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剑胁迫君主却被称赞,刺杀君王成就一代雄主

“刺客”这个词,通常只在武侠小说中出现。但事实上,它曾经真实地存在于现实之中。李白曾在《侠客行》中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三国时曹操、孙权兄弟等许多政坛风云人物都喜欢倚剑而行,而刺客最早时则是出现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

一次成功的刺杀必须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于是刺杀的结果,便是有成功,也有失败。下面我们先来看一次成功的刺杀。确切地说,不叫刺杀,而应该叫做劫持。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故事的主角名叫曹沫。

曹沫是鲁国人,非常的勇武有力。他非常得鲁庄公的喜欢,喜欢到跟邻居齐国打仗,都让曹沫这个以勇武有力著称的人担任将军。但勇武有力不代表会打仗,所以曹沫三战全输,被齐国占走了大片土地。而曹沫自己,也屡败屡跑,全无捐躯沙场的崇高意识。

拿剑胁迫君主却被称赞,刺杀君王成就一代雄主

鲁庄公慌了,献上遂邑之地向齐国求和。

至于曹沫呢,虽然在他领导的战役中,鲁国丢失了大片领土,现在又要割地向齐国求和,但是他这个人是鲁庄公喜欢的类型,所以虽然逃跑了那么多次,但还是被鲁庄公任命为将军。由此可见,个人的喜好会对一件事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齐国跟鲁国定了在柯地签订盟约,鲁庄公和齐桓公二人刚刚走上盟坛,曹沫就持着一把匕首冲上去抓住齐桓公,把匕首架在齐桓公的脖子上。这下把众人都吓坏了,问,你想干嘛?

曹沫回答,齐国仗着比鲁国国力强,天天欺负我鲁国,今天鲁国都城一倒塌就会压倒齐国的边境,您最好考虑考虑这个问题。

齐桓公听了这赤裸裸的威胁,就答应归还之前侵占鲁国的土地。曹沫得到承诺,就扔掉匕首走下盟坛,面不改色地站回自己的位置。

齐桓公本来作为胜利一方,应该是雍容尊贵优雅范,结果弄成了灰头土脸狼狈相,怒从心头起,张口就想要否定刚才出口的承诺。管仲眼疾口快挡住了他想说的话。管仲说,既然答应还他土地,就还给他。不值得为了这么小小的一点土地败坏了在诸侯们面前的信用,搞得好像我们背信弃义一样。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就还给了之前侵占鲁国的土地。

拿剑胁迫君主却被称赞,刺杀君王成就一代雄主

鲁国凭着曹沫的一把匕首,收复了失地,保住了尊严;而齐桓公虽然没捞到土地,却在此次事件中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大气的举止,赢得诸侯尊敬,各国都来朝拜,开始踏上称霸的道路。

这次刺杀,结果双赢。

或许是双赢的结果太过耀目,后世们渴望同样的双赢,只是结果载入了史册,双赢的结果永不再现。

一百七十年后,吴国出现了专诸。

专诸是由逃到吴国的伍子胥引荐给当时的吴公子光的。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诸樊,他是个不按理出牌的人。他有三个弟弟,他认为三弟很贤明,就想采用兄终弟及的方法,把王位挨个传下去,一直穿到三弟季子札手中。

愿望是好的,但季子札是个不按理出牌的人。他直接逃走,拒绝接受王位。所以吴国王位传到吴王二弟夷昧手中,便搁置了。于是吴国人便立了夷昧的儿子僚为新的吴王。

拿剑胁迫君主却被称赞,刺杀君王成就一代雄主

这样一来,原本吴王诸樊的儿子公子光就被边缘化了。公子光很不开心,他说,如果按照兄弟接班的次序排,应该是季子札继承王位;那如果是要儿子接替王位,我才是真正的嫡子。现在这样排是什么道理?

他秘密供养一帮子死士,打算夺取王位。

刚好这会儿伍子胥从楚国逃到了吴国,劝现任吴王僚攻打楚国。公子光觉得伍子胥这个计划碍了他夺取王位,就对吴王僚说,伍子胥父兄都被楚王杀死,他劝您攻楚是为了替他自己报仇,不是什么好意。

伍子胥看到公子光刻意阻碍,便明白了公子光的意思。回头便把自己结交的很有才能的专诸引荐给了公子光。

公子光得到专诸非常高兴,把他当做上宾对待。而专诸,也希望投桃报李,能为公子光尽一份力。

拿剑胁迫君主却被称赞,刺杀君王成就一代雄主

他们等到的机会终于到了。当时是吴王僚登基的第九个年头。楚国楚平王死去,吴王僚就想趁着楚国办丧事的机会捞一把,于是派遣自己的两个弟弟盖余、属庸带兵包围楚国的谮城,想趁机占了它。又担心事情做得不地道惹来别人非议,派遣大夫延陵季子到晋国去,观察各个诸侯国们的动向。

结果楚国恼怒之下出兵断了盖余和属庸的后路,把二人孤零零悬在了楚国本土上。

公子光冷眼旁观一阵后对专诸说,这是个好机会,失去这个机会,我就再没机会登上王位了!我本来就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就算是三叔季子札回来,他也不能把我废掉!

专诸则说,吴王僚的两个弟弟带着吴国军队在楚国,被楚国断了后路留住回不来,国内没有支持者,我们可以把他杀掉。

公子光跪地扣头,说,我的身体,也就是您的身体,您身后的事,都由我负责了!

拿剑胁迫君主却被称赞,刺杀君王成就一代雄主

这年四月,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重兵武士,派人宴请吴王僚喝酒。吴王僚派出侍卫兵士,从王宫一直排到公子光的家里,门两旁、台阶上都站在手持长矛,身披铠甲的卫兵。

吴王僚与公子光宴饮,酒酣耳热时,公子光说自己腿脚不舒服,去上点药,就起身离开,进入地下室。专诸手中捧着个盘子,盘子里装着一条鱼,鱼肚子里藏着一把匕首,专诸把鱼进献给吴王僚。并掰开鱼,拿出匕首趁吴王僚惊吓的一瞬间刺中吴王僚!

吴王僚当场死去,堂中大乱,专诸被吴王僚卫兵杀死,公子光放出地下室甲兵,全歼吴王僚卫队士兵。自封为吴王,就是大名鼎鼎的吴王阖闾。阖闾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

因有最初曹沫的双赢,接着有专诸的以身成全恩主,后世便总有人期许那般辉煌灿烂、彪炳史册。

几百年后的战国末年,一个效仿着曹沫风格,克隆了专诸刺杀手段的刺杀行动用失败为这个时代划上了句号。

传说从此后便只是传说。

燕太子姬丹得到了刺客荆轲,但姬丹要求荆轲要先挟持秦王嬴政,逼他把侵占六国的土地全部吐出,如果嬴政不答应,再把他杀掉。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首先便会轧碎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拿剑胁迫君主却被称赞,刺杀君王成就一代雄主

公子光为何不让专诸先挟持吴王僚,逼他退位,他不答应时再行刺杀?因为公子光知道,机会稍纵即逝,而刺杀行为,比战争更加激烈凶猛。瞬息万变间,便可决定事情的最终走向。所以刺杀的结果只有一个,要么死,要么活。

姬丹只学会了专诸的把匕首藏在鱼肚子里的技术,却没学会刺杀最重要的精髓。

荆轲在最后的刺杀阶段还在犹豫,是先要秦王的命,还是先挟持住他?瞬间的犹豫便决定了最后的结局,荆轲用惨败和死亡为这个时代落下最后的帷幕。

曹沫,保卫家国领土;专诸,为酬谢知己参与夺嫡;荆轲,为姬丹的一己之私报复。

曹沫的双赢是赢在了时代,那个时代尊重承诺与信誉,所以曹沫能赢,更能安然无恙;公子光夺取本该属于自己的王位,专诸以死报答知遇之恩;荆轲便格外悲惨,姬丹对他并不信任,只是利用。但人已入坑,便不得不往前走。结果如何,只看上天的安排。幼稚的姬丹,不会懂得就算荆轲刺死秦王,也改变不了任何事情。这一任秦王死了,还有下一任,燕国迟早会被灭,六国最终会统一。于是史书中多了一个失败的壮士荆轲,来做千百年来人们口中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