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戰“疫” 華師“處方”

學術戰“疫” 華師“處方”

“要有更高的站位,要更加註重戰略性、學理性的研究,更加關注長期性問題的研究”。3月16日,華中師範大學學術戰“疫”中期小結暨研討會網絡視頻會議召開,校黨委書記趙凌雲如是說。

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華中師範大學迅速組織廣大學者開展疫情研究、防疫研究和疫後建設研究,積極參與決策諮詢,打響了一場特殊的學術戰“疫”,在彰顯特色、諮政建言、成果轉化和培育優勢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第一時間部署 體現使命擔當

学术战“疫” 华师“处方”

1月26日即武漢封城後的第三天,校黨委書記趙凌雲就敏銳地意識到學術戰“疫”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設計和部署開展學術戰“疫”。

他在動員部署工作中指出,國難當頭,學者擔當;學術報國,華師有責。我們應該充分發揮學校的政治學、新聞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體育學等多學科優勢,緊緊圍繞疫情防控全過程中涉及的經濟社會風險、社會基層治理、社會輿情引導與應急管理、在線教學、心理諮詢、居家健身等重點難點問題開展理論與諮政研究,為國家分憂解難。

学术战“疫” 华师“处方”

趙凌雲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

在趙凌雲書記、郝芳華校長的指導下,學校迅速以“疫情、治理與現代化”為主題成立專項課題組,搶佔先機組建專家團隊,動員和協調21個學院100多名教師拉開學術戰“疫”的帷幕,成為武漢疫區最早開展此項工作的高校。

3月16日,在學術戰“疫”中期小結暨研討會網絡視頻會議上,郝芳華強調說,要增強定力,聚焦深層次問題,加強學科交叉和團隊合作,要將研究重心從湖北本土轉向全國乃至全球,要具備全局觀念和全球觀念。要總結經驗,鍛鍊隊伍,培育學科新的增長點,爭取獲得國家各方面的支持。學校在智庫建設特別是智庫人才的評定、學術成果的認定以及跨學科交叉研究的認定和激勵方面,要展開政策修訂和完善。她高度肯定專家學者提出的疫情大數據庫建設構想,指出未來要把疫情大數據平臺建成華中地區乃至中國、世界最全的關於疫情和突發事件的研究中心和展示中心,成為學校在這一領域的突出特色,形成真正的學科增長點

五個方面發力 戰果成效顯著

經過50多天的努力,學術戰“疫”碩果累累,為“救國於危難、服務於人民”提交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只有及時加強與各級黨政部門、主流媒體等的互動溝通,精準把脈疫情防控不同階段的需求點和攻堅點,才能真正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開展有針對性的研究。”趙凌雲介紹說。經過精心籌劃組織,學校從五個方面集中發力開展學術戰“疫”,並取得突出成效。

組織專家以筆談的形式撰寫理論文章。已完成35篇理論文章,在中國社會科學報、光明日報、科技時報等報刊雜誌公開發表,並被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學習強國等網站轉載。

学术战“疫” 华师“处方”

對接抗疫中的現實問題撰寫諮詢報告。已完成諮詢報告208份,據不完全統計,已有50多份報告得到中辦、教育部、湖北省委等各級部門以及新華社內參、人民日報內參等的採用,其中多篇報告被國家領導人和湖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人批示。

学术战“疫” 华师“处方”

承擔部省級多項抗疫專項課題。包括教育部科技司委託的基礎教育領域在線教育應用與發展戰略研究課題2項,湖北省委宣傳部委託的抗疫精神研究課題1項等,學校先後兩次開展疫情防控自主科研立項,共支持立項課題54項。在線教育的相關研究成果為疫情期間全國中小學“停課不停學”提供了直接的理論與技術指導。

学术战“疫” 华师“处方”学术战“疫” 华师“处方”

組織專家積極參加多部門組織的抗疫諮詢座談會。疫情期間先後有7名學者參加中央疫情防控指導小組、中宣部、民政部、湖北省委宣傳部等組織的專家諮詢座談會。

組織專業教師為社會提供網絡健身與心理諮詢等服務。體育學院以“體醫結合”和“居家健身”為主題,共製作和推出437條視頻;心理學院牽頭組織全國120所高校近4000名心理諮詢教師開通教育部華中師範大學心理援助熱線,截止目前平臺已接入超過13000人次;同時心理學院教師錄製的《心理熱線有效,強化心理疏導》、《溫馨行動,同心抗疫》等視頻節目點擊播放量破百萬。

学术战“疫” 华师“处方”
学术战“疫” 华师“处方”学术战“疫” 华师“处方”
学术战“疫” 华师“处方”学术战“疫” 华师“处方”
学术战“疫” 华师“处方”

加強鞏固轉化 促進交叉融合

学术战“疫” 华师“处方”

3月16日,學校召開“學術戰‘疫’中期小結暨網絡視頻研討會”會議,多名專家學者參與研討。“現在我們戰‘疫’上半場是應急於當下,下半場要遠謀於未來。在研究層面上要有戰略縱深,進一步增強戰略高度,”新聞傳播學院喻發勝教授說,他還提出可以考慮構建一些疫情數據庫平臺,新建一批新的學科點,產出標誌性成果。

学术战“疫” 华师“处方”

“下一步我們的研究報告要進行深度的分析,要來自於調研和數據支撐,同時還要考慮做些統籌工作,打出一系列“組合拳”,進一步加深協同交叉融合,對相關領域進行集體攻關。”

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陳榮卓教授說。

疫後重建涉及經濟社會秩序恢復、社會重大應急事件管理體系重構、受災群眾心理疏導與體質增強、偉大抗疫精神弘揚等重大問題。學校將在疫後重建中持續打好學術戰“疫”,不斷培育和厚植學術研究新優勢。

趙凌雲對學校學術戰“疫”後續工作進行了謀劃,“我們要成立‘疫情與治理現代化研究中心’,組建高水平的跨學科、跨專業、跨院校的協作攻關團隊,加強政校合作、校企合作,不斷提高學校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重大疾病等的社會管理應急研究能力。還要培育一批重大課題和重大成果,策劃建設武漢疫情防控數據庫和數字博物館,編撰與出版疫情防控研究叢書、論文集和諮詢報告集,自主設計和立項建設一批與疫情防控、疫後重建等密切相關的重大研究課題等。再就是培育建設新的學科交叉點與學術增長點。以此次疫情防控為樣本開展多領域、多角度、多形式的學科交叉,形成社會應急管理、輿情應急傳播、疫情應急心理等新的學科平臺和學術研究領域。”

☝☝☝

和華小詩做朋友!

学术战“疫” 华师“处方”

▷春分丨寄期許,盼君歸

▷更好的教學,更好的我們丨華中師大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3·18”講話一年來

▷“櫻”為0開!

▷湖北,0!0!0!0!0!0!

▷抓關鍵·釋活力·重成效 | 華中師大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3·18”講話一年來

▷桂子山的櫻花開了~~~ 攝影:陳希昌

▷桂子山夜話 | 考試雖延期,備考不懈怠

▷@貴州師範學院 九年幫扶,“疫”路有情

文字:蔡鵬 黨波濤

審校:劉宏達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歡迎大家積極來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