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羌神將趙充國,在平羌戰爭中對《孫子兵法》有哪些運用?

提到西漢,已經被人們逐漸遺忘的還有一位叫趙充國的歷史人物,放到現在,幾乎不在西漢一號人物行列。漢武帝時,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出擊匈奴,率百壯士突圍,被拜為中郎,歷任車騎將軍長史、大將軍都尉、中郎將、水衡都尉、後將軍等職。他率軍擊敗武都氐族叛亂,並出擊匈奴,俘虜西祁王。漢昭帝死後,與霍光等擁立漢宣帝,封營平侯。累官蒲類將軍、後將軍、少府。神爵元年,設計平定羌人叛亂,開展了最早的屯田制度,後來曹操借鑑於此,為其逐鹿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平羌神將趙充國,在平羌戰爭中對《孫子兵法》有哪些運用?

《孫子兵法》開篇即提到,用兵作戰必須要先計而後戰。也就是說,統治者和戰爭指揮者必須謹慎對待戰爭,在戰前就要對敵我雙方實力對比的各個方面進行比較和權衡,分析敵我雙方勝利的可能性,從而制定正確的作戰計劃。戰前籌劃得越周密,獲勝的可能性就越大。"夫未戰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受其影響,趙充國也十分重視戰前的謀劃。《漢書·趙充國傳》稱,趙充國"行必為戰備,止必堅營壁,尤能持重,愛士卒,先計而後戰",在給漢宣帝的上書中他也引《孫子兵法》曰:"臣聞兵以計為本,故多算勝少算。"強調戰前必須對戰爭進行認真籌劃。他在平羌戰爭中所提出的對羌人恩威並施、分化瓦解的策略,就是基於對羌人習性的瞭解,針對羌人活動而得出的。

平羌神將趙充國,在平羌戰爭中對《孫子兵法》有哪些運用?

在西羌沒有叛亂之前,趙充國就根據諸羌首領的"解仇、交質、盟詛"等一系列活動,預計到羌人可能要謀反,並向宣帝提出了對策。後來,由於奉宣帝之命巡視諸羌的義渠安國對諸羌採取了不恰當的處理方式,激起了羌人的反叛,致使西漢政府不得不派趙充國率兵平叛。在趙充國正式出兵之前,漢宣帝派人去問趙充國,要他分析一下羌人的意圖,並拿出一個具體的作戰方案來。

平羌神將趙充國,在平羌戰爭中對《孫子兵法》有哪些運用?

趙充國認為,沒有親眼所見僅憑別人的報告,不可能對羌人的意圖做出正確的判斷,戰場上的形勢也是瞬息萬變,沒有親臨戰場就不可能對戰場進行正確的估計。因此他要求讓他親自趕到金城,對軍情進行具體的調查後,再製定詳細的作戰方略。由於趙充國戰前就對敵我雙方情況進行了認真籌劃,對戰爭作了周密的部署,制定了正確的作戰方案,這就為西漢順利平定羌亂奠定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