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呼吸戰隊:三線共同戰“疫”,彰顯醫者大愛

在這場戰“疫”中,各大醫院的呼吸科、重症醫學科、感染性疾病科等站在了抗疫的最中央。2020年春節前新冠肺炎在祖國大地肆虐,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作為南京首批定點收治新冠肺炎的醫院,緊急部署抗疫工作,1月17日呼吸科接到緊急指令後全員投入,拉響戰“疫”號角。1月21日,呼吸科負責人朱曉莉主任醫師、呼吸科王西華主任醫師成為醫院新冠會診專家組成員,宣佈呼吸科正式打響新冠肺炎防治第一槍。

全員積極響應 投入抗疫戰鬥

中大呼吸戰隊:三線共同戰“疫”,彰顯醫者大愛

後方大本營醫護在隔離病房戰鬥

1月22日,隨著急診夜間就診人數增多,醫院啟動了晚間急診加強。1月23日大年二十九,在傍晚時分,發熱門診接診2位高度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接上級通知後,呼吸科住院總吳婷迅速穿戴好防護設備,安全轉運兩位疑似患者至10號樓日間病房。“推開日間病房大門的那一刻,標誌著新冠肺炎隔離病區正式啟用。”此時,呼吸科韓淑華副主任醫師臨危受命,全面接管隔離病區診療工作。從大年二十九起,韓淑華一直堅守隔離病區,無假、無休。直至2月3日隔離病房撤離,韓淑華才終於結束24小時隨叫隨到、連軸轉的加班模式。

疫情就是命令。1月25日中大醫院呼吸科全員響應醫院號召,停止春節休假,全員緊急回寧上崗。呼吸科二病區改造為感染隔離病房,朱曉莉主任醫師、張梅副主任醫師、張立主治醫師、何燦住院醫師穿戴隔離防護服,進入新冠肺炎隔離病區開啟戰鬥。疫情期間,醫院隔離病房共收住疑似患者9人、病重3人,其中2人確診新冠肺炎後轉入南京市第二醫院湯山分院診治,其餘患者解除隔離後轉入呼吸二科感染病區繼續診療。

自1月31日起,呼吸科住院總丁文筱、吳婷便承擔起全院住院患者新冠核酸咽拭子的篩查工作,和醫務處、日間病房聯動,完善咽拭子篩查流程,分配預約時間,避免患者聚集,“穩、準、快”完成操作,每日篩查咽拭子120—180份。

兩位醫生先後馳援南京二院

中大呼吸戰隊:三線共同戰“疫”,彰顯醫者大愛

中大醫院呼吸科醫生在湖北、江蘇南京兩地馳援

1月27日大年初三,中共黨員、呼吸科陸遠主治醫師響應醫院號召,緊急支援南京市第二醫院湯山分院,進入新冠肺炎隔離病房與疫情展開戰鬥。“當晚零點就到隔離病房上班了,先後來了幾位疑似患者,寫病歷,開醫囑,一陣忙碌,忙完已是凌晨4點。”陸遠說。3月12日,陸遠圓滿完成抗疫任務,在結束隔離觀察後馬上回歸呼吸科病房工作。“已經隔離14天了,特別想早點回來上班,和大家一起並肩戰鬥!”

1月31日上午,根據南京市衛生健康委統一部署,呼吸科汪群主治醫師前往南京市第二醫院湯山分院,馳援新冠肺炎救治工作。汪群所在的病區,是新開的隔離病房,當時有近30名醫護人員,輪番24小時值班。“穿戴好全副武裝開展工作時我常感到心悸,連續幾天心率持續120次/分,但我對自己說:無論如何必須堅持下來!”。“最希望看到的是病人的咽拭子轉陰,胸部CT好轉。這比什麼事情都令我們高興!”目前,汪群已圓滿完成任務並回到科裡上班。

巾幗不讓鬚眉 她第一時間報名馳援武漢

2月1日,接到上級緊急通知,武漢醫務人員告急,急需呼吸科醫師支援,一時間呼吸科醫生紛紛請纓。張立主治醫師第一個撥響了朱曉莉主任的電話:“主任,請讓我去!”當天動員,次日出發,張立成為醫院第一名援馳湖北的呼吸科醫生!在出徵儀式上,張立匆匆減去留蓄多年的秀髮,作為醫院援馳湖北醫療團隊中唯一一名女性,張立盡顯巾幗不讓鬚眉的本色。到達武漢後,張立立即被分配到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她主動承擔起呼吸重症監護的工作,接管了危重疑難的病人。由於醫療人員緊缺,防護物資有限,張立白班工作9小時,夜班長達15小時,在全副武裝下,一個班次下來常常汗水溼透衣背,體力透支。張立說:“雖然體力消耗大,但看到病人病情好轉,心情喜悅。有位即將出院的患者,連夜親筆給我們寫下足足三頁紙的感謝信。作為醫護人員,能得到患者如此的回報,此生足矣。”

在張立馳援過程中,還發生了個關於口罩的小插曲。在武漢一個工作日9小時只有一個N95口罩,張立擔心時間太長不能有效防護,“大家還有沒有N95口罩?”她在呼吸科醫師微信群裡求助。其實,即便是呼吸科醫師,在病房工作時僅有普通外科口罩。於是,吳穎醫生立即聯繫海外朋友,高價購買到一盒N95口罩20只,火速寄給張立。吳婷醫生也將家人給她的6只N95口罩寄給張立。韓淑華副主任醫師多方聯繫朋友、愛心企業,募集到兩大盒N95口罩,緩解了燃眉之急。

湖北再告急 又派出兩位醫生馳援黃石

隨著湖北再告急,醫院接到緊急通知,再組織醫療團隊赴湖北救援。2月11日,作為江蘇省對口支援黃石醫療隊隊員呼吸科張薔副主任醫師、丁明主治醫師奔赴黃石一線。根據整體工作部署,張薔被任命為黃石市中醫醫院(傳染病醫院)病區業務主任,支援重症病區。面對不少病人基礎病多或是高齡,隨時有可能病情惡化,她每天工作安排得滿滿當當:上午或者穿防護服進艙查房,或者在辦公區梳理化驗檢查及修改患者醫囑;下午專家組碰頭進行病危病重患者診療方案討論,商討最合適的方案;晚上參加醫療隊病區負責人工作會議,交流反饋情況。張薔開玩笑地說:“每天都有奔赴戰場去戰鬥的感覺,嚴防死守,不能有一絲鬆懈!”。面對疑難病例,張薔積極聯繫大本營各科專家,隔空會診,確保患者得到精準救治。

張薔在黃石馳援工作中所表現出較高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得到了黃石市中醫醫院領導的高度肯定。如今張薔仍奮戰在一線,肩負起黃石當地另外一家三甲醫院——愛康醫院的醫療指導工作,每天對發熱門診、留觀患者、隔離病房患者進行篩查和會診。“我兒子在國外給大家募集了一批捐贈物資,已寄回南京,請查收!”身在黃石的張薔在抗疫的第一線仍然牽掛醫院大本營中的同事們,將越洋而來的物資捐贈給醫院,留給自己最親密的同事。當同事們拿到張薔主任捐贈的抗疫物資時,心頭更是一陣溫暖。

“我在這裡一切都好,請大家不要惦記!”丁明主治醫師到達黃石後第一時間給大家發來信息。丁明馳援黃石市中醫醫院,他所在的是普通病房,已按照他的建議效仿江蘇流程進行改造,使得分區更合理,有效的減少醫護人員的感染。丁明是個大個頭,身高179cm,體重85公斤,穿脫防護服很費勁,每次都要比其他醫護人員加倍小心。由於該病區醫護人員都是臨時抽調組成,沒有呼吸和危重症的專科醫生,患者的血氣檢查一直被擱置著。為了進一步掌握患者氧合情況,準確把握病情輕重,結合影像學表現,做好患者的分流管理,丁明建議給重症患者做血氣檢查。戴著三層手套增加了操作難度,但只要丁明在,總能一針見血,患者們都順利、快速完成了檢查。目前,丁明仍在黃石一線堅守。

護理玫瑰 鏗鏘綻放

疫情期間,無論在疫區前線還是後方大本營,呼吸科護理團隊都展現出最為專業、最為打動人心的一面!除夕前夜,新冠肺炎隔離病區正式啟用,孫麗護士當晚被緊急抽調至隔離病房值夜班,想到她家裡還有一個五個月的奶娃子,護士長立即安排另一名骨幹護士進行替換,撥通孫麗的電話後,聽到的卻是:“護士長放心,家裡我安頓好了,現在已到達隔離病房!”“不行,你還有小寶寶需要照顧!”張義靜護士長說道。“我老公很支持我,他說家裡一切放心,兩個孩子都交給他,如果不行就提前斷奶!”孫麗無比堅決,最終圓滿完成隔離病房的抗疫任務。

疫情每天都在變化,大年初二的晚上突然接到支援小湯山醫院的通知,根據支援人員資歷要求臨時通知兩名護士後,護理姐妹們毫無遲疑地一口答應,次日所有護士取消休假返回南京待命,大家都說:“我們時刻準備著被召喚,這是一項光榮的任務”。

為更好應對新冠病毒的嚴峻形勢,根據院領導要求,呼吸二病區改建為感染性疾病隔離病區,護士要緊急轉運患者。面對這麼多危重病人,面對實習護士的全部撤離,面對呼吸機、監護儀、氣墊床、腸內營養泵這麼多設備,借儀器、改排班,在張義靜、李娟兩位護士長的統籌安排下全體護士加班加點、毫無怨言,只為確保所有患者安全、滿意地完成治療直至出院。

2019年末至2020年初新冠肺炎席捲全國,廣大醫務工作者也在這場考驗中交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用實際行動闡釋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精神,用實際行動表達了關愛之心和守望相助的高尚情懷!如今疫情還未解除,中大醫院呼吸科戰隊將繼續在這場戰“疫”中奮力拼搏、砥礪前行,我們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崔玉豔 程守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