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囤貨、截胡物資……疫情這面“鏡子”照出英美政客醜態

疫情防控就像一面鏡子,

照出了各國的表現與擔當。治理者在第一時間做出的抉擇,凸顯著一個國家的價值取捨。

近日,隨著全球疫情的持續蔓延,國外一些高官“表裡不一”的行為,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英國首相呼籲民眾別囤貨

結果自己囤了幾大卡車

據英國《每日郵報》19日報道,當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宣佈為抗擊新冠病毒發起“戰爭”時,野營床、衛生紙和食品儲備等物資被送到了首相府。報道稱,有媒體拍到將大量補給品運送到了唐寧街10號卡車車隊在卸貨。

然而,約翰遜政府仍在敦促民眾不要恐慌性購買,並強調不存在任何產品短缺的風險。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BBC)報道稱,此前英國首相週二在全國發表講話時表示,政府“絕對有信心”保持超市的庫存。約翰遜說:“我們絕對有信心,我們的供應鏈正在運作,而且將繼續運作,我們將讓農場為這個國家提供食品供應。

因此,人們應該沒有必要囤積或恐慌性購買。

私下囤货、截胡物资……疫情这面“镜子”照出英美政客丑态

但面對確診病例不斷增長的情況,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曾暗示說,倫敦可能在幾天內面臨全面封鎖。約翰遜表示不排除採取“更進一步和更快的措施”來控制病毒在首都傳播的可能性。

美高官一邊說著可防可控

一邊忙著拋售股票

美國國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主席、共和黨人理查德·伯爾(Richard Burr),曾在2月中上旬美國股市崩潰之前,一邊對公眾表示美國的疫情可防可控,一邊卻拋掉了大量的股票……

根據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和《華盛頓郵報》的報道,這個美國國會情報機關的頭子,在2月13日突然拋售了他和配偶手上的大量股票,其中不乏如今在美國的新冠病毒疫情衝擊下遭到重創的餐飲業和航運業的股票。

私下囤货、截胡物资……疫情这面“镜子”照出英美政客丑态

據《華盛頓郵報》的報道,當時他總共拋售了33只股票,價值在62.8萬至172萬之間。

私下囤货、截胡物资……疫情这面“镜子”照出英美政客丑态

美國《華盛頓郵報》的報道

據報道,在2月13日拋售股票的前一週,伯爾還公開在媒體上撰文淡化新冠病毒疫情對美國的威脅,稱“在特朗普當局的帶領下,美國比以往都更加充分地準備好去應對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公共衛生威脅”。

結果,隨著如今美國股市接連熔斷崩盤,伯爾在2月7日淡化新冠病毒疫情威脅的事,以及他在2月13日突然賣光股票的事一疊加,再加上他美國國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可以第一時間接觸到大量敏感的情報信息,

美國媒體和公眾便開始強烈懷疑他是不是提前獲得了什麼“內幕”消息,才提前拋掉了大量的股票,卻對公眾隱瞞了實情。

更加激化這種懷疑的是,伯爾曾在2月27日的一個私人社交俱樂部上向與會的高端商業人士們發出警告,稱新冠病毒的疫情很嚴重,不亞於1918年席捲歐美的大流感。

可就在同一天,曾被伯爾稱讚應對疫情有方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卻在一場關於美國疫情的公開發佈會上不著調地宣稱病毒有一天會“神奇地消失”。

不過,伯爾似乎並不是第一個在美國的疫情信息上被指控“對外淡化威脅,對內卻趕緊賣股票”的人。美聯社報道稱,至少有4名美國共和黨的參議員都涉嫌在搞這種“外鬆內緊”的套路,搶在美國人對疫情的嚴重程度還不瞭解,股市還沒崩盤前,先賣掉了自己手上的股票。

私下囤货、截胡物资……疫情这面“镜子”照出英美政客丑态

美國承諾給有關國家抗疫援助

轉頭截胡德國、意大利……

美國國務院官員日前在對外吹風會中又提及美方曾經承諾將向有關國家提供1億美元的抗疫援助,在多個場合均有此表態。

可美國的實際行為,似乎與其宣稱的相去甚遠。

比如,要買斷德國企業研製的新冠疫苗——

《紐約時報》近日報道稱,美國政府試圖說服一家正在研發冠狀病毒疫苗的德國公司將其相關研究搬至美國。報道還援引一家德國媒體的話說,美國政府願意提供10億美元以換取相關疫苗的獨家權利,因為“美國領導人希望疫苗只提供給美國”。

私下囤货、截胡物资……疫情这面“镜子”照出英美政客丑态

來自《華盛頓郵報》的另一則消息稱,德國內政部長霍斯特·澤霍費爾在被要求證實美國政府這一意圖時表示,他“從其他幾位政府成員處得知,的確如此”。德國媒體痛批說,美國的計劃“向全球展示了華盛頓的醜陋面貌”。

又比如,當意大利疫情正嚴重時,來了出“趁火打劫”——

3月16日,美國空軍從意大利向美國本土運回了50萬份新冠病毒檢測材料。五角大樓稱,這類拭子是由美國和海外公司生產的,試圖以此減少批評之聲。

然而,在意大利艱難抗疫,物資極度匱乏的背景下,這種落井下石的舉動,無疑引發巨大爭議。

監製:陳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