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種人,明明是個年輕人心態卻老齡化彷彿看透人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沒有感情?

亂入wj


如果一個人沒有任何慾望的話,那麼他會喪失快樂,但他同時也擺脫了煩惱,這個世界上是有這種人的,他們看似沒有慾望沒有感情,對一切都看透無所謂,其實他們的內心是極度痛苦的,他們內心情感比常人更細膩敏感,所以遇到某種情況不是他們不在乎,而是在用平靜掩飾內心深處的情緒,他們因為思考的過多,常常會整天都處在焦慮抑鬱的狀態,變得難以做出決定,生活中一靜下來就會莫名悲傷。有些人他們的心裡是不受年齡的限制的,可能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想的比其他人一輩子還多,這不是好事,反而是很大的不幸,如果一個人十幾歲就對世界感到厭煩,天天活在自己創造的痛苦中,那麼剩下的日子該怎麼過呢?這也許也是許多人自殺的原因。總之,這樣的人是有的,他們可能就是你們的兒子,女兒,而很多父母卻還認為他們是永遠長不大的,覺得孩子對什麼事都無所謂,覺得他/她還很傻,沒有什麼煩惱,其實真實情況或許是你的孩子的心靈已經提前走完整個人生,到了無路可走的階段,幾乎沒有人能去理解他們,導致他們內心十分孤獨。這樣的人或許就在你身邊,但是難以察覺,他們是那樣的不起眼,因為年齡尚小,不會得到重視,最終便可能引發悲劇。所以人們平時要多留意身邊的人,尤其是自己的子女,多去發現他們,鼓勵他們,助他們擺脫內心的陰霾。


雨林165017685


說說我自己吧,首先聲明本人88年的,初中沒畢業,語言混亂。我從記事起就知道家裡很窮,那時2.3歲吧每天紅薯稀飯吃不飽,其實能長大多虧4個姨2媽姑媽接濟。我這人就典型的內在智商高,邏輯思維語言組織能力低下。從還沒上學就知道自我反省,能洞察很多事物的本質。學習能力強,初中沒畢業完全是因為家裡窮不想讀書了。16歲開始出來上班,當過老闆幹過苦力,做過管理當過工人。現在說為什麼心態老齡化,我自我感覺就是見多了,然後愛思考很多事情看透本質後一種不過如此的感覺。


配角76941293


我28歲,22歲結婚,23歲生子。結婚前從小到大暴躁容易衝動,發脾氣,村裡,姥姥家出了名的脾氣差,我媽她們一致認為我這脾氣到婆家肯定吃虧,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越來越平淡,生活很好,老公很疼我,孩子也挺好,每天挺開心,沒有生活壓力,也不求大富大貴。以前人家說點不好聽的,我能直接炸毛,現在完全淡然了。沒有太多的情緒變化,好的壞的都欣然接受。忍耐力越來越寬容,情緒越來越平淡。什麼事都能接受的那種。我媽倒是瞭解我,說我現在心是越來越狠了,我老公也說過沒想到我心那麼狠。狠到哪種地步?我跟他說如果有一天閨女做了觸碰我寬容底線的事,該放棄的時候我也會放棄她。或許會很痛,但是我不想再有二次傷害。說我自私也好,心狠也罷。你不接受的事情也有你不得不接受的時候。所以幹嘛非的犟呢。這可能就是所說的沒有感情吧。其實只要不是特別過分,我開得起玩笑經得起嘲弄,但是每個人都有底線的,我可以原諒你一次,但是絕對不會讓你有第二次傷害我的機會。可能有人說了我不懂人情事故,跟自己家人沒必要太較真,還有一句話送給你,未經人事莫勸人善。你沒有經歷過因為某些親戚讓你自己爹媽人到中年鬧離婚的事,你沒經歷你抱著還不會走路的孩子被親戚罵的狗血淋頭得事(就因為他喝酒後撒酒瘋,追著我罵,就因為我的反擊。)前者,我跟我媽說別再勸我放下成見都是自家人。後者我跟我爸說我是成年人,他是長輩,他可以肆無忌憚的罵我,但是不該在我是一個人又抱著孩子的時候罵!會嚇到我孩子。您做您得親戚,我做我自己!別再勸我!

經歷過一些事,我發現你在意的多了,傷害真的會多,不公平隨處可見,你不接受的時候,傷心難過的只有自己,索性不如放手。對於我而言,放棄一些感情,會有心思去維護在意自己的感情,比如生活,我可以有更好的心情更多的時間去做更多的事情。何樂而不為。

冷漠也好,冷血也罷。我只是學會接受現實,面對生活而已。


雲帆霧裡


我不知道我有沒有看透人生,由於我小時候打預防針過敏導致口吃,所以我很自卑不愛說話,有事喜歡自己思考,在我上學前班開始,就很怕和別人說話,但我喜歡觀察周圍人的一切,他為什麼這麼做,他這麼做了後果是什麼,會對周圍的人產生什麼影響,想不通的我會一直想,上課的時候都在想,一想就是半天,導致我的學習一直跟不上,慢慢的我想的多了,就越來越沉默,更不愛說話,想的多了之後就感覺特別絕望,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有好幾年如果不是怕我父母傷心,我已經自殺了,這種情況我沒有和家人說,怕他們跟著擔心,所以我獨自抗著這種折磨度過了那特別難捱的幾年,看見火就想把自己燒死,看見刀就想抹脖子,上了樓就想跳樓,能把自己弄死的都特別想去做,那種感覺時常讓我難以呼吸,無論怎麼呼吸都感覺是缺氧狀態,身邊明明坐滿了人,就像有一股力量拉著迷迷糊糊的你離這個世界越來越遠,非常恐懼也非常害怕,我相信那幾年的滋味對任何正常人來說都是地獄,幸運的是我憑著對我父母的感情抗過來了,但也讓我看透了自己,也造就了我絕對冷靜的心態,特別是下學之後的幾年,在工廠裡所見所聞所經歷的讓我把以前想的東西一下都看透了,讓我覺得社會就是那麼回事,人生就是那麼回事,是生是死也不怎麼在意,一切都那麼飄渺,不惹事也絕不讓事惹我,只要自己開心就好,唯一讓我害怕的是我明明可以為我身邊的人付出一切,但我對他們的感情就是特別淡,也可以說是他們的好壞對我的心態影響非常小,這是我不能接受的,可以說我能活到現在就是憑著對身邊人的感情,但現在這種感情也很平淡了,不再像以前那樣熱烈如火,就真的像老年人那種看淡一切的感覺,不以物喜我能做到,不以己悲我更能做到,對身邊的人的感情,我還是有的,就是淡如水的那種感覺,除了我的家人,任何人在我眼裡都是一齣戲


不想起名字了都有人用


假的,裝逼的老氣橫秋,自以為是的沉穩,早著呢,離感悟到人生真諦遠著呢,這不過是階段性的狀態。

不死幾次,不脫幾層皮,人是無法悟透人生的。知識,智力,加上智慧,都沒有用。

人生真諦是歲月沉澱出來的,是日積月累的儲蓄,是由疼到痛的過程。不是靠腦子理解,不是思考的結果。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這個人生境界足夠高了,年輕人根本做不到。一頓表揚就可能暈圈,別說不以物喜了。不信你去他跟前罵他幾句試試,還不以已悲,恐怕立馬就和你於起來了。我甚至都懷疑他是否能體驗到這兩不的境界!一個年終獎多發個五萬,立馬暈圈!

這種階段中青年人我見多了!實在沒碰上一個有這種境界,這般定力的!假的,裝逼!糊弄自己而己。

就是這麼回事,我一頓酒就能驗定他,一瓶人頭馬就搞定他。把他打回原型。

這兩不已經是人生的中門天了,百分之九十五的人走不到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人生的南天門,還沒有一個人登頂呢!


秋歌988


這種人當然有,在佛學裡的說法就是悟性極高的人。

現在我們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句話來普通理解,說白了就是這個人比較冷漠,沒有感情,沒有溫度。

一個沒有感情的人,對任何事情都過於平靜,沒有反應 ,旁人是比較難以接受的。

記得以前念中學的時候,有一個好朋友,你跟她說什麼事情她都很淡定,也沒有任何表情和正常人的反應,時間長了就覺得你跟這種人說什麼都無趣。

我也問過她,你怎麼對任何事沒反應,然後她又漫不經心的回答你說,那你想要我有什麼反應 ,至此, 便沒了再告訴她一些消息的慾望。

跟這種人相處,在她自己看來,一切都是淡淡的,沒什麼大的情緒波動,但是卻不太適合一個好的交往對象。這會讓人生活裡的正常情緒反應消失了,沒有驚喜與情緒。

但是,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經歷了以後,也漸漸學會了以淡然之心去處理生活問題,不再像以前那樣覺得情緒變幻大才是一個人的正常反應。

但也並非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能證明他看透了一切,有些人只是她的性格使然而已。

真正看透一切,有此悟性的人是大智慧的人,一般的人我們認為他聰明,但很少會用“智慧”二字去形容一個人。然而,有大智慧的人,是真正開悟的人,是真正體會到人間世事的人,他們一般都看上去“大智若愚”,不爭不搶,無波無瀾,平靜的活,平靜的待人,平靜的做事。

但若普通人跟他們生活在一起 ,又會覺得受不了,沒有溝通的慾望,因為太過於平靜,平靜得身邊人覺得實在無趣,沒有任何喜怒哀樂,他們可以一個人待著一天,旁人根本無法領會到他們的精神世界,無法走進他的內心知道他在想什麼,無法達到他們精神的高度。

年輕人若有這樣的修為,甚屬難得,這一定是經歷過大事 ,或是從大喜大悲中領悟到了一些什麼,還有著天生悟性的人。

但這種人,卻又偏偏會被別人誤歸為“木訥”中去,有的智者是“大智若愚”,而有的卻是真正的“木訥”,當不可混為一談。

凡事,都需觀人於細微,聽人一言語,方知此人為何方“神聖”。


聚光燈娃娃


會有這樣一種人,雖然年齡不大,但是在童年和少年時期經歷了很多常人所未曾有過的經歷。心裡感受過很多成人都不堪承受的大喜大悲、大的得失。被動的加速了成熟,本該天真的年紀失去了天真。以至於過早的滄桑,這是人生投射在對人的性格形成時期的一個悲劇。

也有那樣的一些年輕人,沒有什麼生活閱歷,沒有什麼真實的屬於自己的人生感悟。受了些頹廢消極的方面的影響,就故作滄桑,故作深沉。這就是所謂的‘三觀不正’,也是一部分年輕人思想性情上的通病。

這兩者外在表現看似相近,其實本質上的區別卻是蠻大的。

前者所表現的‘不因物喜不以己悲’,是經歷了太多自己所不能把握的人生際遇之後的淡漠和灑脫。這種人不是沒有感情,而是潛意識對自己的一種保護心理,一旦打開了心門外的那張殼,他會比常人更加的火熱,更加的執著。

而後者所表現的看透人生,無慾無求,其實是為自己的消極惰性找一個藉口。久而久之也就習以為常。這種年輕人,總是帶著一點‘玩世不恭’,得過且過的心理。對人對己,對家庭、事業、愛情、友情都沒有多少責任感。


老三情感驛站


這種人有的,明明看著年齡很小,但是心智很成熟,早早的過著老年人的生活,沒有感情可言,在這之前他們經歷了什麼只有他自己知道,沒人無從曉得,生死看淡,物質看淡,一切順其自然,看似過著老年人生活,和行死走肉有什麼區別,能讓他們振作起來,解鈴還須繫鈴人!



遨遊天下168


不是老齡化,人家是早慧,早早的就懂得了物質的變化無常,人要是隨著物質多少變化而悲傷是自己尋找煩惱,知道人過於追求外物的贏失,只會得不償失,丟失本我,丟掉生命的意義,他更在乎的是自己的精神追求。

思想境界達到一定的高度,人在萬物之上,是引領萬物,是萬物的主導者,不應被萬物牽引迷失精神,喪失本性。

這樣的人追求內心的寧靜,豁然安定,不為紛紜的萬物迷惑,順勢而為,不做超乎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

我們大部分人為了得到更多的物質利益,每天勞累奔波,不辭辛苦。滿足自己的物質慾望。失了心志,丟失去健康。是很悲哀的。

我有一個朋友本來家庭條件還不錯,在我們這個小城有三套房子,還有一些存款。他還想有更多的錢,想在大城市賣房子,每天拼命的勞做,身體越來越不好,她的腰經常有一些疼,以往忙著賺錢,沒在意,也沒有到醫院檢查,最近疼痛加重,到醫院一查,患上了骨髓癌。

這樣的人也知道人需要難得糊塗的,善於忘掉不愉快的事,不以鬱於心中,不於怒氣鬱結,善於調解自己的情緒。

這樣的人也不是沒有感情,人誰沒有感情呢,只是他所遇到的事沒有感動他,沒有觸及到心靈,你感動的事。他認為沒有什麼,比如你為得到一筆外來之財喜上眉梢,他認為外來之財,偶而發生有什麼好沾沾自喜。他不在乎這些,他當然無動於衷。他關心的是,我今天有沒有太累使身體的得病。我單位真的有一個人,別人三四千的工資,她只有一千多一點,每天樂呵呵的。

也有人為了得到更多的物質需求,去坑蒙拐騙,違法亂紀。最後走向犯罪。

我們每一個都要保持不以物以喜不以己悲。不然這個世界上比你沒錢人多,比你有錢的人也多,又在這信息發達的時代,還不把人累死啊。

所以朋友都愛惜自己啊。我回答的不好請多多指出。


跟你聊


人生本就是一場修行。

有的人,年過半百卻依然內心浮躁滿心怨氣。

有的人,一生都在追求自己不可企及的東西,功名利祿,只為一天別人能高看自己一眼,只為了滿足自己那龐大又卑微的虛榮心。

有的人,天生爭強好勝,最後爭了大半輩子也沒爭出個什麼來。

有的人,總是熱衷於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用自己匱乏的生活經驗去衡量世間的對錯,完美的發揮了人性的排他性。

世間百態,每個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活著,每一種方式或許都無對錯,只是不同罷了。

本性是天生的,性格是本性加後天養成的。種種原因,總是會使人迷失了自己。

年齡從來不是衡量一個人心智的標準。

有的人,雖然年輕,但是熱愛思考,熱愛生命,不隨波逐流,不妄議他人。

他們內心有自己的準則,他們總是會使自己的內心在這浮躁的社會中平靜且平和下來。

他們知道,外在的東西是可有可無的,他們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他們內心謙和低調。

他們對社會上的百態具有包容性,他們從不會自命清高以俯視且不屑的態度去看待世人。

他們能包容一切,像水一樣,柔弱又剛強,與世間萬物相融相生。

正因為他們極具包容性的內心,他們才能無條件的接納自己,以平和欣然的心態與世界和平共處。

至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以理解。但是沒有感情,是不可能的。

只不過他們的感情沒有那麼劇烈,他們不喜歡大喜大悲,他們不喜歡一驚一乍。但他們肯定也會有在乎的人,他們也有感情,他們更喜歡寵辱不驚,但寵辱不驚本身也是一種感情。

別人注重修外在,他們更追求心靈的享受,一生都在修心。

修行不一定要找一個深山老林,也不一定非要出家,修行就在身邊,就體現在一言一行,你的每一個除本能外的行為與想法,都反應了你內心的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