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將大力發展文化和旅遊產業,計劃5年內國家A級景區達到50個

“詩”和“遠方”走在一起,文化旅遊發展正當其時。6月27日,內江市召開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文化旅遊宣傳營銷暨項目投資推介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內江市計劃5年內國家A級景區數量達到50個,實現旅遊總收入600億元,著力建設成渝城市群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試驗區。

近年來,內江市堅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雙向發力,規劃建設張大千博物館等重大文化項目16個、總投資30餘億元、投資額超前20年總和,新增省級非遺4項、累計達到15項。同時,著力實施旅遊發展“138”計劃和“三五八”方案,國家AAAA級景區由2015年的2家增加為6家,遊客接待人數由2015年的2829萬人次攀升到2018年的4286萬人次,旅遊收入由2015年的170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311億元、年均增長18%。

會前印發的《關於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加快建設文化強市旅遊強市的實施意見》《天府旅遊名縣創建工作方案》《建設文化強市中長期規劃綱要(2019—2025年)》,繪製了內江文化和旅遊發展路線圖、任務書和時間表。


內江市將大力發展文化和旅遊產業,計劃5年內國家A級景區達到50個


記者瞭解到,內江將通過實施“三年夯基蓄勢、五年提檔升級、八年全域優質”的旅遊發展“三五八”方案,5年內實現“156”目標。“1”,就是創建1個天府旅遊名縣、打造10個文旅特色小鎮、培育市級以上文化和旅遊骨幹企業10家;“5”,就是全面建成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中心)、美術館、劇院(場)“5館1院”,建設5大重點鄉村旅遊區、國家A級景區數量達到50個;“6”,就是實現旅遊總收入600億元。通過5年努力,實現文化影響力、旅遊吸引力、文化旅遊供給力、文旅產業競爭力“四個明顯提升”,把內江市建設成為文旅經濟繁榮發展的特色文化名城、成渝經濟區新興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

為實現上述目標,內江市提出“一核一帶三區”的總體佈局。“一核”,就是建設主城區文旅融合發展核,提升甜城湖及周邊景點景區、特色街區景觀質量,豐富業態,形成集文化、美食、休閒、度假等為一體的中心城區發展核。“一帶”,就是建設沱江流域生態文化旅遊帶,加快沱江兩岸自然生態和人文資源保護開發,打造自然觀光、人文體驗、鄉村度假為一體的生態休閒文化旅遊示範帶。“三區”,就是建設隆昌石牌坊文化傳承旅遊區、資中歷史文化名城旅遊區、威遠穹窿康養運動旅遊區。


內江市將大力發展文化和旅遊產業,計劃5年內國家A級景區達到50個


值得一提的是,內江市結合沱江流域綜合治理和綠色生態系統建設與保護,正在編制實施《沱江流域文化生態帶點線面發展與保護空間佈局規劃》,將集中打造沱江兩岸,對兩岸自然生態和人文資源堅持保護與開發並重,建設九曲沱江·甜城內江300裡生態人文景觀長廊,推動文化、旅遊、生態在沱江沿線相融共生。同時,加強對古城區、古鎮、古村落、古遺蹟、古樹等的保護,讓重點打造的項目有質感、活起來。

當天,內江市還與四川省旅遊學會等簽署2個合作協議,簽署塔山公園文旅配套項目、資中“禮樂山谷”項目、內江藍城“春風雅園”文旅康居項目、隆橋驛文化旅遊綜合體項目、富溪香村農旅休閒觀光園項目等8個項目投資協議,總投資超100億元。

會議還推介了內江“甜城風情尋味之旅”“古韻民俗體驗之旅”“自然山水探秘之旅”“詩畫鄉村休閒之旅”四大精品線路產品,以及城南新區旅遊綜合體項目、“甜城大卷”文化旅遊項目、隆昌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資中古城文化旅遊產業示範園、威遠倆母山穹窿古砦群旅遊區等84個重點招商項目,200餘名投資企業家、旅行企業家現場覓商機、尋合作。


內江市將大力發展文化和旅遊產業,計劃5年內國家A級景區達到50個


內江市委書記馬波表示,將堅定建設文化強市旅遊強市,努力走出內江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新路子,讓“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在內江這座城市得到生動展現,讓內江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八方來客,讓內江人民生活越來越安逸!

愛彼迎中國區公共政策西區事務負責人王楷說,內江是國畫大師張大千的家鄉,還有幾千年的製糖歷史,文旅產業發展潛力巨大,愛彼迎希望有機會參與到內江文化旅遊發展中來,打造體驗式、個性化等具有內江特點的文化旅遊。

綠地集團將在內江市東興區投資超150億元打造文旅康養項目。綠地集團西南區域公司管理總部副總經理張志東認為,內江營商環境好,發展前景廣闊,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把項目建設好,為內江文旅發展添磚加瓦。


內江市將大力發展文化和旅遊產業,計劃5年內國家A級景區達到50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