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自貿片區創新“區塊鏈”應用,戰“疫”期間口岸實現貨暢其流

按照中央和省市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決策部署,大連自貿片區聯合口岸相關部門以及大連集發環渤海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與大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等口岸單位,堅決保障疫情期間口岸物流高效安全運轉,重點將區塊鏈技術在港口提貨和放貨場景中擴大應用,創新實現了基於信任的全程無紙化、零見面的物流業務模式,為今後區塊鏈技術在港口大規模應用做出了探索和示範。


大連自貿片區創新“區塊鏈”應用,戰“疫”期間口岸實現貨暢其流


線下操作全部改為線上 每票貨節約 3小時

據瞭解,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以後,在港口原有業務模式下,客戶申領一票貨物,需要涉及到提單、提貨單、放箱單、設備交接單等文件,每一步都需要到人工窗口進行辦理,不僅給客戶帶來不便,而且紙質單據也不便於流轉、檢索、存儲和再利用,有時會產生爭議,甚至可能出現票據造假,增加風控成本。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間,傳統的面對面模式存在聚集傳播的隱患。

為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和直接接觸,降低疫情傳播風險,防疫期間,大連自貿片區管委會將去年 4 月在全國口岸率先上線運行的"區塊鏈電子放貨平臺"加大應用實踐、擴大應用範圍,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和直接接觸,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全力以赴保障口岸作業效率,做好戰"疫"期間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工作。

區塊鏈技術將原有的線下操作全部改為線上操作,實現提貨過程中船公司放貨、收貨人(代理或車隊)提箱和碼頭放箱整個流程的電子信息交互,提高提貨效率,減少人為差錯,每票貨可為企業節約至少 3 個小時、100 多元成本,有效節省了現場企業的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

區塊鏈技術應用 港口提貨防貨全程可追溯

同時,通過使用區塊鏈技術,在核心單位建立分佈式賬本,形成安全、永久的交易記錄,不可刪除、不可更改,使船、港、貨各方都能實時、安全、無縫地傳遞提貨信息,實現全程留痕和全程可追溯,滿足口岸業務中對放貨操作的安全性、準確性和一致性要求。有效避免了傳統的基於中心化的數據庫存在的可刪除、可更改的安全隱患。

特別是在防疫期間,"區塊鏈電子放貨平臺"通過不斷升級完善,有力推動了口岸傳統生產組織形式向供應鏈創新模式轉型,為今後區塊鏈技術在港口大規模應用做出了探索和示範。

下一步,大連自貿片區將繼續支持企業和有關部門加大"區塊鏈電子放貨平臺"等先進技術在口岸的應用,不斷推進口岸便利化和航運數字化建設,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更廣泛的服務領域,做到疫情防控和"穩外貿"工作兩不誤,助力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和大連自貿片區高質量發展。

孫世偉 盧海軍 半島晨報、39 度視頻記者陸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