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灌溉农田 春耕备耕不误农时

进入3月,正是一年一度的春耕备耕黄金时间,离水稻育苗也就1个多月的时间,也是各种绿叶菜抢种,西瓜、辣椒等各种农作物的育秧季节,春耕时间一旦错过,秧苗长势可就不好了。

往年的沪郊大地上此时到处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春耕工作是确保全年民生民计的大事,时间不等人。今年春耕时节正值“新冠疫情”期间,如何不误农时抓紧抓好春耕备耕,同时做好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对涉农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金融活水灌溉农田 春耕备耕不误农时

大棚里的绿叶菜放进 “线上菜篮子”

“眼下的农活重活,首先就是抢种抢收菜篮子里的绿叶菜。”正在大棚内忙活的李阿姨说道,“现在的温度正适合秧苗生长,这些菜收起来以后,我们要翻土,准备育秧苗……”

李阿姨是枫泾镇中洪村阿林果业合作社的员工,该合作社是市级示范社,也是金山区农业合作社的龙头企业,占地面积约1500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蕃茄、桃子等。虽然此时村里的路上有些冷清,但是大棚内却是一幅幅忙碌的景象。有条不紊地开启春耕备耕模式背后,则离不开建行金山石化支行的资金支持,春耕开启前,建行为企业注入300万元资金,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建行金山石化支行在创新发布“三个百里贷”集群方案,推出信用与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住宅增信模式贷款、“银行+担保+保险”支农金融贷款模式后,不断加大对涉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场主的信贷支持。

不仅如此,建行还为农产品的销售打开了渠道,合作社加入建行“线上菜篮子”,拓宽销售渠道。合作社萝卜、青菜、白菜等各类蔬菜日销售额约5-6万元,加入“线上菜篮子”后,月销售额增加5%。春耕生产不断档,惠民服务不掉线,有了金融扶持,合作社忙得更有底气了。

超市货架上的赤松茸有了着落

整齐划一的联动大棚一字排开,大棚里赤松茸长势喜人。“我们一天的产量在300—400斤左右,主要销往盒马鲜生。”唐阿姨正在对已经成熟的赤松茸进行采摘。

上海内府农业专业合作社是目前上海地区唯数不多的种植赤松茸产品的专业合作社,还是“盒马”指定的种植基地之一,有160亩耕地。他们的正常生产不仅影响着自己的企业声誉,更是影响着上海市民的“菜篮子”。

此时,300万元农业担保基金贷款准时到达了合作社账户,为企业送来了“及时雨”。农业担保基金贷是由市担保中心与金融机构合作,通过银政双方风险共担模式,为涉农经济主体提供的免抵押贷款。疫情开始前,建行第一时间联系了企业负责人,一方面通过与客户建立专门的微信工作群,介绍建行在“防疫、抗疫”期间的一系列金融服务举措,在群内高效沟通信息,方便给予企业实时金融支持。另一方面密切追踪合作社的春耕备耕情况。贷款的及时发放为合作社顺利完成春耕工作提供了金融力量,有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合作社对未来的发展也是充满了信心。

多方呵护翠冠梨生长

在田间地头,眼下的另一个重头就是瓜果的载培种植。在瓜果之乡金山,农户们正忙着栽种翠冠梨的树苗,一排排整齐的树苗在微风中列队微笑。

上海金育果蔬种植合作社主要从事水果、蔬菜、食用菌等种植。种植面积697亩,其中200亩为种植翠冠梨,今年1月份该合作社的“廊下镇密梨生产基地项目”通过了金山区农业农村委的审批。

在春耕备耕和防疫抗疫的关键阶段,企业购买种子、肥料和支付春耕备耕紧急需要流动资金支持,这可急坏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得知企业的情况后,金山区农业农村委为企业和建行之间搭建了桥梁。抢抓春耕,速度要快。仅仅一周时间,建行就为该合作社发放了流动资金贷款100万元,大大缓解沪郊农民专业合作社抢抓农时春耕备耕阶段的资金短缺,为农民合作社等农业企业保驾护航。近年来,建行积极主动对接区农委,通过建行大学(上海)金山区“金智惠民 乡村振兴”裕农通业主培训会,为裕农通业主们带来最新的资讯、最优的产品、最好的服务,建立了良好的平台,把更多贴心的惠农金融服务带到了田间地头。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建行在保障民生民计、支持春耕备耕中责无旁贷。(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