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文化發源地肇慶,山青水秀孕育五道經典美食,沒吃就白來了

肇慶,古名端州,乃中國四大硯都之一,是西江流域上的重要城市。它旅遊資源得天獨厚,七星巖的山水風光、文物古蹟為這座城市平添了不少魅力。還有一個冷知識,肇慶是嶺南文化和粵語的發祥地。

肇慶可謂是人間的美食天堂。嘉魚、三鰳魚、西江河蝦等河鮮生猛新鮮,德慶的傳統小吃竹篙粉、江濱大頭菜、酸榨等遠近聞名。這樣一座山清水秀,又古色古香的城市,究竟有什麼美食魅力呢?

今天一起探索山水之城肇慶~


裹蒸粽

嶺南文化發源地肇慶,山青水秀孕育五道經典美食,沒吃就白來了

你可能覺得粽子沒什麼稀奇的,但絕對會肇慶裹蒸粽感到驚訝。因為裹蒸粽的個頭很大,呈金字塔形狀,是普通粽子的3-5倍。煮熟的粽子,一隻足夠2-3個人食用。

嶺南文化發源地肇慶,山青水秀孕育五道經典美食,沒吃就白來了

肇慶裹蒸粽中會加大量去皮綠豆使其口感更加軟糯。選用上好糯米和當年綠豆,做餡的豬肉以肥瘦相間的為上乘,外加五香粉、麴酒作調料,以使餡味醇香、肥而不膩。粽葉則用新鮮採摘的柊葉而非箬葉。包裹時會用特別的鬥形模具來輔助成型。

嶺南文化發源地肇慶,山青水秀孕育五道經典美食,沒吃就白來了

為了適應現代人的口味,裹蒸粽也在傳統上演化出許多新口味,比如加了乾貝、冬菇的八寶粽皇,黑糯米粽,紅豆餡的西米粽等等,鹹甜交替,形成了肇慶獨特的粽子文化。


四會茶油雞

嶺南文化發源地肇慶,山青水秀孕育五道經典美食,沒吃就白來了

來到肇慶,不能不吃茶油雞。廣東人愛吃雞,甚至有"無雞不成宴"之說。

嶺南文化發源地肇慶,山青水秀孕育五道經典美食,沒吃就白來了

製作上乘茶油雞的秘訣就是優質的野山茶油,特質爐具利用野山茶油的熱量將雞肉煎烤至熟後,外酥裡嫩,肉質緊實,搭配米飯食用更佳。用沸騰的茶油給雞"洗熱水澡",看似簡單的製作,實則承載了這道菜的靈魂。

嶺南文化發源地肇慶,山青水秀孕育五道經典美食,沒吃就白來了

茶油珍貴滋補,是養生好物,而選用的走地雞體脂率超低,幾乎沒有皮下脂肪。茶油雞吃起來有茶油的清香,雞肉緊緻有嚼勁。輕輕一掀,雞皮和嫩肉就分家了。


鼎湖上素

嶺南文化發源地肇慶,山青水秀孕育五道經典美食,沒吃就白來了

鼎湖上素食素菜集錦。上素是高級菜之意。鼎湖上素是廣東肇慶鼎湖山慶雲寺一位老和尚創於明朝永曆年間,以銀耳為製作主料,鼎湖上素的烹飪技巧以蒸菜為主,口味屬於清香味。

嶺南文化發源地肇慶,山青水秀孕育五道經典美食,沒吃就白來了

鼎湖上素所用的食材很多,因而製作起來時比較複雜,同時對於刀工的要求也較高。 菜品呈用料精細、色調雅麗、層次分明、鮮嫩滑爽、清香溢口、風味各異之特點。

嶺南文化發源地肇慶,山青水秀孕育五道經典美食,沒吃就白來了

鼎湖上素吃起來鮮嫩滑爽,清香四溢,素菜集錦也能與葷類媲美,真乃素菜上品。大魚大肉之後,來一道鼎湖上素,也是不錯的選擇。


竹篙粉

嶺南文化發源地肇慶,山青水秀孕育五道經典美食,沒吃就白來了

竹篙粉是肇慶德慶縣聲名遠揚的風味小吃,有嶺南第一粉之美稱。它採用德慶當地的糙米制作,食用時淋上不同的澆頭和上乘的醬油,便是一碗美味十足的竹篙粉。

嶺南文化發源地肇慶,山青水秀孕育五道經典美食,沒吃就白來了

竹篙粉採用"石磨米漿、竹篙晾粉"的德慶鄉村傳統手法制成。掛在竹杆上的竹篙粉,吃起來會有淡淡的竹子香,滑而不膩,爽口彈牙。

嶺南文化發源地肇慶,山青水秀孕育五道經典美食,沒吃就白來了

竹篙粉口感明顯不同於普通河粉,它會更加柔韌爽口,滑而不膩。不像腸粉那麼糯,又比陳村粉薄,吃起來還會有淡淡的竹子香。竹香味夾著醬料的酸爽,是童年經典的味道。


西江河鮮

嶺南文化發源地肇慶,山青水秀孕育五道經典美食,沒吃就白來了

有句古話叫,"人以食為天, 肇慶嘗河鮮"。肇慶西江流域水質清冽,造就了珠江流域的河鮮一絕。

嶺南文化發源地肇慶,山青水秀孕育五道經典美食,沒吃就白來了

從西江中當天打撈上來的河蝦,生龍活虎。西江河蝦,做為西江河鮮的第一位代言人,清蒸的做法最能保證它的鮮甜可口。

嶺南文化發源地肇慶,山青水秀孕育五道經典美食,沒吃就白來了

而對於魚,清蒸亦可以最大限度地還原食材的鮮味。清蒸並不是不放調味佐料,榨菜、大頭菜、酸筍、欖角等,都是蒸魚的最佳選擇。一入口,就能感知到魚的新鮮程度。


山清水秀的肇慶還有什麼美食,在評論區告訴小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