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心者》:懸疑+喜劇,如何實現“1+1>2”?


《獵心者》第一集,李佳航在酒店順走一次性牙刷的情節,猛地一看,還以為是《愛情公寓》的張偉來串戲了!


其實,《獵心者》中,李佳航飾演的男主跟《愛情公寓》裡的張偉很像,同樣的沙雕還中二。


《獵心者》:懸疑+喜劇,如何實現“1+1>2”?


相較於傳統的推理破案懸疑劇集,《獵心者》將喜劇元素注入懸疑題材,呈現出“懸疑”+“喜劇”元素更多的可能性。


事實上,從《暗黑者》開始,眾多網劇便開始了“懸疑”+“喜劇”元素的創新,不過,由於“懸疑”和“喜劇”這兩個元素往往呈現出相斥性,在劇情呈現的過程中,經常會起到淡化懸疑效果的反向作用,因而要想實現“1+1>2”的效果還需在故事設定、劇情節奏和創作邏輯上多下功夫。


嘻哈探案,包裹民生話題


《獵心者》講述的是“拆謊三人組”替他人“擺平”各類民生事件的故事。


《獵心者》:懸疑+喜劇,如何實現“1+1>2”?


值得注意的是,《獵心者》雖然是懸疑劇,但其“嘻哈探案”模式的背後,喜劇風格也十分突出。


先來看看人物設定,李佳航飾演的男主戴猛,凌亂的頭髮、厚厚的嘴唇、唏噓的胡茬,一出場就是一副油膩屌絲造型,“外慫內剛”;王玥兮飾演的廖朵朵則是尬撩界的女戰士,各種cosplay不在話下,陳希郡飾演的花笙單純又善良,蠢萌耿直的助手形象也為劇情增加了一份歡樂氣息。


創作模式上,該劇採用單元故事結構推進劇情,不僅加上漫畫式、畫面定格解說式的鏡像靈活使用,讓作品的呈現充滿了新鮮感,還在臺詞、場景上增加各種笑料,符合當下年輕人碎片化觀看的特點,使得該劇更適應於互聯網平臺。


《獵心者》:懸疑+喜劇,如何實現“1+1>2”?


探案過程中,《獵心者》讓人忍俊不禁的橋段亦是不勝枚舉,戴猛、花笙男扮女裝混入其中只為拆穿女版PUA團伙,廖朵朵從酒店服務員、報社記者到被坑學員,扮得有模有樣等等,各種沙雕情節,讓觀眾感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當然,《獵心者》中迎面而來的輕喜劇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懸疑劇的嚴肅氛圍,不過,《獵心者》藉著“沙雕”的外殼聚焦社會民生,找到了與觀眾產生情感共鳴的話題。


施文斌案中,富商妻子設仙人跳局的真相竟是妻子為擺脫家庭暴力;馬峰案中,兩個真心相愛的人卻選擇套路對方幸而最終看清真心;胡亦辭案中,明星渴望得到自由卻利用輿論讓粉絲遭受網絡暴力......


《獵心者》通過一個個真實存在於生活中的事件,讓觀眾在開心吃瓜的氛圍中,看到民生百態。


懸疑喜劇,從《暗黑者》開始


區別於《白夜追兇》《法醫秦明》《無證之罪》等主打嚴肅推理的懸疑劇集,《獵心者》弱化了很多沉悶的推理環節,更注重喜劇氛圍的建立,輕鬆詼諧得多。


事實上,網劇從一開始,就是喜劇起家,2010年前後,《屌絲男士》《唐朝好男人》《萬萬沒想到》等劇以詼諧幽默的風格獲得觀眾的喜愛。不過,國產懸疑網劇對於喜劇元素的疊加,最早源於《暗黑者》。


《獵心者》:懸疑+喜劇,如何實現“1+1>2”?


2014年,網絡文化快速成長的時代,《暗黑者》採用美劇的拍攝手法,通過一些輕喜劇的表達方式過渡劇情,開拓了網絡懸疑劇的市場。


繼《暗黑者》將“懸疑”和“喜劇”元素結合在一起後,市場上出現了一些網劇,大膽地將“懸疑”與“喜劇”這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元素進行融合創造。


2016年,賈乃亮和李小璐主演的《煮婦神探》沿著《暗黑者》的路線,以輕喜探案的形式串聯了邏輯縝密的破案過程,打破了民國戲動輒豪門、虐戀的傳統套路,在2016年各大衛視開年電視劇收視戰中大獲全勝。


《獵心者》:懸疑+喜劇,如何實現“1+1>2”?


2019年,眾多集結了刑偵、推理、警匪、玄幻、冒險、密室等數十種元素的“懸疑+”作品湧入市場,懸疑與喜劇元素的疊加,迎來另一波熱潮。


《動物管理局》通過“不合時宜”的背景樂、誇張的臺詞與肢體動作增加了荒誕幽默的氣氛,藉著妖怪的遭遇將人類世界中的種種亂象表達出來,笑料不斷。


《反騙天下》以“保險調查員”視角切入,融合了懸疑推理、喜劇幽默等元素,不僅展現了出乎意料的反轉劇情,還利用角色性格的反差詮釋了黑色幽默。


《獵心者》:懸疑+喜劇,如何實現“1+1>2”?


今年熱播的網劇《唐人街探案》,承接前兩部影片《唐人街探案》的風格,用喜劇外衣+破案內核的設定,兼具幽默與緊張,構建起的唐探宇宙已初具雛形。


不僅如此,以中國古代或者架空朝代為時代背景的劇集中,《醫館笑傳》《熱血長安》《開封奇談》《十大奇冤》《公主駕到》《花間提壺方大廚》《鳴鴻傳》《大宋北斗司》等劇,均有懸疑喜劇的影子。


大膽創新,更講究“拿捏得當”


喜劇元素頗有熱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喜劇可以營造輕鬆愉悅的氛圍,推動嚴肅題材劇集從圈層化走向了大眾化。愛奇藝副總裁、自制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曾表示:“不管在哪種類型中,適當的摻入喜劇元素都無疑是最能吸引用戶的亮點。”


對於以年輕群體為主要用戶的視頻網站而言,輕鬆愉悅的下飯劇無疑是最能抓住用戶心理的題材之一。


不過近幾年網劇中,像《暗黑者》和《唐人街探案》那般,主打懸疑喜劇題材的優質劇集,正在肉眼可見地減少,很多懸疑劇在尋求突破創新的路上,機械地添加喜劇元素,出現了不少本末倒置的現象。


《獵心者》:懸疑+喜劇,如何實現“1+1>2”?


事實上,“懸疑”、“喜劇”,這兩大向來備受觀眾喜歡的元素,組合在一起,形成1+1>2的效果從來都不是件容易事。


1.故事設定


從常理來看,“懸疑”和“喜劇”的粗暴融合下,往往會呈現出相斥性。而且嚴肅的懸疑喜劇對於編劇導演等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會更高,此類題材創作的難度也會成倍的增加。這種情況下,可以嘗試避免故事設定的嚴肅性,以此淡化喜劇劇情與真實生活的割裂感。比如《動物管理局》“奇幻”的基調便和“喜劇”的元素融合地更加自然。

《獵心者》:懸疑+喜劇,如何實現“1+1>2”?


2.鬆弛有度


隨著國產懸疑劇水平的不斷提升,觀眾對於懸疑劇的審美正在不斷提升,對拖沓劇情的容忍度也更低,但由於“懸疑”是緊張,“喜劇”是放鬆,大篇幅的放鬆會使得劇集沒有懸疑的緊張感,因而在懸疑喜劇的創作中,要儘量控制“懸疑”和“喜劇”的比例,只有在滿足懸疑敘事節奏的前提下,在適當的地方適度地使用喜劇元素,才能讓節奏更加明快,張弛有度,滿足觀眾快節奏的追劇需求。


3.邏輯嚴謹


作為一部懸疑劇,在設置劇情的時候,即使是為了追求喜劇效果,也要建立在邏輯嚴謹的基礎上。這種邏輯不是說一定要建立在嚴謹的生活邏輯上,而是劇作的邏輯要求是嚴謹的。只有在嚴謹的劇作邏輯下,才能講好懸疑故事,展現出懸疑背後的善良與罪惡,起到反思人性的現實主義作用。


劇焦一線(ID:TVfocus)原創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