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場搖色子搞氣氛,文人行酒令談高雅

現代社會酒場搖色子來提升氣氛,我們來看看文人行酒令的遊戲,來提升一下酒場的高雅。

從前,一些文人有時利用字素分析作酒令。酒令是喝酒時作的一種文字遊戲。酒令都有一定的要求,不會或者不合要求,就罰他喝酒。就和現在我們流行的搖色子、吹牛、划拳是一樣性質,只不過酒令顯得更加的高雅。


酒場搖色子搞氣氛,文人行酒令談高雅

年輕人喝酒和情調,看看古人的酒令遊戲

過去有六個人在一起喝酒。這六個人是:一杯酒鬼,一個懶漢,一個礦工,一個木工,一個農民,一個漁民。

酒鬼拿起酒杯說,我先作酒令,你們照我的作。

他說:水(三點水)字可寫“湯”和“酒”,“呂”字分成兩個“口”,我這一口喝湯,我那一口喝酒。

懶漢接著說:犬(反犬旁)字可寫“貓”和“狗”,“拜”字分開兩隻“手”,我一手抱著貓,我一手牽著狗。

礦工說:金(金字旁)可寫“鐵”和“鉛”,“出”字分開兩個“山”,這個山上出鐵,那個山上出鉛。

木工接著說:木(木字旁)字可寫“梁”和“柱”,“林”字分開兩個“木”,這根木頭當作梁,那根木作柱。

農民說:禾(禾苗旁)字可寫“稻”和“黍”,“圭”字分開兩個“土”,這塊土地種稻,那塊土地種黍。

漁民最後一手拿酒杯,一手指著酒鬼和懶漢說:人(單立人)字可寫“你”和“他”,“爻”字分開兩個×,這個××你,那個××他。備註:×——差


酒場搖色子搞氣氛,文人行酒令談高雅

中國酒文化深厚,不光說酒,還有酒令

有的文人還借酒令來發洩不良現象的不滿。

傳說,一起那有個姓陳的官員,為人正直沒音揭發上級貪汙,被降職,在離職前和一個姓高的朋友喝酒告別。

高作酒令說:“品”字三個“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勸君更進一杯酒。

陳接著說:“矗”字三個“直”,“黑”“出”字成“黜”,直、直、直,為何能不黜。

以上是關於文人行酒令的小故事,博得大家一樂。我們聊聊現代人的酒文化,也是頗有意思。


酒場搖色子搞氣氛,文人行酒令談高雅

色子的文化

色子在現在的酒場上,那也是酒令的一方霸主。甲和乙兩人喝酒,規矩一拳定勝負,三杯為準。

甲說:一個一。

乙說:兩個六。

甲說:三個六。

乙說:開!

結果甲喝兩個,乙喝一個,這也是中國一種很有意思的思想,那就是中庸之道,不說你贏和不說你輸,陪你一個酒,以表示尊重。

對比一下文人行酒令和現代人搖色子都是很有趣的酒令,但是從高雅的程度上說,文人顯得更加高雅有內涵。現代人流行的是一種快節奏的酒文化,很多人不是根據自己的雅興和喜好喝酒,而大多數的喝酒是一種應酬,談不上高雅。

現代社會有的喝酒都是一種職業,陪酒師,只有有量,夠膽,陪酒都是一種崗位。雖說酒令是酒場的文化,還是要回歸其本質,喝酒喝出雅興,莫要貪杯傷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