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沫劫盟事件中,为什么他不担心齐桓公反悔?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经过春秋时代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国境内的一百余个诸侯国为了抢夺资源,增加实力,开始了针对其他诸侯国的兼并战争,实力弱小的诸侯国逐渐消失,成为了实力强大的诸侯国的组成部分。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从此跨入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总是被放在一起,但是事实上,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天下从成百上千个小国家整合为十多个大实体国家,原本的战略缓冲空间不复存在,各个大国不得不面对直接残酷竞争的格局。

曹沫劫盟事件中,为什么他不担心齐桓公反悔?

战国时代的战争十分频繁

资源的集中使得各国间的战争规模急速扩大,战争的激烈程度也急剧上升,战争形式从之前的争霸战争变成了灭国战争。

为了获得战争的胜利,跨入战国时期后,各国国君和士大夫使用的手段也变得越来越卑劣,越来越多的尔虞我诈、见利忘义、撕毁合约、损坏结盟的事情屡屡发生。而我们回看春秋时期,会发现春秋多君子,春秋时代的国君和士大夫,也就是贵族阶级,极其遵守现有的规则。比如曹沫劫盟事件,在齐桓公手下完全无力救援的情况下,只凭桓公的一句承诺,曹沫丢下匕首转身就走,完全不怕桓公出尔反尔。那么为什么春秋多君子呢?就让我们从曹沫劫盟事件中一窥究竟。

曹沫劫盟事件中,为什么他不担心齐桓公反悔?

太史公十分敬佩刺客


史料记载的第一次人质危机

曹沫劫盟事件是华夏文明中有历史记载以来第一次劫持人质事件。曹沫是何许人也?据《史记·七十列传·刺客列传》中记载: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曹沫劫盟事件中,为什么他不担心齐桓公反悔?

曹沫劫盟剧照

不过,虽然三次战斗不胜,但那是因为齐国综合实力强大,鲁人确实不是对手,曹沫本身的表现应该是可圈可点的,否则庄公也不可能让他继续为将。

因为曹沫战败,庄公畏惧,所以不得不割地求和,为了达成协议,齐鲁两国国君在柯地会盟。正当鲁庄公要签订屈辱的合约时,曹沫出人意料地手持匕首冲了上来,劫持了桓公,由于事发突然,桓公身边的卫士不敢上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曹沫发表了一番慷慨陈词。

曹沫劫盟事件中,为什么他不担心齐桓公反悔?

曹沫劫盟


曹沫厉声说到:"鲁弱齐强,本来我们应该是友好邻邦,但是您恃强凌弱,多次侵略我国,贵国的都城本应在国土中央,现在却压到了我国边境,难道是想以我国作为贵国的领土吗?请把我们的土地还给我们,做一个大国应该有的担当。"说完手持匕首,怒目圆瞪看着桓公,等待着他的回复。

笔者认为,这件事事发突然,令人措手无错,也许庄公也没有预料到这一点,从后世对庄公的评价来看,以他的能力很难想出这样的处置办法,如果没有曹沫就直接签订屈辱条约了,所以这件事应该是曹沫一人所为,换句话说,他因为无法战胜齐军心中有愧,于是独自计划了这次石破天惊的劫持行动,以期回报信任他的庄公。

曹沫劫盟事件中,为什么他不担心齐桓公反悔?

战国时期的匕首


曹沫听到桓公承诺丢下匕首

眼下,齐桓公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答应曹沫的要求,以观后效;第二就是坚持原则,玉石俱焚,以自己的生命换得齐国的壮大。不过桓公似乎并不具备完成第二个选择的条件,未加思索就答应了曹沫的要求。

我们不能说桓公失节了,不过可以对比一下蔺相如完璧归赵时的情景。据《反经·臣行》中记载:

"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不敢发。相如一厉其气,威信敌国"

曹沫劫盟事件中,为什么他不担心齐桓公反悔?

蔺相如不畏虎狼之秦

从上文的寥寥数语,我们就仿佛能体会到蔺相如不畏虎狼之秦、据理力争、慷激激昂、气壮山河的气势,再回头看一下桓公的表现,高下立判。

不过,既然桓公答应了曹沫的要求,曹沫也表现得很果断,转身丢下匕首,回到之前的座位,面不改色,继续看着事态的发展。桓公在得到安全保证后,很是生气,打算不承认刚才的承诺。并且要处置曹沫,管仲立刻阻止了他,让他宁可失去土地也不可在天下诸侯的面前丢脸。桓公之所以能在众多诸侯国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听从管仲的建议,所以冷静下来之后,他并没有为难曹沫,也将鲁国失去的土地还了回去。

曹沫劫盟事件中,为什么他不担心齐桓公反悔?

齐桓公似乎并没有打算为国捐躯

为什么管仲要阻止桓公失信呢?

  • 首先会盟期间,许多诸侯迫于齐军势大,不得不过去参加会盟,他们虽然国家实力低微,但是却也不会做失信行为,名正言顺。如果桓公因为一时气愤失去了信用,虽然身为大国之主但是却失去了身份,从此政令不通,小国即使被齐攻灭也不会服从于他,这是有损于国家利益;
  • 其次就是身为贵族后裔的管仲本身接受到贵族的教育,遵守游戏规则这种认识已经刻入了骨髓,融入了血液,在发现他侍奉的国君即将失信后,本能地就会去阻止桓公,这也是春秋多君子的真实写照。


春秋时代战争参与者多贵族

从曹沫结盟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春秋时代一句承诺的力量也许能胜过千军万马,曹沫根本就不担心立下了盟约的桓公会难为他,而桓公也确实兑现了承诺。两人不分立场,皆可以称为君子。那么为什么春秋时代多君子呢?这是因为春秋时代战争的参与者多为贵族阶级,而这些贵族阶级的最大特点就是守信。下面让我们具体解释。

曹沫劫盟事件中,为什么他不担心齐桓公反悔?

周礼为春秋贵族的言行提供了重要参考

春秋时期之前的朝代是夏商周,这些朝代的社会性质都是奴隶社会,而始皇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所以从周朝到秦朝之间的这段时期本质上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这样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当时能参与政治和战争等社会活动的人基本都是整体偏上的贵族,是不被温饱所裹挟的头部群体。这个群体从小受到的教育就传承自祖先的贵族教育,也就是周礼。据《中国法律思想史》中记载:

"西周以宗法等级制度为核心的礼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统治思想的核心。当然在其后的时代,礼的适用范围和功能发生移转,从西周之时主要作为政治权力分配功能的原则。"

也就是说贵族群体从小被一组严苛而详细的规矩所束缚,所以在他们参与政治和战争的时候,他们只会严格遵照《周礼》所规定的方式执行,而不敢越界。如果真有一个想违背周礼的贵族妄图为自己带来利益,同样他也会被其他贵族所孤立,不得不被迫从"天下"这个牌桌上离场。

曹沫劫盟事件中,为什么他不担心齐桓公反悔?

宋襄公将贵族的仁义推到顶峰

这就是春秋多君子的重要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曹沫听到了齐桓公的承诺后可以安心放下匕首,因为他知道,如果桓公违约,自己最坏的结果就是被他报复身死;而桓公作为天下霸主,虽然国富民强、兵强马壮,只要敢贸然毁约,受到的惩罚会比自己严厉得多,从此也会基本退出争霸舞台,因此才有了之前的一幕。

曹沫劫盟事件中,为什么他不担心齐桓公反悔?

士族崛起打破了贵族垄断


结语

虽然周朝从立朝伊始国运达到顶峰,而后逐渐衰落乃至于礼崩乐坏,但是余威仍在,天下诸侯必须得以周天子为尊,不过各诸侯国虽然在名义上是周朝的臣子,但是自武王分封之后,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对诸侯国的统治,所以双方渐行渐远。

但是春秋时代的贵族仍然受到周礼的影响,并且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内由贵族阶级占据了战争和政治活动的主要舞台,所谓的春秋多君子,正是因为贵族阶级从小受到家族的熏陶,始终以信义为重,并且形成了这样的社会风气,至于不守周礼的平民阶级,他们根本无力参与社会上层的活动,只能充当历史进程中的炮灰,所以给人留下了春秋多君子的感觉。

随着铁器带来的生产力提高和士族阶级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平民阶级减少了和贵族阶级的差距,大量的平民子弟脱离了繁重的劳动,脑海里开始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想法;再加上战争程度越来越激烈,所以许多之前被贵族所不齿的卑劣手段和阴谋诡计被提上了前台,活下来变成了第一要务,而君子之风由于不满足国君的需求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在春秋初年,这种君子之风确实是当时的主要潮流,这也是当时的贵族阶级极其遵守现有的规则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史记·七十列传·刺客列传》

2《反经·臣行》

3《中国法律思想史》,梁凤荣

本文内容来自今日头条号:钧儒说史 100%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存在疑义,请联系删除。)我们将持续为大家输出精彩的原创文章,欢迎小伙伴们订阅转发及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