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丨公元120年代:哈德良王朝

(腳本撰寫:沈東方 視頻統籌:劉芳源)

上期回顧

公元121年,許慎的《說文解字》定稿,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解釋漢字字形的著作,是研究漢字和中國歷史、文化的基礎典籍之一。同時期的羅馬,國家元首哈德良及時將此前東征西討的戰略擴張調整為戰略防禦,採取一系列守成措施,實現了羅馬發展的平穩過渡。

本期提要

羅馬經過幾百年的擴張,在公元1世紀早期達到它的擴張極限。羅馬元首哈德良適時調轉國家前進方向,進行戰略收縮,停止擴張、轉為防禦,在不列顛和達契亞等地區修建長城;他採取措施促進國內融合,加強中央集權,推動東、西地中海地區的文化交流,為羅馬後來的繁榮穩定奠定了基礎。

2020丨公元120年代:哈德良王朝

哈德良像

公元12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裡,羅馬元首哈德良都奔走在巡視帝國各個行省的路上。哈德良是出身於西班牙的羅馬貴族,早年父親去世,在他的表叔、日後的羅馬元首圖拉真監護下長大成人。在圖拉真的關照下,哈德良官運亨通,不僅加入了元老院,還率領軍團跟隨圖拉真四處征戰,先後擔任地方總督和羅馬執政官,積累了豐富的政治和軍事經驗,受到器重。117年圖拉真去世,哈德良作為元首的養子繼位,成為羅馬帝國安東尼王朝的第三任元首。哈德良還沒來得及品嚐登上權力巔峰的滋味,一個重大的難題馬上擺到他面前:圖拉真在世時奉行擴張政策,他東征西討,極力擴張羅馬版圖,留下一個領土跨越亞、歐、非三大洲的龐大帝國,從東方的幼發拉底河到西方的西班牙、高盧和不列顛,從北方的萊茵河、多瑙河到南方埃及的廣闊土地全部處在羅馬統治之下,浩瀚的地中海成為羅馬帝國內海。新元首是否繼承前代元首的擴張政策,繼續征戰征服異族,直到把所有人類居住的土地都納入羅馬統治之下?哈德良決定巡視帝國的全部領土,考察現實情況,做出決定。

121年,哈德良渡過波濤洶湧的英吉利海峽,來到位於帝國西北邊陲的不列顛島。羅馬人與不列顛的淵源由來已久:早在公元前54年,羅馬巨頭愷撒就率軍在此登陸,試圖征服當地土著,把不列顛島納入帝國版圖,但是沒能成功;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再次遠征不列顛,遭到土著頑強抵抗。此後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殘酷戰爭,帝國終於鎮壓了不列顛南部的抵抗勢力,建立起穩定統治。但是島上土著聚集在北部地區負隅頑抗,他們不時作亂,騷擾帝國邊境,成為帝國皮膚上久治難愈的癬疾。哈德良此番駕臨不列顛,就是要想出對策,解決不列顛島上土著作亂的難題。他來到帝國前哨,仔細觀察當地的情勢,發現與陽光普照、溫暖明媚的地中海相比,這裡簡直就是另一個世界:不列顛島屬於海洋季風氣候,天氣陰冷潮溼,空中長年霧氣瀰漫、難見天日,地上則是一望無際的碧綠草地,隨著丘陵高低起伏,直到大海岸邊,間或有灌木成叢,點綴其中。此地不適宜農作物生長,卻打造出吃苦耐勞、精神頑強的不列顛島民,他們野蠻粗俗、文化落後,但是桀驁難馴、英勇不屈,除非調集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否則難以征服,然而當地物產不足以提供大軍所需,跨海運糧成本高昂,一旦補給不繼、大軍生變,後果難以預料。哈德良在此沉吟良久,發佈命令:沿著帝國邊境線,在不列顛島上從東到西修築石牆,把帝國領土與土著部落隔絕開來,防止土著襲擾邊境領地;帝國駐軍嚴守石牆,不再北上遠征土著部落。

2020丨公元120年代:哈德良王朝

哈德良長城遺址

哈德良修建長城的決斷絕非一時興起。作為具有豐富政治、軍事經驗的政治家,他深知許多個世紀以來持續不斷地征服異族給羅馬增添了不朽的榮耀,但是也帶來了無盡困擾:羅馬不斷擴張,四處樹敵,時至今日除了不列顛土著,多瑙河上游的日耳曼人、黑海北岸的薩爾馬特人、北非的摩爾人都在漫長而又遙遠的邊境上襲擾著帝國守軍,讓羅馬人疲於奔命,更不用說東方大國帕提亞正在幼發拉底河畔虎視眈眈,要與羅馬爭奪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控制權;利比亞、埃及和巴勒斯坦等地區雖然已經納入帝國版圖,但是當地居民並未完全臣服,隨時準備起義反抗;地中海東部的希臘語地區被羅馬人征服已久,然而雙方在政治、文化上依然存在隔閡,互相融合任重道遠。從表面上看,羅馬帝國身軀龐大、權勢逼人,貌似所向無敵,但實際上已然到達擴張的極限,稍微受挫就有可能引起連鎖反應,一潰千里、滿盤皆輸。哈德良在繼任元首之前已經覺察到帝國的隱憂,在外巡視看到的現實情況使他相信:雖然不斷對外征服造就了羅馬的偉大,但是繼續征服下去的話,羅馬就將面臨毀滅,擴張政策已然無法繼續;國家必須改弦更張,鞏固現有領土,持盈守成。他的理想是把羅馬建設成一個寬容、和諧、公正、和平的帝國。

哈德良採取一系列措施貫徹自己的守成政策。在東方,他與帕提亞帝國展開談判,雙方約定罷兵議和,羅馬放棄攻佔兩河流域,取消亞述行省和美索不達米亞行省,把羅馬的東方邊境線退回幼發拉底河;至於北方的日耳曼人,哈德良按照對付不列顛人的方式,命令在多瑙河上游的達契亞地區修建長城,把日耳曼蠻族阻擋在帝國邊境線之外,同時不再北上征討這些蠻族部落。這一系列收縮措施穩定了邊界,有利於國內經濟增長、文化繁榮,取得了良好效果。哈德良趁機鼓勵農民開墾荒地、發展農業,修建道路、增強交通,使羅馬實現平穩過渡,進入和平發展時代。對於東、西地中海地區的政治和文化差異問題,哈德良也頗費了一番心思:東地中海地區通行希臘語,並在過去幾百年中發展出極為繁榮的希臘語文化,相較之下羅馬以及西地中海地區的拉丁語文化出現較晚,雖然有後來居上之勢,依然難以掩蓋前者的輝煌。哈德良雖然是出身於西班牙的羅馬人,卻是希臘文化的愛好者,他自己設計建造了一套希臘風格的別墅,用以收藏各種希臘典籍,而且經常巡訪希臘化地區的城邦,與他們各種金錢、糧食的捐助,支持他們的城市建設,舉辦各種文化活動。雅典現存的哈德良拱門就是哈德良捐資修建,成為這位元首親希臘政策的遺證。哈德良積極拉攏東地中海城邦的上層人物和知識分子,給與他們各種寬厚待遇,增強他們對羅馬的認同感和向心力,使得東地中海地區成為羅馬帝國的穩定疆域,對地中海周邊地區的融合發展做出了貢獻。

2020丨公元120年代:哈德良王朝

哈德良拱門

對外止戈息武、對內融合發展是哈德良持盈守成政策的主要表現。除了整合東、西地中海地區之外,哈德良還銳意改革羅馬內政:他把奧古斯都創立的元首顧問會議改造為直接向元首負責的常設官僚機構,加強中央集權,並把法學家吸收到顧問會議中來,掌握了法律的解釋權。130年哈德良命令顧問會議中的法學家彙總編纂古往今來的羅馬法令,製成《永久敕令》加以公佈,使元首掌握了立法的權力,羅馬的中央集權水平在哈德良手中大大提高了。需要注意的是,哈德良雖然以寬容、和諧、公正、和平自詡,但是在鎮壓國內反抗運動時卻毫不留情。132年巴勒斯坦地區爆發反羅馬起義,哈德良下令鎮壓,用整整三年時間把這片地區化為一片焦土,數十萬人身亡。

作為安東尼王朝的“五賢帝”之一,哈德良是一位承上啟下的羅馬元首。他剛剛繼任的時候,羅馬帝國內憂外患不斷,局勢兇險。哈德良適時轉換國家前進的方向,進行戰略收縮,持盈守成,不再把資源浪費在無休止的對外戰爭上,轉而融合國內各種政治力量,謀求和平發展,可謂是“知其所止”的優秀政治家。他在位20餘年,實現了羅馬發展道路的平穩過渡,為國家後來的繁榮穩定開闢了局面。英國史學家吉本在《羅馬帝國衰亡史》中把安東尼王朝稱為“人類最幸福的時代”,這一時代的基礎奠定於哈德良王朝。

(本欄目總撰稿為卜憲群,本期作者為山東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孫文棟)

中西大事記

中國

公元120年

班超之子班勇歷陳西域的重要性,東漢設置西域副校尉,駐軍敦煌。

公元121年

許慎完成中國第一部系統性研究漢字的著作《說文解字》;造紙術發明人蔡倫去世。

公元126年

西域東部車師等六國全部歸附東漢。

西方

公元120年

羅馬著名史學家塔西佗於120年代去世;希臘著名史學家普魯塔克於120年代去世。

公元121年

羅馬元首哈德良巡視不列顛島,在島上修築長城。

公元130年

哈德良命令法學家編纂《永久敕令》,成為羅馬法律的基礎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