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复工”要高度警惕!

今年因疫情影响,电信网络诈骗的类型与往年有明显的改变,网上销售口罩等涉疫用品的虚假购物消费类诈骗明显增多,这类诈骗的技术含量普遍较低,提高警惕往往就能防止上当受骗,但面对拥有专业团队,公司化运行的冒充公检法诈骗,大家就很难防范,随着复工复产的陆续开始,冒充公检法诈骗也逐渐“复工”。

这种“复工”要高度警惕!


3月13日,李小姐接到自称某银行客服中心的电话,对方称其身份信息泄露,在北京的银行办了信用卡,因对方说出了身份证号码,李小姐信以为真,急忙询问解决方法。

接着,对方表示李小姐身份证可能被冒用,需要及时处理,并提出帮忙转接报警,由于事发突然,吴女士同意对方转接报警电话,于是对方将电话转接到一个自称北京市公安局的刘凯警官处,为了使李小姐打消疑虑,“刘凯警官”报出了警号和她的个人身份信息,同时“刘凯警官”称李小姐涉及一宗大型经济诈骗案,要她配合操作,并要求其添加“办案”QQ。添加对方QQ后,对方发来了警官证,同时发来了强制冻结书。

与此同时,长沙市反电诈中心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尝试与李小姐联系,但是对方电话长时间处于通话状态,十分钟后,预警民警终于联系上李小姐,经过民警劝说李小姐才发现这一切都是骗子的套路。

这种“复工”要高度警惕!


尽管冒充公检法诈骗不是什么新骗局,但诈骗分子的技术手段在不断升级,诈骗套路也在不断变化,甚至出现利用疫情情况,冒充“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称受害人不配合防疫工作或者非法出售防疫物品,需要接受调查的骗局。

这种“复工”要高度警惕!


诈骗套路全揭秘

第一步:利用公检法威信力击破心理防线,使其陷入恐慌,失去判断;

第二步:利用当事人思维暂时“短路”,诱导套取银行卡、信用卡等个人信息;

第三步:利用信息,通过误操作等手段,进一步击溃心理防线,消除疑惑;

第四步:最大限度隔绝与外界联系,增加警方预警难度和时间;

第五步:进一步套取个人信息和验证信息;

第六步:实施二次诈骗。


长沙市公安局反电信诈骗中心郑重提醒广大市民

1.公安机关绝不会以电话、QQ或微信等方式侦办案件,更不会让群众下载来源不明的软件,点击陌生网站前要认真辨别网页链接,不要下载陌生软件,不要随意填写个人信息及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

2.公检法办案没有“安全账户”,不会要求当事人以转账方式查验资产合法性,更不会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索要钱财。

3.公检法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不会相互转接电话,勿轻信秘密办案而独自听人摆布。

4.犯罪分子利用特殊计算机软件,能模拟各类电话号码,收到恐吓威胁的陌生短信或电话,不要惊慌失措,一定要冷静、沉着,特别是涉及钱款转账时,要立即停止,把好最后一道防范关口。

5.一旦受骗,要及时拨打110报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