墟,在他“杀掉世界上每一个犹太人”公开明确目标的引领下,600万犹太人惨遭屠杀。

这就是暴君,这就是疯子,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犯下的种种罪行必然会将其名字永远写进世界历史的耻辱榜。

但是,他的一生也并非一无是处,烂透了。1929年10月,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经济大萧条席卷全球,德国经济遭到严重冲击濒临崩溃,人民生活困窘,失望情绪蔓延,国家动荡不安。

希特勒承诺的“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有牛奶与面包”在上任不满5载的1938年就变成了现实。两个四年计划的发展,经济基本得到了复苏。他还监督了德国历史最大的建设工程——水坝、高速公路、铁路及其他。

历史从来都是需要辩证看待,所以在德国人心中,对他是爱恨交加,当然恨大于爱,因为就是这位纳粹德国的元首将德国带上了历史的审判台,让德国人民蒙羞。

前6年几乎把好事做完,后6年又几乎把坏事做尽,最后在地下室自行了结。所以,很多德国人设想他如果停留在执政前六年,很可能成为德国历史上的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