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开电动车会犯续航焦虑?这很大程度是取决于家里有没有充电条件。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有充电条件的,都能感受到开电动车的好,安静、爆发力强而且省钱,毕竟回家怼上充电就行了,只要不跑出省,续航焦虑对你而言都几乎是无感的。

相反,家里没有充电条件的朋友那就麻烦多了。甭管天气怎样,你都得准时跑一趟去充电,而充电的频次取决于你的用车情况,但隔三差五的节奏是免不了的,一周下来你不是在充电,就是在充电的路上。

所以,我一直都这么建议身边的朋友,家里没桩就不要考虑买纯电动车,因为充电的时间成本和续航焦虑会让你怀疑,买的不是车而是爹。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直到最近试驾了广汽新能源Aion LX之后,一周的试驾下来让我改变了之前的想法。假如身边的朋友再问相同的问题,我的建议:即便家里没桩,照样可以考虑买电动车。为啥?后面慢慢告诉你。

这次拿到的试驾车是Aion LX 80版车型,单电机,功率150KW,扭矩350N•m,百公里加速7.8s,NEDC 续航里程达650 KM,虽然80版并非车系里性能最强,但却是整个车系中续航最长的一款。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就续航里程而言,Aion LX能在目前纯电动车领域中排在第一梯队,按照“长续航≈好车”的标准来衡量,Aion LX 80绝对称得上是好车,加上27.96万的售价,性价比非常突出。


厂家说它是豪车,你认同吗?

在Aion lX发布的时候,广汽新能源就给这台车定义为“最高科技豪华车”。科技的标签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全球首款量产L3自动驾驶车型,可以实现无人驾驶泊车、高速全自动驾驶,加上先进的三电技术和ADiGO智能物联系统等等。正如广新所说:“最高科技”这点我相信普遍都能认同。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但扯到豪华上,Aion LX还能沾边吗?按照传统豪华来定义,品牌底蕴和认同感都是不可或缺的硬指标,但偏偏受限于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的历史原因,自主品牌和欧美品牌拼底蕴,就像小学毕业的和大学毕业的文凭一样,怎么拼都吃亏。更别说认同感了(PS:只有国人的认同不算,更何况国人未必都能认同)。

不过按这标准来评判,我想自主品牌永远都做不出一台像样的豪华车来,这就未免有点形而上学的嫌疑。所以对于豪华的定义,我非常认同车圈内某大咖的说法:定义豪华的标准应该从产品本身来看,可以给使用的人带来越级的享受,或者超越我们对产品使用的期望值。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而在Aion LX身上有原创非常高的外观设计,能带来高级感的内饰用料以及丰富的选装配置,我想这些都能给Aion LX的豪华做背书。

外观:轿跑+蒂芙尼蓝就一个骚字

广汽在自主品牌里的设计能力强,这点在车圈内都是比较肯定的,所以你很难在Aion LX身上找到“借鉴”的痕迹。

外观设计怎么样,大家看图品味吧,我就不作过多的描述,只挑几点讨喜我的地方来说说。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首先是车灯,Aion LX的前大灯造型Aion S的基本一脉相承,侧面竖向排列了细线阵列的LED日行灯组成“箭羽”的效果,官方也称之为“穿云箭”,而实际上日间行车灯的造型呈T字型,更像雷神之锤的效果。而灯组内部的远近光灯组造型扁平,加上边框采用了玫瑰金质感的点缀,科技感之中又带有几分轻奢的格调,这种感觉就如当年第一眼看到玫瑰金的iPhone一样惊艳。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而尾灯部分则是采用贯穿式的设计,与车尾几乎融为一体,平常看没什么存在感,只有当刹车灯亮起来,你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简约的线条即可勾勒出不亚于“灯厂”的科技感。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其次是蒂芙尼蓝,我认为这颜色有毒,至少我对这颜色是没有抵抗力的,我看完这配色之后压根就不会再考虑其他颜色,只会乖乖地为个性埋单。不得不佩服广新,这4000块的选配费用实在太好圈钱了。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另外,要想视觉效果一步到位,还可以再花4800块选深灰色的星钻造型轮毂,一深一浅的撞色效果会比眼前这台试驾车要来得更有潮范的味。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最后是轿跑SUV造型的车尾,本身Aion LX的车身很大很饱满,如果再用GS8那种方方正正的车尾就会显得笨重,而采用了轿跑的SUV造型之后,车身腰线不断上扬加上悬浮式的车顶,使尾部收得更加紧致,运动的视觉在这么一压之下就出来了。

当然,类似这种轿跑SUV造型的设计都会牺牲一定的后尾箱的空间,但为了好看喜欢这种轿跑造型的人总能找出一万个理由为之而“辩解”,或者直接来一句Who Care这点空间呢?


内饰:怎样去评价一台车的内饰豪华感做得如何?

我觉得最合适的做法就是捂住方向盘上的Logo再来评价,这里我不是贬低广汽Logo的意思,而是当你屏蔽了Logo之后,可以在你的潜意识中剔除不同Logo所带来附加值的干扰,得出评价就更中肯。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台试驾车的内饰分别选装9800的Nappa真皮和6800的麂皮。选配后所带来的豪华感我认为至少可以对标50-60万级别,驾驶舱内能触及的地方都被Nappa真皮、麂皮、金属质感、钢琴烤漆所覆盖,首先在触感上就把你征服。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先说Nappa,这种皮质的大名相信大家都在很多豪车评测中听过,相比普通真皮面料,它的纹路更加细致,触感也更加细腻,摸过Nappa后估计在你心里会形成一条座椅材质鄙视链。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而麂皮在车厢内用的面积是最多的,包括整个车顶和门板的拼接部分都采用了这种材质,毛感柔软且质感厚重是它的特点,不过并不耐脏。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金属质感的按键都做得很到位,特别是换挡旋钮,表面经过拉丝处理,周围柳钉造型增加手感,每次换挡的操作后都带有回馈力,而且当着车时,旋钮自动升起,熄火时又降回去,这么一升一降细微举动,开车的仪式感都被带出来了。

内饰用料唯一可以挑剔的就是中央扶手区的烤漆面板,亮丽的钢琴烤漆是显高级,但容易成为指纹收集器,要是能换成雷车那种竹纹内饰,豪华感不会掉档而且还很耐脏。

相信第一次坐进Aion LX车里都会被豪华的内饰所折服,继而激发起对车内各种功能的探索兴趣。把玩了一下,没有感受到任何颠覆式体验,也没有任何标新立异的功能,所以你也几乎不用花太多时间就能上手。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说好的最高科技去哪了?L3自动驾驶是Aion LX的灵魂所在,不过要通过选装ADIGO自动驾驶辅助系统选装包和旗舰智驾选装包才能实现,很遗憾的是这台试驾车虽然是80版,有选装的资格但并没有选装。至于原因嘛,很简单!目前法律法规还没被允许,所以对于Aion LX的L3自动驾驶只能说未来可期吧。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尽管Aion LX是一台科技含量很高的一台车,但它的车机系统并不出彩,首先IU界面过于简单,仪表盘的UI更是可以用简陋来形容,而触摸屏的反应和流畅度也是停留在有待提高的水平,168度的折角的触摸屏虽然给主驾位很好的“照顾”,但实际当你伸手触摸却尴尬地发现伸直了手都够不着,这点是不可原谅的设计硬伤。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而其他舒适性方面,其实Aion LX都做得很不错,主副驾驶座椅都带腿部承托,中央扶手区域用航母级来形容也不为过,后排老板位加了选装包,带电动调节腿托,只要前排靠前一点,想葛优躺并不难。


开起来如何?像油车的电动车?

在驾驶方面,电车和油车最大的区别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在这台Aion LX上同样如此,一脚电门踏板下去,那种零延时的动力响应给你足够的超车底气,单电机的尽管如此,那台双电机,700N·m,3.9秒破百的80D MAX 版本的更是超车并线不用讲道理。

虽然这是一种很不文明的驾驶方式,我也不提倡不打灯就随意变线,不过当你开了一段时间的电动车之后,慢慢就会觉得打转向灯只是形式上的礼节,因为电车的响应实在太快了。好吧,关于电动车超车并线的就点到即止,免得造成误导,我始终倡导大家要文明驾驶。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接着聊一下Aion LX的3种驾驶模式的感受,ECO模式下,动力输出会受到限制,最高车速只能开到130,所以强烈建议上高速就开ECO,某程度上可以减少超速的风险。即便是ECO模式,由于电机前期爆发力足,所以起步不会觉得肉,而当你把踏板踩到底,它似乎又能猜到你的心思,马上又能给到你所需要的动力,总体感觉跟开燃油车开不多。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换到Normal模式下,动力输出更加积极一点,基本踩多少就给多少,80以内的提速并不会让你察觉你是开着2吨重的车。而Sport模式下,动力输出更加积极,正常踩踏板起步不窜,但地板油又会有点响胎,要是换上一套抓地力更好的轮胎,我敢肯定蹦起直线来会更欢快!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另外有一点忍不住要吐槽的,切换驾驶模式只能在中控屏上操作,而且还要点进二级菜单里,加上这个中控屏本来就离得比较远,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喜欢频繁切换驾驶模式的人,这样的设定会让你的驾驶乐趣大打折扣。

还有I-Pedal,这是我没法习惯的一个模式。当我想保持车速,那脚就必须在同一个角度用恒定的力度踩踏板,时间一长就会累,好,脚累了稍微抬一下,马上又会产生拖拽感,就好像有人在后边拼命拽着车一样,关键能量回收等级不能调节,也就是说你必须时刻控制好踩踏板的力度,尤其是在中度拥堵的路段,走走停停稍有不注意,不出两公里就有会晕眩感,试问这样开车能不累吗?


没车位还能买电车吗?能!买它

回归到文章最核心的内容,买电动车前需要买车位吗?像我这样,家里没位也没桩,充电全靠蹭,这样一种用车环境下,试驾Aion LX会变成“伺候”电动爹吗?

先说结论:不会!

首先我的上下班通勤,每天大约要跑100公里(比我多的应该没几个),那么一周下来就要跑500公里。按目前市面上电动车的续航能力,一般都在400-500+这个区间内,一周一充根本没办法实现,必须得在繁忙的工作天中抽空去补一补电,不然看着所剩无几的电量,续航焦虑又开始犯了,这样的使用体验肯定不好。

这台Aion LX我是满电到手的,理论上NEDC能跑650公里,按我的使用环境,实际一周下来之后表显还剩110公里,这么一换算,宣传的续航能力和实际其实差别并不大。单纯通勤使用,不仅可以一周一充,剩下的电量还能允许你小周末到外面聚个餐。

家里没桩,充电肯定不及有桩的方便,而且广汽新能源目前没有自营的充电桩,所以在外充电全靠第三方,体验好不好?很大程度取决于第三方的服务水平。

这次我选择了特来电的自营,离家近(1.6公里),地点是在车站旁边,所以地方还算宽敞,还能免费停车2小时。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特来电的快充效率还是蛮高的,峰值功率能达到97kW,看着电量蹭蹭就上去,从22%充到80%只需34分钟,过了80%之后,充电功率就会降到51kW,之后慢慢降到31.7kW。完全充满电大约需要1小时15分钟,但其实用快充根本没必要充满,充到80%-90%左右即可,因为此时充电效率是最高。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充了85+又是一条好汉,按照我的用车场景,一个月充4-5次就够了,算下来一个月也只要340-425左右,非常理想的用车成本!因此我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即便家里没桩,照样可以考虑买电动车。

虽然这个想法很激进,但我依然有冒险的理由。

首先充电费用低,即便是第三方充电需要另外加收服务费,但始终比加油便宜,按照我的用车每个月加油至少要1000+,一下子能节约一半的费用,谁能受得住这诱惑?

其次一周一充只要踩准节奏,都能把充电节点控制在周末,不占用工作日内宝贵的休息时间,而且周末1小时的充电时间也刚好可以给自己一个放风的时间,远离工作的烦嚣、没有家庭琐事打扰,自己一个独处的时间,抽根烟思考一下人生。

最后,我家里虽然没桩,但周边第三方充电却非常多,即便受到这次疫情的影响,部分酒店和商场关门而导致充电桩不开放,也至于沦落到找不到充电的地方。

不过我还是有必要提醒大家,激进的想法是基于我个人用车情况来考虑的,是否适用还是要结合个人实际来评估。


长续航就是好,可以任性说走就走

由于在高速路上车速和风阻的缘故,会让电动车在续航能力上再打折扣,每跑300公里左右就得到服务区补补电,这是电动车跑高速的保险操作,这也是电动车用车的痛点,不过这台有着650公里超长续航的Aion LX就能很好地缓解这个用车痛点。

这次长途的目的地是珠海斗门,来回大约是250公里,对于Aion LX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所以我不需要满电出发,80%电量照样说走就走。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续航焦虑被它好?开了一周后我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平时市内跑,Aion LX电耗大约是14-15kWh/100km,上到高速后,车速上升风阻加大,电耗也随即增加至18-19kWh/100km。一路高速上,没有开I-Pedal模式,开车也挺随意没有刻意控制,三种驾驶模式轮流切换,这样的驾驶习惯开来回总耗电量45%,表显剩余35%电量,还能跑225公里,看着这个续航心里就踏实。


试驾总结

Aion LX是一台开着能让人放心的一台电动车,虽然80版车型只有单电机的配置,动力加速方面没有3.9秒双电机的那么蛮横,但续航方面却能给到你细水长流,我认为就目前市场对于电动车的需求不是0-100的加速,而是让人踏实可信的续航。

作为一台电动车SUV,不可避免的要与Model X对比,不可否认在品牌营销和未来科技感方面,特斯拉确实做得更好。甚至很多人会认为特斯拉就会像当年苹果一样成为整个行业的颠覆者,但谁能保证未来新能源就只有特斯拉一派?就像这台广汽新能源Aion LX走的却是另外一套路子,性价比+新豪华,24.96-34.96万的售价区间所带来的是远超乎于你对自主品牌的预期,假如把车标换成特斯拉的,你还会觉得它只卖这个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