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訣、八段錦,戰疫一線醫護人員的集體舞

2月28日晚上8時許,在恩施州中心醫院專為一線醫護人員隔離居住的酒店房間裡,感染科副主任醫師段俊正通過網絡視頻群,帶領其餘隔離房間裡的一線醫護人員練習中醫氣功六字訣。

這是最近在該院抗疫一線醫護人員中“引領風尚”的“集體舞”之一。


六字訣、八段錦,戰疫一線醫護人員的集體舞


六字訣、八段錦,戰疫一線醫護人員的集體舞


同時,外三科護士長譚麗也從十多天前起,就分批分區帶領一線醫護人員,或在駐地的學習室,或在樓頂的人工草坪上練習中醫氣功八段錦。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恩施州中心醫院醫護人員踴躍投身抗疫一線,進入隔離病區工作。醫護人員除了要承擔高強度的工作外,還要承擔很大的感染風險。為增強醫護人員體質,減少感染風險,恩施州中心醫院院黨委、院部積極響應國家衛生健康委的號召,將中國傳統醫學運用於疫情防控工作中,在該院副院長吳波、肖雪琴及感染科主任李小丹等大力支持下,感染科副主任醫師段俊、外三科護士長譚麗帶領醫護人員在嚴格做好隔離防護的前提下,練習中醫氣功六字訣及八段錦。


六字訣和八段錦都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簡單易學、效果確切、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傳統氣功功法。

其中六字訣是吐納類代表性功法,是根據中醫學陰陽五行及五音理論編創的,主要是通過練習呼氣時六種不同的發音及口型(噓,音xu;呵,音呵;呼,音hu;呬,音si;吹,音chui;嘻,音xi。均為平聲),調動、疏通相應臟腑經絡(分別對應於肝、心、脾、肺、腎、三焦)之氣血,吐出臟腑經絡之濁氣,並在吸氣時納入天地之清氣,結合後天之營衛,推動真元,使氣血暢行於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之中,達到補清排濁、通瘀導滯、散毒解結、平衡陰陽、健身祛病的功效。


八段錦是我國古代的導引術,由8個動作組成。因其健身效果顯著,易行安全,故千餘年來在民間廣為流傳,是中華傳統養生文化中的瑰寶。整套功法質樸端莊,動靜相兼,舒展柔和,不受場地、時間、環境的限制,隨時隨地可自行練習。其有增進體質健康,強化臟腑功能,提升心理健康,防治慢性疾病,延緩機體衰老的健身效果。


有時在隔離房間、有時在病區大廳、有時在駐地酒店,下班後的或稍有空閒時間的一線醫護人員就會相邀練上一會。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醫護人員普遍反映,兩個功法不受場地侷限,簡單易學,經常練習不僅有助於活動筋骨、減輕疲勞、強身健體,同時也豐富了一線人員隔離期間的起居生活,舒暢身心,振奮精神,進一步增強了戰勝疫情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