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遇到了难题 权威专家来指导

3月17日,在华容县东山镇佛寺村种植大户艾传威水稻育秧基地,来自湖南农大、华容县农业农村局、东山镇农技站的10多名权威农技专家现场就春耕春播水稻种植进行专题研讨,献计支招。

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46岁的种植大户艾传威多年来已积累了丰富的水稻种植经验,不负“权威”盛名。近五年来,一直种有双季稻160亩和中稻200多亩。为了增产增收,他在双季稻早晚稻合理套种和选种上颇费了心思,每亩可比一季稻种植增收300元左右,每年自主收入10多万元。同时,也为周边搁地农户、闲置劳力和贫困户增加了就业机会,创造了经济效益。

“权威”遇到了难题 权威专家来指导

“我一定要把疫情耽误的农事补回来!粮食是根本,种田是大事,再大的困难,我也要领头不让本村一寸耕田落闲抛荒!”面对众多农技专家和领导的关心,作为多年的全国科技示范户及2019年市级文明家庭的主人,艾传威说,荣誉不是照人的美丽光环,是更大的社会责任;疫情虽然还没结束,但要积极开展春耕生产,带动村里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随即,当大家询问艾传威2020年的种植规划和已筹备的生产资源情况时,他如数家珍地汇报着:佛寺村是一个主要劳动力外出较多的村场,为了避免本村老弱农户闲田抛荒,他采取合同收种方式,已落实种植550亩水稻田,其中双季稻350亩、一季稻200亩。目前已备齐了肥料45吨、地膜120斤、拱1800片、早稻种子4000斤,已修建了1600平方米的晒场和400平方米的仓库,购置了新型旋耕机、抛秧机和收割机各1台,都有专人管理驾驶。当务之急,就是要搞好大面积早稻集中育秧。

“权威”遇到了难题 权威专家来指导

一年之计在于春,播种是关键。面对350亩早稻种植基地,一向沉稳的艾传威还是说出内心的焦虑,一是担心大面积育秧技术难于把关;二是担心疫情期请工困难,会延长播种期;三是担心大面积人工抛秧不能适时如期完工,影响晚稻选种;四是气候难以预测,防病治虫难于把关;五是担心购物渠道不通、资金短缺。

面对艾传威提出的困难,专家们有的放矢,纷纷支招,献计施策。

湖南农业大学王悦教授说:振兴农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要开阔视野,大胆着眼于智力农业、精细农业、信息农业、生态农业,用科技新成果改变农业生产方式,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劳动效益,增产增收促发展。他具体提倡早稻种植可采取播种抛秧一体化机器,大田防病治虫要采用统防统治、植保无人机。

“权威”遇到了难题 权威专家来指导

华容县农业农村局殷玉良对当下选种、育种、播种、秧田配套面积、整形和地膜覆盖等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一是要选好适宜环境抗病力强的优良高产品种,育种要严格把关温度消毒环节;二是播种时,要掌握好新型播种机器的性能及技术,秧田与大田面积比例要协调,秧田整形、软盘、竹拱置放以及地膜覆盖要规范,从而提高劳动效益。

东山镇农技站站长徐志明在针对目前艾传威购种购肥购机及其它资金尚存短缺、新型机器使用技术不熟练,及劳务协作困难等问题,把脉把关,承诺东山农技站会通过惠农、金融、信息、保险公司等行业渠道以及产业扶贫就业迅速补齐资金、物质、人力短板,并随时安排专业指导员协同湖南农业大学、县农业农村局技术指导服务。

听完专家的指导,艾传威信心满满。送走大家,望着身后一大片良田,仿佛即将铺满金色的稻子……他要大踏步往前走,因为明天,好多事、好多人在等着他……

9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