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雲操作系統白皮書:深度剖析“雲計算最小單元”的應用與發展

過去幾年間,雲計算已經成為政府和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重要IT手段。在雲落地的部署方式上,作為構建雲的最小單元,雲操作系統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雲操作系統從概念誕生,到理論論證,再到研發與實踐,已經逐步成熟化,我國雲操作系統產業進入到了挑戰與機遇並存的階段。2020年初,計世資訊正式發佈《國產雲操作系統白皮書》,對雲操作系統的演進路線、產業應用、發展趨勢等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對雲計算用戶有非常重要參考價值。


國產雲操作系統白皮書:深度剖析“雲計算最小單元”的應用與發展

雲操作系統是什麼?

雲操作系統是雲計算的最小單元,是構架於服務器、存儲、網絡等基礎硬件資源和PC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等基礎軟件之上的,管理海量的基礎硬件、軟件資源的雲平臺綜合管理系統。

成熟的雲操作系統擁有三大要素:構建雲的最小單元;標準化的產品;HCI(超融合架構)是典型的產品形態。

雲操作系統為什麼“火”了?

用戶需求是最強生產力。用戶對雲操作系統的需求主要源於技術發展、產業趨勢和國產化進程。超融合架構、邊緣計算的技術趨勢滿足用戶對高流量快速反應、管理方便和快速計算的需求。服務器轉向超融合,傳統的存儲轉向SDS化,滿足用戶部署更簡單、系統擴展更靈活、運維更便利的需求。而自主可控的雲操作系統,滿足用戶對信息系統全面國產化的需求。就這樣,雲操作系統的市場越來越大,技術也越來越成熟。

雲操作系統是如何演進的?

雲計算操作系統整體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數據中心虛擬化,把計算虛擬化管理當成雲操作系統來使用;第二階段為定製化,缺失標準;第三階段為標準化,具備通用性與可複製性。發展到第三階段的雲操作系統是基於場景的標準化、通用型雲操作系統,它向上能與不同的行業、業務場景相匹配,向下能與各類軟硬件基礎設施、組件兼容。

雲操作系統有哪些主要的特點?

雲操作系統具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通用性和兼容性。雲操作系統支持國內外主流品牌服務器,同時適配國內外主流CPU芯片與操作系統。二是自主可控。國產雲操作系統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能進一步推動windows國產化替代進程。三是業務優化,提供更高的業務性能支持能力,節省企業IT成本,保證關鍵業務在故障時第一時間恢復。四是生態聚合,向下聚合各類服務器、芯片等硬件,向上聚合各類軟件,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雲操作系統有哪些核心價值?

成本方面,雲操作系統可以大幅削減企業TCO。業務方面,雲操作系統能根據用戶的業務需求變化,自動調整計算資源。運營方面,雲操作系統內有自動升級和自動運維功能,能減少企業運維投入,簡化運維管理。國產雲操作系統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能夠實現企業對數據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從而保障企業安全。

雲操作系統的應用場景主要有哪些?

虛擬桌面、應用整合、遠程分支機構、開發測試平臺和邊緣計算都是雲操作系統的主要應用場景。

另外,在行業方面,雲操作系統重點應用在政府、醫療、能源、教育、科研、金融等領域。

計世資訊研究顯示,2019年雲操作系統的市場規模為160億元。隨著用戶對場景化需求增多,雲操作系統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未來三年,雲操作系統將以年均13%的速度增長,預計2022年將達到230億元。

以超融合設備為代表的通用型雲操作系統是其中成長最快的一個部分,超過了傳統的私有云和混合雲中的雲操作系統產品。通用型雲操作系統產品市場2019年規模將達到19.1億元,且未來以超過年均30%的增速增長。

可以預見,雲操作系統已經是一種幫助雲計算落地的優勢產品,目前國家提供了若干發展政策,將大大促進雲操作系統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