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裁员潮”与大调整 你必须知道的三个真相

地产“裁员潮”与大调整 你必须知道的三个真相


​地产财富会

昨天的万科业绩会上

郁亮重提“活下去”

“本是居安思危,没想到…”

一语成谶

2020年,要想更好地活下去

就要看清真相,提升免疫


2020-3-19

地产“裁员潮”与大调整 你必须知道的三个真相


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蔓延至今,给全国经济乃至房地产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

怎样才能活下去?成为了企业们今年最真实的自我拷问。

而“这家公司都这样了是不是活不下了?”,则成为了当下焦虑至上的舆论最热衷的话题之一。

到底哪样了才是活不下去?

很有意思,最近大家讨论得最热的企业“活不下去”的样子,不是“现金流不行了”,而是“裁员”。

原因也不难探究。

企业财务在大众话题中有着专业门槛,而裁员则能有效跳动每一个个体的敏感神经。


从2019年至今,“万科半年裁员600人”、“华夏幸福产业板块大幅裁员”、“凯德集团高管集体降薪”、“碧桂园14个区域调整优化30余高管职位变动”、“房天下员工集体降薪”……

裁员、调整,新闻层出不穷、人心惶惶。

但在裁员潮与大调整的背后,行业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其实更值得探究。

这关系每一个个体、企业,在这个“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动”的世界里,如何才能更好的活下去。


“裁员潮”的真相

一次在洗牌中升级的房企变奏

首先要看到的真相是,2020看到地产公司裁员,不用太悲观。

自主也好、倒逼也罢,在去除冗余产能大旗下,实体经济的“瘦身”自两年前就已徐徐展开。

当前,融资难、回款难,在这市场下行关头,偏偏又遇上突发的疫情“黑天鹅”,一千个“我太南了”都不足以形容。


但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一切远没有差到悲观的时候,更远远未回到2008年、2009年的低谷。

2020年年报季,把观察的视野放大,对比全国不同行业,你会发现,大型房企依旧是手持更大现金流的金主。

揣摩政策风向,房住不炒不动摇前提之下,我国政策大方向是“去地产依赖”,而不是“去地产”。只要好好盖“人住的”、“办公的”、“产业用的”房子,永远能立足。

尤其是在疫情黑天鹅影响下,整体经济要稳定,房地产的健康长效机制必须加速建立,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之一,整个房地产行业只能更稳定。


观察资本的走向,对于这一轮之后不知往哪走的资金而言,房地产更是成为了更坚挺的避险主体。

研究行业走向,你会发现,房地产作为这一轮疫情影响中最后被波及的行业,因为这场疫情激发出的健康人居需求,正在迎来又一轮行业洗牌升级的新机遇。

疫情突袭让人们发现,我们离住得健康美好,还有很长一段路。从这里看来,楼市空间还很大。

风从新的窗口来。房企只有调整,才能站在正确的窗口边上。

一场大规模的房企组织变奏运动正在进行。

因为有远见的企业都认识了到,整个房地产行业乃至中国经济的转型都势在必行,继续安逸或等新周期都是徒劳。

疫情只是加速了这一切的进程,以及让那些试图安逸试图一动不动就等来新周期的企业和人离危险更近一步。

作为个体,必须要与企业一起转型,这由不得每一个人。


房企裁员,向员工要现金流?

不,他们是向组织要活力。

第二个必须了解的真相是:普通人看到的是“裁员瘦身”,投资人看到的是部分房企组织的动态调整与成长。

依靠减员缩减支出成本,对于高人力、高智力密集型企业而言,或许是应对危机的方法之一。

地产“裁员潮”与大调整 你必须知道的三个真相


餐饮、零售、乃至互联网行业可能向员工要现金流。但房地产行业的现金流可不是那么容易要到的。


随便摊开一家大中型上市房企的年报,在房企的总体收入结构里,薪酬支出大多4%以下。

人员调整带来的总体成本降低,对于大中型房企来说,杯水车薪。

向组织要活力,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

这两年爆出裁员潮或者大调整的房企,往往是那些在所在行业梯队中排行靠前、曾经光环加身、如今有能力有机会也更需要新突破的房企。

对,他们也正是投资人更爱投的房企。

而真正有现金流危机的房企,通常是狂卖项目也撑不住,直接就倒下,发不出工资,连谈裁员、调动的成本都没有。


万科、碧桂园、阳光城、华夏幸福等明星房企,从2019年至今,陆续进入调整期。调薪、裁员、”起立坐下”运动、乃至中高管离职潮,都只是他们集中调整过程的现象之一。

房企躺着赚钱的红利时代消失了,面对未来危机四伏的后白银时代,不是只有万科一家房企在“居安思危”提升免疫力。

与其说是裁员潮,不如说是行业调整潮。


会调整

才有更强的免疫力


调整的实质,是一家公司重视“自我组织免疫力”的一次“年度自我体检”结果。

第三个必须了解的真相很残酷:事人匹配、优胜劣汰,是一个组织能够“活下去”的必备条件。

此前,关于万科裁员,万科总裁祝九胜的回应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家状态最好的企业,但一定会找到事人匹配的企业,万科想成为事与人最匹配的企业。

而关于最近沸沸扬扬华夏幸福裁员,华夏幸福的回应是,在华夏的系统里这是一次调整,这次调整主要涉及部分区域和业务板块,总体被裁的人员并不多。而且,在某些区域,华夏幸福还在进行招聘工作。

仔细看来,房企各家调整都有其共通性:

——或是让资源和力量在一线、在优势部分聚焦,产生更多赋能、更多利润;

——或是让公司管理层离市场更近,让公司组织更灵活,更有抗风险性。

一场突发的疫情,让我们看到,世界变得太快了……

这加速了大多数公司不得不做的变革进程,并坚定了在体制上、模式上,必须时刻观察市场、根据需要常变常新才能活下去。

地产财富会的判断是,疫情是个加速器,在新的环境下,整个中国经济和各个行业都正在迎来变革的加速。


地产“裁员潮”与大调整 你必须知道的三个真相


万科、华夏幸福等地产公司的变革,只是其中一个相对典型的缩影。

至于效果如何?

这需要时间检验,需要市场检验,需要客户检验,需要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的数字去检验。


但毋庸置疑的是,在当下的大环境中,会调整,才有更强的免疫力。


不止企业如此,个体也是。

与其深究于房企当下的裁员潮绯闻,不如沉下来研究房企的基础免疫力抗风险力发展潜力,了解每一个企业调整背后的企业组织变革、企业文化空间。

投资者能从中找到更适合投的企业,从业者也能从中找到自己更适合“坐下”的企业,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宽容度去适应想要去的企业。

请继续关注财富会接下来的年报诊断系列报道,希望能为行业中的你,在这场大型调整的“起立坐下”运动中,多提供一份专业的参考。


2020大家都很难,但撑过去找准位置就可能有新天地。欢迎留言,谈谈你在变局中遇到的问题。


地产“裁员潮”与大调整 你必须知道的三个真相


地产“裁员潮”与大调整 你必须知道的三个真相

地产“裁员潮”与大调整 你必须知道的三个真相

地产“裁员潮”与大调整 你必须知道的三个真相

地产“裁员潮”与大调整 你必须知道的三个真相

地产“裁员潮”与大调整 你必须知道的三个真相

地产“裁员潮”与大调整 你必须知道的三个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