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和順治,誰更適合做皇帝?

qzuser


當然是多爾袞了!順治還幹出什麼功業來了嗎?

其實這個皇位本來就應該是多爾袞的!是順治的阿瑪皇太極從多爾袞手裡奪去的!當時努爾哈赤是傳位給多爾袞的!結果因為自己死的早了一點,繼位人安排方面沒有做好!導致多爾袞一方勢力薄弱,才被皇太極奪去了皇位!而且還殺死了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因為當時努爾哈赤要傳位給多爾袞時她在場!所以不得不殺了她!他的皇位被皇太極奪走了,他的母親被皇太極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也嫁給了皇太極!這種深仇大恨多爾袞怎麼能忘??於是他發奮刻苦,南征北戰!終於使得自己在朝廷有了很高的地位!

這時,機會來了!皇太極突然猝死了!死之前沒有立下太子!這給了多爾袞絕好的機會!於是他開始爭奪皇位!而皇太極得長子豪格也不甘示弱,也在跟他爭奪皇位!雙方甚至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最後,考慮到他們倆誰上位,另一個肯定就不服!到時候清朝就會陷入內戰!於是有人提議讓他倆各退一步!在皇太極的兒子中挑選母親身份尊貴的人做皇帝!他倆無奈也只能各退一步了!多爾袞支持了自己曾經喜歡的女人莊妃的兒子福臨為帝!豪格支持了博果爾!最後經過一番爭鬥,福臨勝出!多爾袞成為了攝政王!

在多爾袞擔任攝政王以後不久,李自成就攻破了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殺,大明滅亡了!聽到這個消息,多爾袞率領清朝所有的軍隊南下,在山海關和吳三桂的關寧鐵騎一起打敗了李自成!李自成回到北京後稱完帝,便匆匆退出北京來到了山西!清朝立刻遷都北京!給崇禎皇帝發喪,同時收編明軍為綠營!進攻山西的李自成,不久李自成就失敗被殺了!

在進攻山西的同時,清軍也向明朝的殘餘勢力展開了進攻,沒多久便消滅了南明!爾後又消滅了四川的張獻忠!漢地基本掌握在清朝手裡了!

在天下基本平定之後,多爾袞就開始了奪位的操作,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始終沒有成功!在幾年後死去!年僅三十九歲!

多爾袞為清朝的入關和天下的平定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如果沒有他清朝可能還在偏安一隅,不可能奪得天下!但是他後來的篡位為他帶來了不好名聲!在他死後,他的家人被各種處罰和流放!

多爾袞在擔任攝政王王時,順治就是一個傀儡!沒有機會作為!在多爾袞死後幾年,順治親政,但也沒幹出什麼大的政績來!所以多爾袞和順治相比還是多爾袞當皇帝合適!

如果多爾袞做了皇帝,也許他還會有許多的作為!甚至不亞於康雍乾三帝!可是康雍乾是順治的後代,不是多爾袞的後代!如果多爾袞做了皇帝,他的後代可能沒有順治的後代這樣有作為了!也正是因為順治做了皇帝,所以才有了康雍乾三位皇帝,他們為清朝的安穩和擴張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南宮雁門說史


當然是多爾袞,多爾袞也確實是滿清入關後的真皇帝。

首先,順治作為一個皇帝是極不合格的,他本人的遺詔幾乎是他這一生的完美總結。

第一條,順治檢討說,自己並無高厚的德行,卻繼承了祖宗大業,但卻沒有治理好國家,沒有致福於百姓,這是自己的一條罪過。

第二條,說自己先母親去世,不能孝養母親,是自己的罪過。

第三條,再強調父親去世時,自己因尚年幼,未盡孝儀,本應在母親去世時給予彌補,但今不能承歡母后,反給母親帶來痛苦,是自己的罪過。

第四條說,對宗室諸王貝勒等滿洲親貴未能照應周全,是自己的罪過。

第五條說,在施政之中偏向任用漢族大臣,疏遠了滿洲官員,是自己的罪過。

第六條說,自己用人所持標準過高,沒能很好地發現人才、使用人才,是自己的罪過。

第七條說,自己對不稱職的官員未能及時撤換,是自己的罪過。

第八條說,自己在宮中花費過多,影響了官員的俸祿,是自己的罪過。

第九條說,自己在宮殿建造和器具使用上花錢太多,未能體諒百姓生活的艱辛,是自己的罪過。

第十條說,自己寵愛的董鄂妃去世時,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喪葬之禮違反定製,過於鋪張,是自己的罪過。

第十一條,說自己過分信用太監,致使其營私舞弊,是自己的罪過。

第十二條,說自己圖清閒,很少上朝,致使與大臣們缺少聯繫,是自己的罪過。

第十三條,說自己自以為聰明,聽不得不同意見,以致大臣們不肯進言,是自己的罪過。

第十四條,說自己知錯而未能改錯,以致過錯越來越多,是自己的罪過。

沒有一個人能如此完全地否定自己,這無疑是當時滿清貴族所擬的。但這恰恰能說明,包括他的母親孝莊太后在內,整個清朝上層貴族都對順治皇帝極其不滿。

這裡再講幾個關於順治本人的段子,多爾袞死後,鄭成功帶兵狂掃江浙,甚至包圍了南京,消息傳到北京,順治作出的第一個決定竟然是要逃回瀋陽。

聽聞消息的孝莊極其氣憤,當面指責順治沒出息,不孝,竟然要把祖宗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讓人。被孝莊指責後的順治惱羞成怒,以劍擊御座,賭咒發誓要御駕親征。

滿清貴族和孝莊太后本人當然知道順治是個什麼貨色,他御駕親征無疑等於送死。於是讓與順治本人關係良好的外國傳教士湯若望勸阻了他。

但順治也是不作不死,他董鄂妃死後,順治也感到了滿清貴族對他的不滿後,本想出家又被阻止,於是讓太監替他出家,實際上是為了保全這個太監(此太監是順治皇帝身邊的親信,順治深知他死後這個太監不會有好下場),他還親臨剃度現場觀摩,因為這個寺廟在漢人聚居的北京南城外,滿人沒有抵禦天花的抗體,結果當晚便感染了天花。

從以上可知,順治本人個性存在極大的問題,並不適合擔任如此重大責任的職位。

反觀多爾袞,力排眾議,入主中原,不僅消滅了李自成與張自忠的起義軍,還打敗了退居一隅的南明,活捉了南明宏光皇帝,奠定了滿清統治全國的基礎。可謂一代雄主。

最後補充一點,多爾袞想當皇帝不存在任何障礙,他之所以沒有篡位的一個重大原因其實僅僅是他沒有兒子。



米伽西Pro



不說其他亂七八糟的因素,單以多爾袞和順治帝誰適合當皇帝來說,當然是清初攝政王多爾袞適合當皇帝!

因為從順治元年到順治七年冬天,整個清朝的實際統治者就是攝政王多爾袞啊!

大家看看這段時間多爾袞領導下的清朝幹了什麼,首先是關內鉅變,李自成消滅明朝以後,面對如日中天的李自成,多爾袞率領清軍入了關,這可以說是清朝最關鍵的一步,是清朝由地方割據政權再到全國性政權的關鍵一步。

入關以後,在多爾袞指揮下,同時期的另外三大勢力,李自成是一蹶不起,次年莫名其妙的死於農民之手,大順政權徹底土崩瓦解。大西政權的張獻忠在抵抗清軍時直接戰死,剩下的四個義子只能避其鋒芒,率領軍隊轉戰雲貴一帶,大西政權也是名存實亡。

至於擁有南方半壁江山,並且是明朝的延續政權南明,這個清軍最強大的對手,在多爾袞的統治下,清軍先後滅了南明的弘光、隆武、紹武三個政權。

也就是說等到順治八年順治帝親政以後,統一天下的難度也就是一個沒有長江天險,更沒有半壁江山的永曆政權了。

所以說以多爾袞從順治元年到順治七年冬天的實際統治情況來看,自然是多爾袞適合當皇帝了。

而順治帝呢,從順治八年親政,到順治十八年駕崩(疑似出家),中間滿打滿算也就是十年,以這十年來看,順治帝不是沒有那份好好治國的心思,比如說重用漢官,以達到平衡,為自己中央集權做準備,還有模仿明朝,建了十三衙門,想要太監來對於滿洲八旗勢力等等。

但順治帝最後幾年的時光就扯淡了,信佛教信的走火入魔不說,為了董鄂妃,更是鬧著要出家,為了一個女人而出家,是一個合格的丈夫,但這根本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所以以順治帝的人生歷程來看,他是一個痴情種子,但真的不適合當皇帝。

對比之下,多爾袞自然更適合當皇帝咯!


宋安之


不是誰更適合做皇帝,而且誰才能做皇帝!你以為多爾袞不想當皇帝嗎?他做夢都想,但是,努爾哈赤時代,還有個比他更想當皇帝的人----皇太極;皇太極好不容易去世了,皇太極的兒子豪格又站在了他的對立面。“既生瑜、何生亮”的苦惱可不僅只有周瑜有,多爾袞也有



努爾哈赤死後,面對咄咄逼人的皇太極,多爾袞根本沒有機會,在皇太極突然暴斃後,多爾袞感到機會來了,可惜,已經成年、同樣兵權在握的豪格也當仁不讓。在討論接班人時,擁護豪格的鰲拜甚至帶兵包圍了議政廳,代善和濟爾哈朗雖然沒有直接參與爭奪,但是,他們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為了避免衝突,多爾袞提議立另一位皇子福臨為王,這堵了豪格的嘴;提議自己和濟爾哈朗共同出任攝政王也得到濟爾哈朗的支持,最終,福臨機緣巧合登上皇位



順治在位時,亮點並不多,很多還是在多爾袞和孝莊的運籌下完成的。讓人印象最深的好像就是對多爾袞的“清算”和對濟爾哈朗、鰲拜等人的提拔了,這也為後來的康熙留下遺患。順治後來又痴迷於董鄂妃,在董鄂妃死後沒多久,他也因感染天花而亡



無論從政治、還是軍事角度來看,深謀遠略的多爾袞無疑更適合皇位,只可惜,天公不作美,讓他屢屢與皇位擦肩而過。39歲時,多爾袞因跌馬而死,這為他悲壯的一生畫上了句號


滿清遺史


誰坐皇帝不重要,重要誰用權柄幹事情更適合,更重要。

多爾袞沒有當上皇帝。並沒有改變他是成為清初著名軍事家,政治家。

以攝政王的歷史著名身份,以他為代表滿清人物入關改變大明江山,滿清人當家作主的歷史。

他是確立大清開創北京政權,實行各項政策的最重要的決策者和策劃人,其後內部鬥爭是家族內矛盾鬥爭,論其生前謀逆罪削爵,對歷史貢獻而言沒有一人能到影響他是傑出滿清第一人,軍事家,統帥指揮家 是中國最為卓越天才的政治家。

他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從小隨父征戰,跟兄皇太極在蒙古草原作戰時就能指揮獨立行動大獲大捷 ,俘虜萬餘時才十六歲。成為墨爾根式戴青(最聰明的統帥)封固山貝勒。

參加了策劃率領軍隊圍攻北京城,散佈離間計謠言,讓大明名將袁崇煥被崇禎所屠殺絕妙歷史行動,功成還敗山海關援兵薊州,還師中再敗明軍。比關羽小說所寫過五關斬六將英雄的還偉大。是十八歲。

二十六歲監築遼陽 ,治盛京(瀋陽)至遼河大道。授命大將軍,率左翼四旗軍,大舉入關攻明。越北京,至涿州,分兵八路略山西,保定,擊敗總督盧象昇,破濟南,佔天津。經過二十多場激 戰大捷,克城四十餘座,搶掠無數財,虜持人口二十五萬多回遼東。策劃指揮在松錦大戰,統帥清軍將士約成號令,圍城打援,進攻錦州,用兵不多,大敗大明大帥洪承疇率領精銳軍隊十三萬多,八路總兵。大明損失松山,杏山,錦州,遼陽從此改變清明歷史中力量對比,徹底毀滅山海關外寧錦防線,使寧遠孤城危懸,大朋江山岌岌可危局面已經形成。此戰役從根本動搖明王朝統治地位,取得大決戰性勝利。是皇太極和多爾袞兩人的傑作,以軍事上而說,更是多爾袞為大清帝國王業打下基礎,為大清招降洪承疇,祖大壽,祖大樂等多個的入關引路人。間鼎中原指日可待。

主政後,誘降吳三桂,合兵大敗農民兵李自成佔領北京,以武力統一全國。滅農民軍政權李自成 張獻忠,南明政權,聯合漢族官僚地主勢力,以漢治漢的方策,招降山東,河南,山西,天津拱衛京畿地區,迎來盛京的順治至京政。今洪承疇經略江南。招降奧,贛,閩,湖,廣,雲,貴。以攻帶撫之策,平定江南。命豪格攻陷四川張獻忠,博洛征服閩浙,多鐸為征服蒙古蘇尼特部騰機思。讓孔有德,耿仲明徵服湖廣。

統一全國後,他主持修成《大清律》頒行全國讓濟爾哈郎卸輔,獨專朝政,又令譚泰,何洛會征討復叛明將江西總兵金聲桓,調額色率兵協助陝西三邊總督孟喬芳鎮壓甘肅回回米喇印,丁國棟農民起義,今命濟爾哈郎徵湖廣李過,高一功李自成殘餘勢力。兩次率師親征大軍同大同總兵姜瓖激戰克渾源之地。在1650年病世喇嘛城,才三十九歲,是一身是膽,滿頭是智,戎馬生涯常勝不敗傑出大帥。青年卓越軍事家。也是從八歲起,是和碩額真的幼童,就能躋身於參與後金國政治行列的政治家,是改變中國歷史有重大作為行動的實幹家。

他是有著極為不平凡歷史,對其特別刻薄的少青年時代,因為自己親三胞兄弟都聰明能幹,力量迅速壯大,兄弟怕他們成勢迫害得母親自盡殉夫,大家卻都聲稱是遺命。處境極其孤苦,兄弟們奪其所旗,隨時都有滅頂之災。

多爾袞在夾縫中求生,顯示天生善於韜晦的過人聰明,跟隨皇太極,博取到他的歡心和信任而一再壓制自己的野心,在戰爭中成長顯示超出常人很多卓越勇氣和才幹,不斷得立戰功,才回到英雄行列。成墨爾根青即勇且智的戰將。成為皇太極心愛的帥,因得固山貝勒。

縱觀多爾袞神奇本領與順治帝相論。順治修繕乾清宮,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強制推行剃髮令,下令嘉定三屠,翻譯《洪武寶訓》修盛京孔子廟,修《順治大剛》纂《資政要覽》在文化事業也算有所為,卻搞文字獄,是傀儡皇帝,死後溢“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億純孝皇帝“字數最長卻無實內容。“卻是極少大清中,最少建樹功業皇帝。和多爾袞相比,是太陽和螢火蟲的之光有樣。當然多爾從政歲數更小是7歲。


ww3721王建文


且不論多爾袞和順治誰更適合當皇帝,我今天想說的是比較比較兩人的政績就立分高下了吧!下面先說說多爾袞。

多爾袞在很多影視劇中的形象比不是很光彩,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多爾袞卻是一個關鍵性的人物,不管是在大清入主中原的軍事鬥爭上,還是在大清建立伊始的時政吏治上,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皇太極暴病而亡之後,關於繼承人的問題,在滿洲貴族們之間掀起了諸多風波,大概分為兩派,一派是多爾袞的同母兄弟阿濟格和多鐸及代善子孫支持的多爾袞,另一派是濟爾哈朗為首主張立皇太極之子為新皇。要是當時不能夠很好地處理好新皇的問題,滿洲貴族間很有可能發生混亂。當時就是多爾袞運用自己政治手腕處理好了這件事,他推舉皇太極的第九個兒子六歲的福臨,也就是順治皇帝成為了新皇帝,並同意由濟爾哈朗與自己共同“輔政”。

但是兩人共同輔政中的權力卻極不一樣,濟爾哈朗只是掌管著“出兵等事”,而多爾袞則掌管著“行政除拜,大小國事,九王專掌之。”實際就是大清帝國的實際掌控者。而後多爾袞又運用策略把濟爾哈朗擠出權力中心,拉攏敵對勢力中的人才為己用。進行了一系列限制旗主、加強集權的手段,把大清的軍政大權全部集中掌握在自己手裡,達到統一指揮的效果,為清兵入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想,要是換做順治,他可能不會想到這麼多,也未必有多爾袞這樣的鐵腕。

而且,入關之後並不是萬事大吉,坐享其成。大清還面臨著諸多挑戰,農民起義軍、大順政權、弘光政權等等,還面臨著如何在一個漢人世居之地上建立一套新的管理和統治制度。這些都在多爾袞的謀劃下一步一步的實行著。但與此同時,多爾袞也大力打擊異己,培植自己的親信。這毋庸置疑是歷代統治者繞不過去的坎兒,需要說明的是,這只是大清政權的內部矛盾,其對外的力量還是相當統一一致的。

大清在中原之初,面臨著的局面錯綜複雜,還要以少數的滿人來統治中華大地上的諸多不同民族的子民,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在推行一些制度的時候,收到了很多前明遺民的反抗和反對,要不是多爾袞的心狠手辣,大清的統治將在種種困難中進展緩慢甚至難以前進。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多爾袞才背上了罵名,成為了歷史上遺臭萬年的人。

如果把但是的局勢交給順治,但是還未成年的他肯定決解不了很多問題,而權力將會落在其他權臣的手裡,要是碰上什麼庸庸碌碌之輩,大清也可能就像李自成的大順一樣成為曇花一現的王朝。即使是交給成年親政之後的順治,看看順治帝在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成績和作為,我覺得他更勝任不了一個新帝國的皇帝之位。

所以,我覺得多爾袞和順治,就在大清剛剛入關的歷史背景下,索爾滾更適合當皇帝。


歷史中簡堂西域鷹眼


就史書上對多爾袞和順治的記載來看,多爾袞更具有治國謀略,對滿清的貢獻遠大於順治,然而皇帝不是誰有才就該誰來做的,皇帝最主要的是合適,從這一點來說,多爾袞遠遠沒有順治來的合適,且順治看似沒有多大的貢獻,但順治為帝,就是對大清最大的貢獻。


因皇太極死後未留有遺詔,豪格與多爾袞爭權,豪格有四旗支持,多爾袞有兩旗支持,且八旗中多數將領也支持多爾袞,因此若要從豪格和多爾袞中決出一個勝者為帝,八旗必定分裂,繼而實力大損,難以取得中原政權,建立大清帝國。順治為帝,可以維繫八旗的穩定,而穩定的八旗,才能建立強大的清朝,這一點是順治做的最大的貢獻。

順治做的第二個貢獻就是解決了滿清繼承的問題,自順治帝后,滿清皇帝皆為皇太極一系繼承。而就算多爾袞以軍變的方式取得帝位,最後還能統一中原,後人但凡有機會必將效仿,這對於以少數族人統治龐大的漢人以及眾多少數民族的滿人來說,絕對是滔天的災難。豪格雖為長子,面臨的局面和多爾袞沒有區別。


總結:多爾袞對大清做的最大的貢獻不是為大清打下了多少江山,而是將帝位讓給了最合適的順治,而順治能夠平穩的坐在帝位上十八年,最後順利的將皇位傳於子嗣,就是對大清最大的貢獻。



達達說歷史


多爾袞和順治誰更適合當皇帝這個問題應該從很多方面來談。

首先,皇太極去世的時候並沒有留下詔書屬意誰繼承皇位,當時的熱門候選人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還有皇太極的十四弟多爾袞,但是這兩個人各有隊伍擁護,且兩個人之間的競爭過於激烈,當時大清還沒有入關,正是需要穩定局勢的時候,所以無論選誰都勢必引起動盪,影響入關大業。從這個角度說,選擇皇太極的第九個兒子福臨繼位是折中的辦法,福臨(順治)更適合做皇帝。

其次,多爾袞身經百戰,立下赫赫戰功,可謂是英雄,但是論治國理政,他不一定就強過他人,順治從小得益於孝莊皇后和輔政大臣們的教導,還算是一個有才能的皇帝,在這種情況下,多爾袞沒有一定取而代之的充分理由。


我們都活在夢裡呀


當然是順治更適合當皇帝。

順治當了皇帝,各家旗主王爺各玩各的,上面也沒有什麼人壓著。大家很和諧。

多爾袞當了皇帝,一定會向王爺們討回兵馬權力,到時候雞飛狗跳,不知多少人頭落地,保不齊大清也直接就壽終正寢了。


故紙匯


多爾袞雄才大略,殺伐果斷,開拓進取,適合做開國之君。

多爾袞雖至死沒有稱帝,作為順治的皇父攝政王,不是皇帝勝似皇帝。

順治長於孝莊之手,在多爾袞高壓下成長,性格陰柔持重,守成尚可,開拓不足,只適合做守成之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