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讓西方國家為之忌憚的“巴爾幹之虎”,塞爾維亞

相信大家最近被一則新聞刷屏了,那就是塞爾維亞總統的一番動情的抗疫演講和後來對我們國家的求助,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是有幾個知道後半句。對,就是未到傷心處,一位總統能夠放下架子,向夕日的鐵哥們求助,由此可見,他人對自己的國民是多麼的熱愛,但是有幾個人知道,曾經的塞爾維亞是多麼的強大,強大到讓西方國家都忌憚,那麼這篇文章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塞爾維亞,曾經解體的南斯拉夫衣缽的傳承者,只因為它是曾經南斯拉夫的傳承者,所以歐洲國家對它很是排擠,在這裡我們也不得不談一下南斯拉夫了。


曾經讓西方國家為之忌憚的“巴爾幹之虎”,塞爾維亞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大大小小的國家面對了勢力的重新洗牌,當時奧匈帝國瓦解,1918年,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塞爾維亞聯合組成一個新的王國,也就是後來南斯拉夫王國。雖然說當時的南斯拉夫在歐洲算一個不小的國家,國家內地形複雜,而且宗教林立,主要有歐洲天主教、新教文明,俄羅斯東正教文明,以及西亞伊斯蘭文明三大勢力角逐,讓這個地方很不穩定。不過後來在鐵托的領導下,後來的南斯拉夫成為了巴爾幹半島上的區域大國,有“巴爾幹之虎”的美譽。


在二戰期間,南斯拉夫表現的異常勇敢,曾經將德軍死死地拖在了南斯拉夫的境內,當時的南斯拉夫的軍隊,也不過是游擊隊,但是在裝備精良的德軍面前好不退縮,當然,這樣也換來了很大的的傷亡,據戰後統計,當時的南斯拉夫幾乎是每八個人當中,就有一個犧牲。

曾經讓西方國家為之忌憚的“巴爾幹之虎”,塞爾維亞


就在德國對蘇聯實行巴巴羅薩計劃的前兩個月,德軍實施“第25號計劃”,由於當時在德國強大的軍事壓力面前,南斯拉夫王國政府幾乎沒有抵抗,便在投降書上簽字。成為當時二戰德國的戰車下,投降的第12個歐洲國家。

雖然說當時王國代表投降,但是當時的鐵托領導南共和人民進行反法西斯鬥爭,以游擊戰的形式,在巴爾幹半島,為當時的蘇聯牽制住了不少德軍,若當時沒有鐵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游擊隊的牽制的話,後來的蘇聯在抵禦德國是很吃力。

曾經讓西方國家為之忌憚的“巴爾幹之虎”,塞爾維亞


後來隨著二戰的結束,世界上的兩大軍事集團崛起,那就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及蘇聯為首的華約組織,而作為當時的華約組織抵禦北約的橋頭堡,當時的北約可是對南斯拉夫恨之入骨,直到後來蘇聯被北約的軍備競賽拖垮,北約的目標直指南斯拉夫,也就是後來的科索沃戰爭,我們當時也為了南斯拉夫這個歐洲的巴鐵,捱了美國的炸,只是當時我們國力還比較差,美國只是象徵性的道歉,那時候我們與後來解體的南斯拉夫衣缽傳承者塞爾維亞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曾經讓西方國家為之忌憚的“巴爾幹之虎”,塞爾維亞


雖然說南斯拉夫解體,但是畢竟在西方國家看來,塞爾維亞是異類,所以歐洲國家一直不接納塞爾維亞,導致塞爾維亞在歐洲一直是一個貧窮的國家,所以才有了後來塞爾維亞總統在面對疫情的時候,根本沒有打算求歐洲的想法,直接找來了曾經的兄弟,因為他們知道,如今只有我們才是可靠的兄弟、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