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國統一分數線的後,會怎樣?

每年高考,家長和媒體們都是呼籲,為什麼自己省的考生為什麼這麼苦,考大學這麼難,重點上線率不及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區的一半。要求要全國統一考試,統一劃線,以體現絕對的公平。

高考的公平性,是我國高校招生一直追求的目標。統一考試也只最近幾年高考改革的方向,但統一錄取分數線就真的公平了嗎?


高考,全國統一分數線的後,會怎樣?

結果很可能並不是這樣

看看衡水中學,毛坦廠中學現在的形勢吧。如果真的是那麼做,全國必然要陸續出現一大批這樣的現象,就是各省都會有一所超級中學,全省考生拼了命也要往這裡擠。這是要把全國的中學生往死裡逼啊!如果真的高考只能有一條高考錄取線,看上去好象是公平了。請認真想想,哪裡的教育資源更豐富?對那裡的考生更有利。別以為北京的學生,城裡的學生和家境好的學生就不愛學習,就不能吃苦。他們真要動員起自身的能量,學起來的效率和平均成績一定高於京外的學生。

考生只是一個載體,高考競爭的背後,很大程度上是資源的競爭。

這是無法迴避的事實。教育部門也一直在做各種努力,減小這種因為資源懸殊造成的結果。國家專項,地方專項,提前批等等都是考慮到這個因素。

農村的學生和家境一般的學生。先看看原來各縣的優秀教師是不是越來越集中到了各個地級市裡,各市的又集中的進了省會,各省會的又集中去到了大城市。你再看看,課外的輔導班的收費標準是不是更適合富裕些的家庭。現在是老少邊窮地方的考生沒有優惠政策就考不過其他地區的考生,這不是事實嗎?你再這麼追求絕對的平均與公平,難道你對比經濟條件更好的地方和家庭你不也是老少邊窮嗎?有人就是不願意相信這樣的事實,就愛相信富裕的家庭後代一定不如窮困家庭後代的假話。對這樣自己不努力,只會用這樣的大話、空話、假話逼自己後代的人,也真沒什麼好說的了。


高考,全國統一分數線的後,會怎樣?

要改變高等教育落後面貌只有一條路可走:

例如河南省的優質高等教育資源落後,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 趕上來的,更需要的是長久的努力,當地政府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各大學將有限的資金不要只用在建大樓,修操場上。多給引進的中高級科研人才增加待遇,為他們建高水平的實驗室,搭建高級別的學術平臺;多在學生成長方面做投入,用有吸引力的多種獎勵機制鼓勵他們鑽研科研,創辦更多的有實用價值的競賽,舉行多種面向社會的活動來培養他們進入社會,融入社會,服務社會的真才實學。堅持下去,三年、五年後再看看學校的水平是不是會有明顯提高;十年、八年之後再看看即便是沒有兩個工程名號的大學是不是也能招來一流的學生,也能培養出讓社會高度評價,充分認可的有用之才。不做這些實實在在的事,等著國家給,等著別人送,做夢!等靠要,是沒有好結果的,無異於揚湯止沸,不解決根本問題。


高考,全國統一分數線的後,會怎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